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抗-间质表皮转化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33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含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结合结构域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用途。在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包含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结合结构域的嵌合抗原受体的情况下,可有用地用作针对与各种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的表达相关的疾病的治疗剂。皮转化因子的表达相关的疾病的治疗剂。皮转化因子的表达相关的疾病的治疗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含抗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用途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9月26日提交且申请号为第10

2019

0119148号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

Met)结合结构域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3]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的激活导致诱导细胞生长、分散(scattering)及运动性(motility)、侵袭(invasion)、防止细胞凋亡、分枝化形态发生(branching morphogenesis)及血管新生(angiogenesis)的增加的各种生物学反应。因此,在病理学条件下,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的不适当激活可对癌细胞赋予增殖、存活及侵袭/转移能力。当考虑受到间质表皮转化因子激活影响的各种生物学功能及生理学功能时,间质表皮转化因子蛋白成为多用途的治疗靶点。
[0004]近来,作为免疫细胞疗法的加强体内免疫细胞或者通过遗传工学改变免疫细胞并放回的过继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 therapy)备受关注。尤其,正在积极进行利用基因重组修饰且利用作为人工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人为了研发能够有效治疗与间质表皮转化因子表达相关的疾病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包含其的效应细胞而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制备了与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特异性结合的抗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嵌合抗原受体及表达其的T细胞,阐明抗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嵌合抗原受体

T对于与各种间质表皮转化因子表达相关的癌症具有治疗效果,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编码抗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嵌合抗原受体的核酸分子及包含其的载体。
[0008]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被上述核酸分子编码的多肽的抗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嵌合抗原受体分子及在细胞表面表达其的效应细胞。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上述效应细胞及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药物组合物。
[0010]技术方案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编码抗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嵌合抗原受体的核酸分子,其包括
[0012]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结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以及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例中,上述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结合结构域为与间质表皮转化因子
特异性结合的抗体(antibody)或其抗原结合片段(antigen binding fragment thereof)。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例中,上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分别包含SEQ ID NO:15、SEQ ID NO:16、SEQ ID NO:17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互补决定区1(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1of heavy chain,CDRH1)、重链互补决定区2(CDRH2)及重链互补决定区3(CDRH3);以及分别包含SEQ ID NO:18、SEQ ID NO:19、SEQ ID NO:20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互补决定区1(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1of light chain,CDRL1)、轻链互补决定区2(CDRL2)及轻链互补决定区3(CDRL3)。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具体实例中,上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由SEQ ID NO:21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重链可变区(heavy chain variable region,VH)以及由SEQ ID NO:22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轻链可变区(light chain variable region,VL)。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例中,上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由SEQ ID NO:64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重链可变区以及由SEQ ID NO:22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轻链可变区。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具体实例中,上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由SEQ ID NO:65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重链可变区以及由SEQ ID NO:22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轻链可变区。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具体实例中,上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由SEQ ID NO:65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重链可变区以及由SEQ ID NO:66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轻链可变区。
[0019]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抗体(antibody或Ab)”是指源自与特定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的蛋白质或多肽序列。上述抗体可以为天然抗体或重组抗体。
[0020]上述术语“重组抗体”是指利用重组脱氧核糖核酸(DNA)技术生成的抗体,例如,由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表达的抗体。上述术语还指通过编码抗体的合成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翻译生成的抗体。
[0021]上述抗体不仅包括完整的抗体形态,还包括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片段(antigen binding fragment)。完整的抗体为具有两个全长轻链及两个全长重链的结构,各个轻链通过二硫键与重链连接。
[0022]术语“重链(heavy chain)”是指以其天然存在立体形态存在于抗体分子且通常确定抗体所属的类别的多肽链的2个种类中更大的链。上述“重链”是指包含具有足以向抗原赋予特异性的可变区序列的氨基酸序列的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of heavy chain)结构域VH及3个重链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of heavy chain)结构域CH1、CH2及CH3的全长重链及其片段。重链恒定区具有γ、μ、α、δ及ε类型,亚类具有γ1、γ2、γ3、γ4、α1及α2。
[0023]术语“轻链(light chain)”是指以其天然存在立体形态存在于抗体分子的多肽链的2个种类中更小的链。上述“轻链”是指包含具有足以向抗原赋予特异性的可变区序列的氨基酸序列的抗体的轻链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of light chain)结构域VL及轻链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of light chain)结构域CL的全长轻链及其片段。轻链的恒定区具有κ及λ类型(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Wonsiewicz,M.J.,Ed.,Chapter 45,pp.41

50,W.B.Saunders Co.Philadelphia,PA(1991);Nisonoff,A.,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Immunology,2nd Ed.,Chapter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核酸分子,其编码抗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嵌合抗原受体,所述抗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嵌合抗原受体包括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结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及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结合结构域为与抗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分别包含SEQ ID NO:15至SEQ ID NO:17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互补决定区1、重链互补决定区2及重链互补决定区3;以及分别包含SEQ ID NO:18至SEQ ID NO:20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互补决定区1、轻链互补决定区2及轻链互补决定区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由SEQ ID NO:21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重链可变区以及由SEQ ID NO:22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轻链可变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嵌合抗原受体还包含前导序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前导序列为CD8α的前导序列、hGM

CSF受体α链的前导序列或3E8抗体的前导序列。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前导序列为包含被SEQ ID NO:26、SEQ ID NO:28或SEQ ID NO:30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前导序列。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间质表皮转化因子结合结构域与跨膜结构域通过铰链区、间隔区或它们的组合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铰链区或间隔区为IgG1的铰链、IgG4的铰链、IgD的铰链、CD8α的铰链、IgG1 CH3、CD28的胞外结构域或它们的组合。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铰链区或间隔区为包含被SEQ ID NO:32、SEQ ID NO:34、SEQ ID NO:36、SEQ ID NO:38、SEQ ID NO:40或SEQ ID NO:44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前导序列。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包含选自由T

细胞受体、CD28、CD3ε、CD45、CD4、CD5、CD8、CD9、CD16、CD22、CD33、CD37、CD64、CD80、CD86、CD134、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珒我柳承信
申请(专利权)人:赫利世弥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