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帕苯达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3505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帕苯达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帕苯达唑衍生物的结构如式X所示:其中,R1选自烷氧基或烷胺基;R2选自氟,氰基,甲基,三氟甲基,正丁基或正戊基;R3选自氢,甲基或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制备的帕苯达唑衍生物体外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细胞株的增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能抑制微管蛋白聚合,抑制细胞侵袭,细胞迁移和阻断细胞周期;体内能明显控制HN6异种移植瘤裸鼠模型肿瘤的生长,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证明了其疗效明显。疗效明显。疗效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帕苯达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帕苯达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一种口腔、咽和喉部被鳞状上皮覆盖的恶性肿瘤,虽然它起源于黏膜上皮细胞,但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除手术切除外,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保守治疗。基于细胞毒性的西妥昔单抗、顺铂和5

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免疫疗法也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虽然对于HNSCC的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最佳的治疗方法仍不明确,新药的开发仍是必要和紧迫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帕苯达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帕苯达唑衍生物体外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细胞株的增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能抑制微管蛋白聚合,抑制细胞侵袭,细胞迁移和阻断细胞周期;体内能明显控制HN6异种移植瘤裸鼠模型肿瘤的生长,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证明了其疗效明显。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帕苯达唑衍生物,该衍生物的结构如式X所示:
[0007][0008]其中,R1选自烷氧基或烷胺基;R2选自氟,氰基,甲基,三氟甲基,正丁基或正戊基;R3选自氢,甲基或氟。
[0009]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帕苯达唑衍生物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结构:
[0010][0011][0012]优选地,所述R1选自烷氧基或烷胺基;R2选自氟,氰基,甲基,三氟甲基,正丁基或正戊基;R3选自氢,甲基或氟。
[0013]具体地,所述帕苯达唑衍生物选自下列化合物:
[0014]化合物6a: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乙基脲;
[0015]化合物6b: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环己基脲;
[0016]化合物6c: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异丙基脲;
[0017]化合物6d: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丙基脲;
[0018]化合物6e: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己基脲;
[0019]化合物6f: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苯乙基脲;
[0020]化合物6g:1

(叔丁基)
‑3‑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脲;
[0021]化合物6h: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环戊基脲;
[0022]化合物6i:1

烯丙基
‑3‑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脲;:
[0023]化合物6j:2

(3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脲基)甲基丙烯酸乙酯;
[0024]化合物6k:(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异丁酯;
[0025]化合物6l:(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苄酯;
[0026]化合物6m:2

氯乙基(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酯;
[0027]化合物6n:(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丙酯;
[0028]化合物6o:(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己酯;
[0029]化合物6p:(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丁酯;
[0030]化合物6q:(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0031]化合物6r:(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庚酯;
[0032]化合物6s:(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环戊酯;
[0033]化合物6t:3

氯丙基(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酯;
[0034]化合物6u:(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仲丁酯;
[0035]化合物6v:(6

丁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帕苯达唑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帕苯达唑衍生物的结构如式X所示:其中,R1选自烷氧基或烷胺基;R2选自氟,氰基,甲基,三氟甲基,正丁基或正戊基;R3选自氢,甲基或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帕苯达唑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帕苯达唑衍生物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结构:优选地,所述R1选自烷氧基或烷胺基;R2选自氟,氰基,甲基,三氟甲基,正丁基或正戊基;R3选自氢,甲基或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帕苯达唑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帕苯达唑衍生物选自下列化合物:化合物6a: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乙基脲;化合物6b: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环己基脲;化合物6c: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异丙基脲;化合物6d: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丙基脲;化合物6e: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己基脲;化合物6f: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苯乙基脲;化合物6g:1

(叔丁基)
‑3‑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脲;化合物6h:1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
‑3‑
环戊基脲;化合物6i:1

烯丙基
‑3‑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脲;:化合物6j:2

(3

(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脲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化合物6k:(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异丁酯;化合物6l:(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6m:2

氯乙基(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酯;化合物6n:(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丙酯;化合物6o:(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己酯;化合物6p:(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丁酯;化合物6q:(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异丙酯;化合物6r:(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庚酯;
化合物6s:(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环戊酯;化合物6t:3

氯丙基(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酯;化合物6u:(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仲丁酯;化合物6v:(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烯丙酯;化合物6w:2

乙基己基(6

丁基

1H

苯并[d]咪唑
‑2‑
基)氨基甲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勇杜吕佩梁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