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响鳞翅目昆虫取食的植物内源基因及其蛋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551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影响鳞翅目昆虫取食的植物内源基因及其蛋白。其中的植物内源其蛋白可以影响昆虫取食所述植物的量,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No.2所示。No.2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响鳞翅目昆虫取食的植物内源基因及其蛋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影响鳞翅目昆虫取食的植物内源基因及其蛋白,特别是缺失或沉默该基因后的纯合子植物能够获得对鳞翅目昆虫的抗性。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业生产中,害虫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年都会给农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鳞翅目包括蛾、蝶两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该目为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个大目,分布范围极广,以热带种类最为丰富。绝大多数种类的幼虫为害各类栽培植物,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成虫多以花蜜等作为补充营养,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一般不造成直接危害。目前,针对作物害虫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但化学农药具有刺激气味,对环境和人身健康都有严重威胁,所以从自然资源中挖掘天然杀虫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植物中寻找天然的抗虫基因或影响昆虫取食的基因,对于开发新型天然抗虫品系作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之一提供了一种植物内源蛋白在影响昆虫取食所述植物中的应用,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0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抑制所述植物内源蛋白、失活所述植物内源蛋白、沉默所述植物内源蛋白,抑制所述植物内源蛋白的表达、沉默所述植物内源蛋白的表达以及降低所述植物内源蛋白的表达量中的一种使所述植物获得对昆虫的抗性。
[000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昆虫为鳞翅目昆虫中的至少一种。
[000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昆虫为灰翅夜蛾属昆虫中的至少一种。
[000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昆虫为草地贪夜蛾和/或甜菜夜蛾。
[000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为拟南芥。
[0009]本专利技术之二提供了编码如本专利技术之一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中的植物内源蛋白的核酸在影响昆虫取食所述植物中的应用。
[001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所述核酸进行突变得到突变型植物获得对昆虫的抗性。
[001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为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移码突变中的一种。
[001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为插入突变或缺失突变。
[001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为T

DNA插入突变。
[001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型植物为突变型纯合子。
[001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为拟南芥。
[001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1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昆虫为鳞翅目昆虫中的至少一种。
[001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昆虫为灰翅夜蛾属昆虫中的至少一种。
[001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昆虫为草地贪夜蛾。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在植物中存在的cznky2020002基因可以吸引鳞翅目昆虫幼虫,特别是草地贪夜蛾或甜菜夜蛾幼虫的取食,而将cznky2020002基因从植物中敲除或基因的部分序列缺失的纯合子则可以抑制昆虫幼虫的取食,进而提高植物对鳞翅目昆虫幼虫,特别是对草地贪夜蛾或甜菜夜蛾幼虫的抗虫性。因此,可以据此通过将植物中的cznky2020002基因敲除、沉默或缺失获得纯合子植株以达到抑制昆虫幼虫的取食,进而提高植物抗虫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cznky2020002的基因结构。
[0023]图2显示了14天后取食cznky2020002和Col

0植株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平均单只虫重。
[0024]图3显示了14天后取食cznky2020002和Col

0植株的甜菜夜蛾幼虫的平均单只虫重。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优选的实施案例的形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如无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试剂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
[0027]在ABRC(https://abrc.osu.edu/)官网订购拟南芥Col

0(野生型)、cznky2020002T

DNA插入型突变体cznky2020002(种子号:SALK_023552)。图1显示了cznky2020002的基因结构。如图1所示,在cznky2020002中,T

DNA插入在第6个外显子处。其中,cznky2020002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蛋白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所示。
[0028]将拟南芥突变体cznky2020002种子点铺在MS培养基上,待拟南芥植株长至4

6片叶子时将其移栽到蛭石上生长(24℃;光照:黑暗=16h:8h),45天后各取24株分别提取突变体植株叶片的DNA。
[0029]1.cznky2020002突变型纯合子的筛选
[0030]以引物F1(SEQ ID No.3)、引物R1(SEQ ID No.4),以及以突变体cznky2020002各植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用来鉴定突变体cznky2020002的各植株是否在cznky2020002基因上存在T

DNA插入;以引物F2(SEQ ID No.5)、引物R1(SEQ ID No.4),以及以突变体cznky2020002各植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用来鉴定突变体cznky2020002的各植株是否存在cznky2020002基因。将F1/R1引物对扩增后的PCR扩增产物显示约600bp,且F2/R1引物对扩增后无PCR扩增产物的植株确定为cznky2020002纯合突变体植株,即突变型纯合子。
[0031]2.收获突变型纯合子的种子
[0032]待所筛选出的cznky2020002纯合突变体植株的种子成熟后,收取该cznky2020002纯合突变体的种子。
[0033]3.对草地贪夜蛾的抗虫试验
[0034]将纯合突变体cznky2020002的种子和野生型Col

0的种子分别点铺在MS培养基上,待植株长至4

6片叶子时,分别移栽至装满蛭石的花盆中(花盆尺寸为上直径7cm,下直径5cm,高8cm),每盆移栽5株,每个基因型移栽10盆,将植株放置在24℃,光照:黑暗=16h:8h条件下生长21天。将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接到拟南芥植株叶片上,每盆接种20只,为1个重复,每个基因型3个重复。在花盆上覆盖透气性的PVC盖子,防治虫体逃逸。分别在第7天、第10天、第12天更换新的相应基因型的拟南芥植株,保证幼虫有充足的叶片可取食。整个试验持续14天。
[0035]在整个试验期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内源蛋白在影响昆虫取食所述植物中的应用,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抑制所述植物内源蛋白、失活所述植物内源蛋白、沉默所述植物内源蛋白,抑制所述植物内源蛋白的表达、沉默所述植物内源蛋白的表达以及降低所述植物内源蛋白的表达量中的一种使所述植物获得对昆虫的抗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拟南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为灰翅夜蛾属昆虫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昆虫为草地贪夜蛾和/或甜菜夜蛾。5.编码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中的植物内源蛋白的核酸在影响昆虫取食所述植物中的应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悦宋素胜刘春琴周璐璐王庆雷寇俊凤吴娱冯晓洁刘福顺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