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电压保护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452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欠电压保护方法与装置,应用于电源装置的输入端,主要利用一电压检测单元检测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大小,并当该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低于一设定值时,将主供电单元以及备用供电单元关断,以防止电源装置的输出端发生异常过电压现象;通过一重置单元在电源装置进入闭锁状态后,重置其输出端的欠电压保护功能,以便消除交流输入电源在短时间内恢复,但电源装置仍处于闭锁状态而无法工作而带来的不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欠电压保护方法与装置,特别指一种应用于电源装置的输入端,用以防止输入端的电压低于设定值时,可能产生的过电流现象,并防止电源装置因输入端出现短时间断电而进入闭锁状态(latch mode)。一般我们所用的电器,均使用交流(AC)电源,其频率固定为60赫,而额定电压则为110伏特,其为有效(RMS)值;然而对大多数的电子装置来说,则必须在直流(DC)电源下方能操作,且不同电子装置所需要的电压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普遍的做法为利用变压器与整流电路,将110伏特、60赫的交流电源转换为所需的直流电源。以个人计算机(PC)而言,利用电源装置(power supply)将来自交流供电网路的110伏特交流电源转换成包括主机板、硬盘、光盘、软盘驱动器等计算机组件所使用的5~12伏特直流电源,因此,电源装置的良莠对个人计算机的速度与稳定性影响很大。其中,一个完善的电源装置必须包括以下四个基本功能1.电压转换使用变压器将输入端的110伏特交流(AC)电源予以升压或是降压至所需的电平;2.整流将具有正负极性的交流(AC)电源转换至恒定极性的电压,以得到脉动直流(DC)电源;3.滤波亦即一个平滑化的过程,也就是将整流过的脉波直流电源变成一个平滑的直流电源;4.稳压(regulation)当输入电压与负载电流产生变化时,使该电源装置的输出电源仍可保持一恒定的电压值。目前的电源装置通常具有过电压以及欠电压保护功能,其中,当电源装置具备有欠电压保护功能时,会于输入端的交流电源中断或输入端的交流电源电压偏低,造成输入电流上升时,自动切换进入闭锁状态,以防止电流过载对电源装置内部元件或是负载侧元件造成伤害。然而,传统的欠电压保护功能并无法区分何时为正常关机或交流电源的电压不稳所造成的短时间欠电压,何时为输入端所连接的电路发生故障或短路,因此,包括交流电源的电压不稳或是正常关机均有可能启动欠电压保护功能,此种欠电压保护方式不仅无法提供输入端电路的故障检测,更造成使用者必须等待欠电压保护功能自动解除后,或以手动方式解除欠电压保护功能后,方能再次启动计算机等诸多不便。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于公知的欠电压保护方法,可当输入电压低于一设定值时,自动关断并重置(reset)电源装置,一方面可防止电源装置在输入端的交流电源中断或输入端的交流电源电压偏低时产生输入电流过载,并使输出端发生异常过电压现象;另一方面可使电源装置于正常关机或输入端出现短时间断电因而进入闭锁状态时,立即自动重置,以解除于输入电源恢复后电源装置仍然处于闭锁状态而无法使用而带来的不便。为达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欠电压保护方法,主要通过一电压检测单元检测一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大小,并于此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低于一设定值时,将一主供电单元以及一备用供电单元关断,以防止电源装置的输出端发生异常过电压现象;另一方面,则通过一重置单元于电源装置进入闭锁状态后,重置该电源装置,以解除因交流输入电源在短时间内恢复,但电源装置仍处于闭锁状态而无法工作的不便。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及技术,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细部电路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以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细部电路图。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欠电压保护方法的第一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示。主要通过如“图2”所公开的一主供电单元20、一备用供电单元30、以及一电压检测单元40等功能方块实现。首先,由一交流供电网路10取得一交流输入电源AC(步骤101);通过主供电单元20将交流输入电源AC转换为一直流输出电源DC(步骤102);通过备用供电单元30将交流输入电源AC储存为一备用电源SP(步骤103);通过电压检测单元40检测交流输入电源AC的电压大小(步骤104);当交流输入电源AC的电压低于一设定电压值时,则通过备用供电单元30关断主供电单元20(步骤105);最后,为防止输出端产生异常过电压现象,亦关断备用供电单元30(步骤106)。其中,步骤104、105以及106的详细说明可参考“图3”所示。来自交流供电网路10的交流输入电源AC先由一桥式整流器11进行整流,再于第一电容器12上形成一个直流电压HV(图未显示);接着再通过电压检测单元40中的第一电阻器41以及可变电阻器42进行分压;其中,通过可变电阻器42的调整,可调整设定电压值;因此,当交流输入电源AC的电压低于设定电压值时,第一晶体管45处于截止状态,造成电流经由第二电阻器43流向第二晶体管46,使得第二晶体管46亦导通,并通过截止备用供电单元30内的晶体管,因而关断主供电单元20以及备用供电单元30。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欠电压保护方法的第二实施例,请参考“图4”所示。主要通过如“图5”所公开的主供电单元20、备用供电单元30、电压检测单元40、重置单元60、以及监控单元70等功能方块实现。首先,由一交流供电网路10取得一交流输入电源AC(步骤201);通过主供电单元20将交流输入电源AC转换为一直流输出电源DC(步骤202);通过备用供电单元30将交流输入电源AC储存为一备用电源SP(步骤203);通过电压检测单元40检测交流输入电源AC的电压大小(步骤204);当交流输入电源AC的电压低于一设定电压值时,则通过备用供电单元30关断主供电单元20(步骤205);此时,通过监控单元70监控直流输出电源DC,并于主供电单元20关断造成直流输出电源DC的电压下降时,启动闭锁功能将直流输出电源DC关断(步骤206);并通过监控单元70启动备用供电单元30释放备用电源SP(步骤207);最后,通过重置单元60加速备用电源SP的释放,于备用电源SP释放完毕后,监控单元70的闭锁功能即解除,因此使得监控单元70获得重置(reset)(步骤208)。其中,步骤204以及205的详细说明可参考“图6”所示。来自交流供电网路10的交流输入电源AC先由一桥式整流器11进行整流,再于第一电容器12上形成一个直流电压HV;接着再通过电压检测单元40中的第一电阻器41以及可变电阻器42进行分压;其中,通过可变电阻器42的调整,可调整设定电压值;因此,当交流输入电源AC的电压低于设定电压值时,第一晶体管45处于截止状态,造成电流经由第二电阻器43流向第二晶体管46,使得第二晶体管46亦导通,因此截止备用供电单元30内的晶体管,并通过关断主供电单元20。步骤208的详细说明,亦参考“图6”所示。重置单元60包括第二电容器61以及第四电阻器62,通过第二电容器61以及第四电阻器62的选择可控制备用供电单元30的放电速度(第二电容器61与第四电阻器62的值愈小,则放电速度愈快),因此,可通过重置单元60加速备用电源SP的释放,使监控单元70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重置,以解除由于交流输入电源AC恢复电压电平后电源装置仍然处于闭锁状态而无法使用而带来的不便。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前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本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内,可进行更动与变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所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欠电压保护方法,应用于电源装置的输入端,其步骤包括有: 取得一交流输入电源; 通过一主供电单元将该交流输入电源转换为一直流输出电源; 通过一备用供电单元将该交流输入电源储存为一备用电源; 通过一电压检测单元检测该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大小;以及 当该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低于一设定电压值时,通过该备用供电单元关断该主供电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欠电压保护方法,应用于电源装置的输入端,其步骤包括有取得一交流输入电源;通过一主供电单元将该交流输入电源转换为一直流输出电源;通过一备用供电单元将该交流输入电源储存为一备用电源;通过一电压检测单元检测该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大小;以及当该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低于一设定电压值时,通过该备用供电单元关断该主供电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当该交流输入电源的电压低于该设定电压值时,关断该备用供电单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通过一监控单元监控该直流输出电源,并于该直流输出电源的电压下降时,关断该直流输出电源;以及通过该监控单元启动该备用供电单元释放该备用电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通过一重置单元加速该备用电源的释放,以重置该监控单元。5.一种欠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基
申请(专利权)人: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