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粉体发光材料配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372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粉体发光材料配制装置,涉及发光粉配制技术领域,解决了发光粉在配制的过程中,由于发光材料多为粉末状,发光材料之间不易混合均匀,导致配制后的发光材料易结块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内侧中部之间共同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表面中部的两侧均安装有间隔设置的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上端之间共同安装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上表面之前共同安装有入料斗,入料斗下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达到发光材料在配制时能够充分混合的目的,且配制过程中不需手动添加配料,出料快,避免产生结块。免产生结块。免产生结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粉体发光材料配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光粉配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粉体发光材料配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光粉,又名夜光,蓄光型发光颜料是粉末状光致蓄光发光材料,通过吸收各种可见光实现发光功能,并可多次循环使用。该品不含放射性元素,可作为一种添加剂。实验室内通常采用发光粉混合不同的发光材料进行配制,以达到不同的发光效果,在配制的过程中,由于发光材料多为粉末状,发光材料之间不易混合均匀,导致配制后的发光材料易结块,进而形成较差的发光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实验室用粉体发光材料配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粉体发光材料配制装置,达到发光材料在配制时能够充分混合的目的,且配制过程中不需手动添加配料,出料快,避免产生结块。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中部之间共同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中部的两侧均安装有间隔设置的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上端之间共同安装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之前共同安装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下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
[0005]所述安装板下表面的中部贯穿安装有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下端贯穿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混料桶内部安装有搅拌叶;
[0006]所述混料桶下表面中部的外侧贯穿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端贯穿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出料管内部的一端安装有螺旋杆,所述出料管远离第一电机的下端安装有下料管。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发光材料放入入料斗内,随即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均通过入料斗中部的通孔落入混料桶内,随即在第二电机带动搅拌叶转动的情况下,将发光材料完成充分混合,混合后的发光材料在上匹配槽与下配合槽相连通的情况下进入出料管内,随即在第一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的情况下,使得混合均匀的发光材料依次通过出料管、下料管排出完成收集。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的上端之间共同安装有挂杆,所述挂杆上表面中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配重杆。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进行发光材料包的挂设,以及通过配重杆的设置,提升发光材料包的挂设稳定。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的下表面与混料桶的内部底端之间相互靠近但不接触。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料桶内的发光材料在搅拌叶的作用下得到充分的搅拌,搅拌均匀后均通过上匹配槽排出至出料管内。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料桶对应出料管的内部底端贯穿开设有上匹配槽,所述出料管对应上匹配槽的外环面上端开设有下配合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均匀后的发光材料通过上匹配槽、下配合槽排至出料管内,随即达到出料收集的效果,避免搅拌均匀后的发光材料产生结块的情况。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管的下端呈开口状,所述出料管与下料管的内部之间相连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料管排出的发光材料呈粉末状由下料管排出,不会产生结块。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料桶外环面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开孔,所述混料桶通过开孔的一侧铰接有检修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修门的设置,便于对混料桶的内表面进行清理。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杆的外环面设有螺旋叶,所述螺旋杆上的螺旋叶的外端与出料管的内环面之间相互靠近但不接触。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杆上的螺旋叶的设置,便于出料管内的混合均匀的发光材料均能够得到挤出,从而避免产生结块的情况。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发光材料放入入料斗内,随即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均通过入料斗中部的通孔落入混料桶内,在第二电机带动搅拌叶转动的情况下,将发光材料完成充分混合,混合后的发光材料在上匹配槽与下配合槽相连通的情况下进入出料管内,随即在第一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的情况下,使得混合均匀的发光材料依次通过出料管、下料管排出完成收集,此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发光材料在混合后产生结块的情况,且收集快速,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混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混料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9]1、安装架;2、挂杆;3、配重杆;4、安装板;5、入料斗;6、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出料管;9、混料桶;10、检修门;11、支撑弹簧;12、固定板;13、振动电机;14、螺旋杆;15、下配合槽;16、上匹配槽;17、开孔;18、下料管;19、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
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1]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0032]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4]实施例:一种实验室用粉体发光材料配制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的内侧中部之间共同焊接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表面中部的两侧均安装有间隔设置的支撑弹簧11,支撑弹簧11的上端之间共同安装有固定板12,两个固定板12的上表面之前共同安装有入料斗5,入料斗5下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13;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粉体发光材料配制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架(1)的内侧中部之间共同焊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表面中部的两侧均安装有间隔设置的支撑弹簧(11),所述支撑弹簧(11)的上端之间共同安装有固定板(12),两个所述固定板(12)的上表面之前共同安装有入料斗(5),所述入料斗(5)下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13);所述安装板(4)下表面的中部贯穿安装有混料桶(9),所述混料桶(9)的下端贯穿安装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延伸至混料桶(9)内部安装有搅拌叶(19);所述混料桶(9)下表面中部的外侧贯穿安装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的外端贯穿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延伸至出料管(8)内部的一端安装有螺旋杆(14),所述出料管(8)远离第一电机(6)的下端安装有下料管(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粉体发光材料配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架(1)的上端之间共同安装有挂杆(2),所述挂杆(2)上表面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扬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