一种垃圾焚烧厂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5512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9
一种垃圾焚烧厂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包括石灰浆稀释罐、入口主管道、出口主管道及雾化器,所述入口主管道的入口与所述石灰浆稀释罐连接,所述出口主管道的出口与所述雾化器连接,还包括在用输送系统及备用输送系统,所述在用输送系统及备用输送系统并连设置之后接入于所述入口主管道与所述出口主管道之间。当在用泵需要停泵检修或故障时,无需对泵进出口管道进行拆装,仅通过阀门切换,实现备用泵的快速投入,降低对烟气脱酸系统的影响。进一步地,还设置循环清洗管道系统,利用所述循环清洗管道系统对所述在用输送系统及备用输送系统进行循环清洗,防止石灰浆残留结垢堵塞管道或造成泵腔结垢卡涩,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厂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焚烧厂石灰浆泵管道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厂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垃圾焚烧厂均建设有烟气脱酸用石灰浆制备系统。现有的垃圾焚烧厂均建设有烟气脱酸用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为保证系统稳定性,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的输送泵采用一台在用、一台备用的方式配置。
[0003]现有技术中,在用输送泵的出、入口管道采用可拆卸软管。当石灰浆易导致输送管道和在用输送泵泵体内部结垢堵塞,需转换至备用泵时,必须先拆卸在用输送泵出、入口软管,然后再安装至备用泵,这样才完成在用输送泵与备用输送泵的切换。由于拆卸和安装软管都需要耗废一定的时间,因此,现有技术的石灰浆备用泵不能及时投入使用,导致石灰浆供应中断,直接影响烟气脱酸系统的运行,存在较大的烟气超标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厂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由于并连设置在用输送系统及备用输送系统,实现备用泵的及时备用,当在用泵需要停泵检修或故障时,无需对泵进出口管道进行拆装,仅通过阀门切换,实现备用泵的快速投入,降低对烟气脱酸系统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设置循环清洗管道系统,利用所述循环清洗管道系统对所述在用输送系统及备用输送系统进行循环清洗,防止石灰浆残留结垢堵塞管道或造成泵腔结垢卡涩,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焚烧厂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石灰浆稀释罐、入口主管道、出口主管道及雾化器,所述入口主管道的入口与所述石灰浆稀释罐连接,所述出口主管道的出口与所述雾化器连接,还包括在用输送系统及备用输送系统,所述在用输送系统及备用输送系统并连设置之后接入于所述入口主管道与所述出口主管道之间;所述在用输送系统包括在用管道以及依照石灰浆流动的方向在所述在用管道上依次设置的在用入口阀门、在用输送泵、在用出口阀门,在所述在用输送泵的作用下,石灰浆由所述石灰浆稀释罐依次流经所述入口主管道、所述在用输送系统之后,再流经所述出口主管道流入所述雾化器;在所述在用输送泵还设置泵体排污阀;所述备用输送系统包括备用管道以及依照石灰浆流动的方向在所述备用管道上依次设置的备用入口阀门、备用输送泵、备用出口阀门,在所述备用输送泵的作用下,石灰浆由所述石灰浆稀释罐依次流经所述入口主管道、所述备用输送系统之后,再流经所述出口主管道流入所述雾化器;在所述备用输送泵还设置泵体排污阀。
[0006]优选的,还设置循环清洗管道系统,所述循环清洗管道系统包括清洗主管道以及依照清洗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清洗液储存罐、清洗循环泵,所述清洗主管道包括清洗主管道入口段及清洗主管道出口段,还包括第一清洗支路、第二清洗支路、第三清洗支路、第
四清洗支路;所述循环清洗管道系统的清洗液经所述清洗主管道入口段、再经第一清洗支路流入所述在用管道,最后经第二清洗支路流入所述清洗主管道出口段由此构成在用循环清洗回路;所述循环清洗管道系统的清洗液经所述清洗主管道入口段、再经第三清洗支路流入所述备用管道,最后经第四清洗支路流入所述清洗主管道出口段由此构成备用循环清洗回路。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清洗支路与所述在用管道的接入点位于所述在用入口阀门之后;所述第二清洗支路与所述在用管道的接入点位于所述在用出口阀门之前(按石灰浆流动方向,先到的为前,后到的为后);所述第三清洗支路与所述备用管道的接入点位于所述备用入口阀门之后;所述第四清洗支路与所述备用管道的接入点位于所述备用出口阀门之前(按石灰浆流动方向,先到的为前,后到的为后)。
[0008]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清洗支路、所述第二清洗支路、所述第三清洗支路及所述第四清洗支路上各设置管路控制阀门。
[0009]优选的,所述清洗液储存罐还接入自来水管,利用自来水对清洗液储存罐中的清洗液进行稀释。
[0010]优选的,所述清洗液储存罐的罐体底下还设置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排污阀,还设置收集池,所述清洗液储存罐的废液经所述排污管排入所述收集池。
[0011]优选的,所述清洗液为柠檬酸。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厂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由于并连设置在用输送系统及备用输送系统,通过阀门切换,实现备用泵的快速投入,降低对烟气脱酸系统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设置循环清洗管道系统,利用所述循环清洗管道系统对所述在用输送系统及备用输送系统进行循环清洗,防止石灰浆残留结垢堵塞管道或造成泵腔结垢卡涩,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设置布置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设置布置示意图。
[0015]图3

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设置布置示意图。其中图3为整体布置示意图,图4为局部结构布置示意图。
[0016]图中:1.石灰浆稀释罐,2.1入口主管道,2.2出口主管道,2A泵入口软管,2B泵出口软管,3A在用输送系统,3A1在用管道, 3A12在用入口阀门,3A13在用输送泵,3A14在用出口阀门,3A15在用泵排污阀,3B备用输送系统,3B1备用管道, 3B12备用入口阀门,3B13备用输送泵,3B14备用出口阀门,3B15备用泵排污阀,4循环清洗管道系统,4.1清洗主管道,4.1A清洗主管道入口段,4.1B清洗主管道出口段,4.11A,4.11B、4.11C、4.11D管路控制阀门,4.12清洗液储存罐,4.13清洗循环泵, 4.14自来水补水管道,4.15储存罐排污阀,4.16收集池,4.21第一清洗支路,4.22第二清洗支路,4.23第三清洗支路,4.24第四清洗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设置布置示意图。图中显示,现有的垃圾焚烧厂均建设有烟气脱酸用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为保证系统稳定性,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的输送泵采用一台在用、一台备用的方式配置。
[0018]现有技术中,在用输送泵的出、入口管道采用可拆卸软管。当石灰浆易导致输送管道和在用输送泵泵体内部结垢堵塞,需转换至备用泵时,必须先拆卸泵入口软管2A、泵出口软管2B,然后再安装至备用泵,这样才完成在用输送泵3A13与备用输送泵3B13的切换。由于拆卸和安装软管都需要耗废一定的时间,因此,现有技术的石灰浆备用泵不能及时投入使用,导致石灰浆供应中断,直接影响烟气脱酸系统的运行,存在较大的烟气超标风险。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设置布置示意图。图中显示,本例中,一种垃圾焚烧厂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包括石灰浆稀释罐1、入口主管道2.1、出口主管道2.2及雾化器,所述入口主管道2.1的入口与所述石灰浆稀释罐1连接,所述出口主管道2.2的出口与所述雾化器连接,还包括在用输送系统3A及备用输送系统3B,所述在用输送系统3A及备用输送系统3B并连设置之后接入于所述入口主管道2.1与所述出口主管道2.2之间。
[0020]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厂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石灰浆稀释罐、入口主管道、出口主管道及雾化器,所述入口主管道的入口与所述石灰浆稀释罐连接,所述出口主管道的出口与所述雾化器连接,还包括在用输送系统及备用输送系统,所述在用输送系统及备用输送系统并连设置之后接入于所述入口主管道与所述出口主管道之间;所述在用输送系统包括在用管道以及依照石灰浆流动的方向在所述在用管道上依次设置的在用入口阀门、在用输送泵、在用出口阀门,在所述在用输送泵的作用下,石灰浆由所述石灰浆稀释罐依次流经所述入口主管道、所述在用输送系统之后,再流经所述出口主管道流入所述雾化器;在所述在用输送泵还设置泵体排污阀;所述备用输送系统包括备用管道以及依照石灰浆流动的方向在所述备用管道上依次设置的备用入口阀门、备用输送泵、备用出口阀门,在所述备用输送泵的作用下,石灰浆由所述石灰浆稀释罐依次流经所述入口主管道、所述备用输送系统之后,再流经所述出口主管道流入所述雾化器;在所述备用输送泵还设置泵体排污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厂石灰浆管道输送系统,其特征是,还设置循环清洗管道系统,所述循环清洗管道系统包括清洗主管道以及依照清洗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清洗液储存罐、清洗循环泵,所述清洗主管道包括清洗主管道入口段及清洗主管道出口段,还包括第一清洗支路、第二清洗支路、第三清洗支路、第四清洗支路;所述循环清洗管道系统的清洗液经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白浩刘宝兵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潮州深能环保有限公司深圳市深能环保东部有限公司深圳市深能环保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桂林市深能环保有限公司单县深能环保有限公司武汉深能环保新沟垃圾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