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细长管的夹持状态检测装置、上下料装置和切割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463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细长管的夹持状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检测若干夹持组件的夹持状态。夹持组件中夹头夹持金属细长管的夹持面上具有导电接触部,夹头夹取金属细长管时导电接触部接触金属细长管;检测机构包括具有两开路点的采集回路、依据采集回路中两开路点通断状态输出对应检测信号的检测回路,每一采集回路对应一夹持配合结构,且每一采集回路两开路点分别接两可同时夹取细长金属管的夹持组件的导电接触部,以使检测回路可检测细长金属管的至少一夹持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细长金属管上下料装置和细长金属管切割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细长金属管进行精准夹持检测,确定细长金属管是否夹持到位,以对全自动控制提供必要的前提。要的前提。要的前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细长管的夹持状态检测装置、上下料装置和切割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细长管加工,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细长管的夹持状态检测、上下料和切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铂金细长金属管外径d较小(0.2

5mm),由于其l》d(长度l远大于外径d,l≈50mm

1500mm),填充穿入金属丝后柔性仍然较高,导致细长金属管径向在重力等外力作用影响下易产生弹性弯曲,且细长金属管切割对切割分段精度、端面光滑度、应力变形以及材料消耗损失率要求较高,因此国内中小企业目前对于此类细长金属管的切割,主要通过导辊与细长金属管外壁贴合并在激光切割头下进行相对转动的方式实现激光手动\半自动切割。
[0003]但是上述切割方式在细长金属管的切割工作上存在些许问题,由于细长金属管过细,且具有一定弹性,容易下坠或晃动,难以通过传统的激光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进行检测定位,上下料机构抓取后,也难以确定细长金属管的是否抓取到位,无法确定细长金属管的夹持抓取状态,使得现有的细长金属管上下料、切割运输时,难以进行全自动控制,进行自动上下料批量切割,只能使用手动或半自动切割,工作效率较差
[0004]故,急需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金属细长管切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细长管的夹持状态检测装置、上下料装置和切割设备,可对细长金属管进行精准夹持检测,确定细长金属管是否夹持到位,以对全自动控制提供必要的前提。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细长管的夹持状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若干夹持组件的夹持状态,每一夹持组件包括夹持释放金属细长管的夹头和带动夹头动作的驱动部,两夹持组件可组成一夹持配合结构,以从金属细长管上不同位置夹持金属细长管,每一夹持组件中,夹头夹持金属细长管的夹持面上具有导电接触部,夹头夹取金属细长管时导电接触部接触金属细长管;夹持状态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具有两开路点的采集回路、与采集回路对应并依据采集回路中两开路点通断状态输出对应检测信号的检测回路;采集回路有一个或多个,每一采集回路对应一夹持配合结构,且每一采集回路两开路点分别接对应夹持配合结构中的两导电接触部,以使检测回路可检测细长金属管的至少一夹持状态。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夹头导电,并对生产过程中,出现同时夹取的两个夹头之间设置检测机构,通过检测两个夹头之间是否连通来检测两个夹头是否在某一时间同时夹取细长金属管,从而确定当前是否处于某种夹持状态,设置一个或多个必要的采集回路和检测回路,即可对细长金属管进行精准夹持检测,确定细长金属管是否夹持到位,以对全自动控制提供必要的前提。
[0008]较佳地,检测机构还包括与采集回路一一对应的光电耦合器,采集回路包括串接
于电源和负极之间的两开路点、对应光电耦合器的初级回路,检测回路包括串接于一高/低电平和一信号输出点之间的对应光电耦合器的次级回路。当然,检测机构的具体结构不限于该方案,还可以采用接触器或者其他耦合感应器代替光电耦合器,例如一方案中,使用接触器的线圈代替光电耦合器的初级回路,触点开关代替光电耦合器的磁极回路。
[0009]较佳地,夹持组件还包括隔离夹头的绝缘件。
[001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金属细长管上下料装置,包括检测机构、上下料机构和夹持机构,检测机构为如上的夹持状态检测装置;上下料机构包括多个上下料夹具组件,每一上下料夹持组件包括一夹持组件和带动夹持组件沿水平的第一方向和/或竖直方向移动的移动驱动部;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二夹持件、带动第二夹持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滑动驱动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沿第一方向以一定间距位置相对并形成从两端夹持金属细长管的夹持区,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分别包括一夹持组件,第一夹持件的夹持组件为固定夹持组件,第二夹持件的夹持组件为移动夹持组件。
[0011]较佳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第三夹持组件;移动驱动部包括第一移动驱动部、第二移动驱动部、第三移动驱动部、第四移动驱动部和第五移动驱动部;上下料机构安装于第一基座上并安装于或可移动至上下料工位,夹持机构安装于或可移动至上下料工位,且夹持机构位于上下料工位时,夹持区位于水平的下限位高度;多个上下料夹具组件分别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滑动上下料夹具组件、第二滑动上下料夹具组件以及固定上下料夹具组件,第一滑动上下料夹具组件于上下料工位临近第一夹持件设置;固定上下料夹具组件包括第一移动驱动部和第一夹持组件,第一移动驱动部带动第一夹持组件沿竖直方向在上限位高度和下限位高度之间升降动作;第一滑动上下料夹具组件包括第二移动驱动部、第三移动驱动部、第二夹持组件,第二移动驱动部带动第二夹持组件沿第一方向在夹持区范围内滑动,第三移动驱动部带动第二夹持组件沿沿竖直方向在上限位高度和下限位高度之间升降动作;第二滑动上下料夹具组件包括第四移动驱动部、第五移动驱动部和第三夹持组件,第四移动驱动部可带动第三夹持组件沿第一方向在夹持区范围内滑动,第五移动驱动部带动第三夹持组件沿水平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滑动。
[0012]具体地,夹持配合结构包括由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组成的第一夹持配合结构、由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三夹持组件组成的第二夹持配合机构、由第一夹持组件和固定夹持组件组成的第三夹持配合结构、由移动夹持组件和第三夹持组件组成的第四夹持配合结构,由移动夹持组件和固定夹持组件组成的第五夹持配合结构。
[0013]具体地,采集回路包括第一采集回路至第五采集回路,检测机构还包括与采集回路一一对应的第一光电耦合器至第五光电耦合器;检测回路包括第一检测回路至第五检测回路,第一检测回路至第五检测回路分别包括串接于一高/低电平和一信号输出点之间的对应第一光电耦合器至第五光电耦合器的次级回路;第一夹持组件的导电接触部接第一电源正极;第二夹持组件的导电接触部接第一光电耦合器初级回路的正极,第一光电耦合器初级回路的负极接地;第三夹持组件的导电接触部接第二光电耦合器、第四光电耦合器初级回路的正极,第二光电耦合器初级回路的负极接地;移动夹持组件的导电接触部接第二电源正极;固定夹持组件的导电接触部分别接第三光电耦合器、第五光电耦合器初级回路的正极。
[0014]具体地,金属细长管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第一检测回路至第五检测回路分别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至第五检测信号,控制机构接检测回路输出的第一检测信号至第五检测信号,并依据第一检测信号至第五检测信号判断当前夹持状态以控制上下料机构和夹持机构动作。
[0015]较佳地,夹持机构还包括切割定位架和位置调节部,切割定位架安装于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位置调节部带动切割定位架沿第一方向移动,切割定位架包括沿第一方向以一定间距设置的两个支撑件、形成于两支撑件上并位置相对的两贯穿的定位孔,两支撑件之间形成切割区,定位孔的孔径与细长管的外管径相对应,至少一定位孔的外侧入口形成开口逐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细长管的夹持状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若干夹持组件的夹持状态,每一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释放金属细长管的夹头和带动所述夹头动作的驱动部,两所述夹持组件可组成一夹持配合结构,以从所述金属细长管上不同位置夹持所述金属细长管,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夹持组件中,所述夹头夹持金属细长管的夹持面上具有导电接触部,所述夹头夹取所述金属细长管时所述导电接触部接触所述金属细长管;所述夹持状态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具有两开路点的采集回路、与所述采集回路对应并依据所述采集回路中两开路点的通断状态输出对应检测信号的检测回路;所述采集回路有一个或多个,每一所述采集回路对应一所述夹持配合结构,且每一所述采集回路两开路点分别接对应所述夹持配合结构中的两所述导电接触部,以使所述检测回路可检测所述细长金属管的至少一夹持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细长管的夹持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采集回路一一对应的光电耦合器,所述采集回路包括串接于电源和负极之间的两开路点、对应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初级回路,所述检测回路包括串接于一高/低电平和一信号输出点之间的对应所述光电耦合器的次级回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细长管的夹持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隔离所述夹头的绝缘件。4.一种金属细长管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为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状态检测装置;上下料机构,包括多个上下料夹具组件,每一所述上下料夹持组件包括一所述夹持组件和带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水平的第一方向和/或竖直方向移动的移动驱动部;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二夹持件、带动所述第二夹持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滑动驱动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沿第一方向以一定间距位置相对并形成从两端夹持金属细长管的夹持区,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分别包括一所述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夹持组件为固定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组件为移动夹持组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细长管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第三夹持组件;所述移动驱动部包括第一移动驱动部、第二移动驱动部、第三移动驱动部、第四移动驱动部和第五移动驱动部;所述上下料机构安装于第一基座上并安装于或可移动至上下料工位,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或可移动至所述上下料工位,且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所述上下料工位时,所述夹持区位于水平的下限位高度;多个所述上下料夹具组件分别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滑动上下料夹具组件、第二滑动上下料夹具组件以及固定上下料夹具组件,所述第一滑动上下料夹具组件于所述上下料工位临近所述第一夹持件设置;所述固定上下料夹具组件包括第一移动驱动部和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移动驱动部带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沿竖直方向在上限位高度和下限位高度之间升降动作;所述第一滑动上下料夹具组件包括第二移动驱动部、第三移动驱动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涛赖胜鹏李雄高垒陈金祥翟瑞杨小君林小波朱建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