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伸缩式加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6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尘器伸缩式加长管,主要藉管套内缘面所凸设的斜面压块,以压掣位于其相对下方的弹性卡嵌片,再藉由该卡嵌片另端面的卡掣齿以嵌入中管或内管相对端面的排齿,从而达成卡掣定位之效;另外,于管套内缘面适当位置设一定位突粒,以配合外管及中管前端相对外缘面所设的定位导槽,使用者仅须稍加转动该管套至定点,便可控制斜面压块的位置,使卡掣齿与中管或内管的排齿咬合或分离,以供调整中管或内管的伸缩并定位。(*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吸尘器的零件,具体地涉及吸尘器软管,尤指一种吸尘器伸缩式加长管。习知的吸尘器伸缩式加长管系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主要系利用主管70及外副管71的外牙面72、73配合大、小接头74、75的内牙面76、77做为相互连结构件,复藉由大小接头74、75的抵止锥面78、79及其内所套置的迫紧环80,供做为迫紧或放松内副管81及主管70之用。因此,其操作使用方式乃系当使用者欲伸长或缩短该加长管时,系先行旋松接头74、75令其抵止锥面78、79不再压迫迫紧环80,从而可令相对位置的主管70或内副管81成可活动状态,待使用者将其调整完成后,再将接头74、75旋紧,使抵止锥面78、79压迫迫紧环80,并由该迫紧环80紧紧压制主管70或内副管81的相对端面,达成定位效果。虽然此结构设计于使用上勘称便利,但却有如下的数项缺失其一、其系以压迫方式令主管70或内副管81定位,事实上,其亦可称之为利用强力阻滞性摩擦力实施挡止作用,因此,由于此类构件系以硬生塑胶类材质所制成,在使用过一段时日后,恐因气候、持续外力(即常态的旋紧状态)或相互间的摩擦力而让其接头抵止锥面的内径变大(即塑性变形或摩擦变形),因此,使用者于使用时便须将该接头74、75更加锁紧方能达成迫紧目的,而一旦该变形度超过预期时,轻者其迫紧效能降低,严重者该加长管即成废品。其二、承前所述,任何利用锁合迫紧结构的物件,均极易发生因其结构强度(或韧性)不足抑或使用者过度施力所造成的严重破裂损坏情事。其三、不论使用者系欲旋松或旋紧接头,均需花费相当时间,于操作使用上较为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易、定位确实且不易损坏的吸尘器伸缩式加长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吸尘器伸缩式加长管,包括一外管、一较大管套、一中管、一较小管套及一内管等构件所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于该外管及中管近前端的外周面适当位置处,各设有一长形浅槽,并于该浅槽的中央设一矩形透孔,以供各承置一呈相对外形的卡嵌片,而该卡嵌片的另一端面则具一卡掣齿,同时,该卡掣齿恰可穿入该浅槽中央的矩形透孔中,于浅槽位置的相对后侧,又设有一定位导槽,于适当位置处另设有一止位环缘;该较大管套及较小管套分别依轴径的不同而套置于外管及中管的前端,并以其内孔中所设的定位突粒于嵌入外管及中管的定位导槽后形成定位作用,又于该两管套相对于卡嵌片的位置处,设有一斜面压块;该两管套内孔前侧设有另一挡止环,以供抵靠于中管及内管末端的较厚管壁形成卡止作用;该中管及内管相对于卡嵌片的卡掣齿位置,均设有一适当范围的排齿。另外,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上述外管及中管的定位导槽可细分为横向导槽及纵向导槽,而其中纵向导槽两端部的陷落幅度较深;上述两管套内缘面所设斜面压块的两端高低不同。本技术藉由其管套内缘面所凸设的斜面压块,以压掣位于其相对下方的弹性卡嵌片,再藉由该卡嵌片另一端面的卡掣齿以嵌入中管式内管相对端面的排齿,不仅定位效果好,而且使用十分方便,并具有不易损坏的优点。为使进一步深入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其结构特征,兹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图1是习用吸尘器伸缩式加长管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外管或中管另一视图方向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管套依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成迫紧状态时的位置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成非迫紧状态时的位置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2、3所示,其系包括一外管10、一较大管套20、一中管30、一较小管套40及一内管50等构件所组成,其中,于外管10及中管30近前端的外周面适当位置处,各设有一长形浅槽11、31,并于该浅槽11、31的中央设一矩形透孔12、32,以供各承置一呈相对外形的卡嵌片60,而该卡嵌片60的另一端面则具一卡掣齿61,同时,该卡掣齿61恰可穿入浅槽11、31中央的矩形透孔12、32中,再且,于浅槽11、31位置的相对后侧,又设有一定位导槽13、33(如图4所示),之后,于适当位置处另各设有一止位环缘14、34。其较大管套20及较小管套40分别依轴径的不同而套置于外管10及中管30的前端,并以其内孔21、41中所设的定位突粒25、45于强力嵌入外管10及中管30的定位导槽13、33后而形成定位作用,换言之,当管套20、40与相对管体10、30套合后,将不再前后滑移,而只能供使用者做左、右旋动作业,另外,于该两管套20、40相对于卡嵌片60的位置处,设有一斜面压块24、44(如图5所示)。为防止中管30及内管50滑脱出相对的外管10及中管30内孔16、37,故配合两管套20、40内孔21、41前侧所设的另一挡止环23、43抵靠于中管30及内管50末端的较厚管壁35、55而形成卡止作用。其中管30及内管50相对于卡嵌片60的卡掣齿61位置,均设有一适当范围的排齿36、56。于是,其组装顺序乃系首先将较大管套20及较小管套40分别套入外管10及中管30前端,复将中管30插入外管10的内孔16中,之后,再将内管50插入中管30的内孔37中即告完成。其中,该外管10及中管30定位导槽13、33的作用乃系藉由其横向开槽部位131、331供两管套20、40依其突粒位置25、45而沿此方向套入,另外,该导槽13、33的两端部132、133、332、333的陷落幅度较深,以供当管套20、40旋动时,该突粒25、45可依导槽13、33的引导而旋移,并于旋动至定位后,突粒25、45将陷入该导槽13、33的某一端部133、333,形成适当的定位作用。至于,该两管套20、40内缘面所设斜面压块24、44的作用则请参阅图5图6、图7所示,由于其两管套20、40的作用及操作方式相同,兹仅以较大管套20配合相对中管30做一说明,由于其斜面压块24两端高低不同,当使用者旋动管套20令其以较高端部241与卡嵌片60接触时,该较高端部241使产生压迫卡嵌片60的作用,此时,该卡嵌片60的卡掣齿61将顺势向下位移并经由外管10透孔12穿越至其内孔16,直至触及中管30相对位置的某一排齿36并咬合,从而产生定位作用(如图6所示),反之,当使用者旋动管套20令其以较低端部242与卡嵌片60接触时,该较低端部242便不再压迫卡嵌片60,此时,该卡嵌片60的卡掣齿61将因其自身的强力而归复原位置状态,进而使其卡掣齿61与原咬合排齿36分离(如图7所示),故此时将可移动中管30实施伸缩作业,直至符合预期长度,再将管套20旋回以较高端部241接触卡嵌片60定位。因此,利用上述结构设计,使用者于使用本技术时,仅须稍加旋动管套20、40,便可轻易实施定位或调整中管30及内管50长度位置,除具有使用便利性外,更藉由棘齿类结构设计,使其卡掣定位的效果更形显著,而不虞发生施力过当造成构件破损毁坏的情形。最后,于本技术各管体间所设的数导轨及数滑槽,主要系供各管体于依序套接后不致任意旋动,故利用该结构以限止之,惟此系习知技艺而非本技术特征所在,遂不予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伸缩式加长管,其系包括一外管(10)、一较大管套(20)、一中管(30)、一较小管套(40)及一内管(50)等构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于该外管(10)及中管(30)近前端的外周面适当位置处,各设有一长形浅槽(11、31),并于 该浅槽(11、31)的中央设一矩形透孔(12、32),以供各承置一呈相对外形的卡嵌片(60),而该卡嵌片(60)的另一端面则具一卡掣齿(61),同时,该卡掣齿(61)恰可穿入该浅槽(11、31)中央的矩形透孔(12、32)中,于浅槽(11、31)位置的相对后侧,又设有一定位导槽(13、33),于适当位置处另设有一止位环缘(14、34);该较大管套(20)及较小管套(40)分别依轴径的不同而套置于外管(10)及中管(30)的前端,并以其内孔(21、41)中所设的定位突粒(2 5、45)于嵌入外管(10)及中管(30)的定位导槽(13、33)后形成定位作用,又于该两管套(20、40)相对于卡嵌片(60)的位置处,设有一斜面压块(24、44);该两管套内孔(21、41)前侧设有另一挡止环(23、43),以供抵靠 于中管(30)及内管(50)末端的较厚管壁(35、55),形成卡止作用;该中管(30)及内管(50)相对于卡嵌片(60)的卡掣齿(61)位置,均设有一适当范围的排齿(36、5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吸尘器伸缩式加长管,其系包括一外管(10)、一较大管套(20)、一中管(30)、一较小管套(40)及一内管(50)等构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于该外管(10)及中管(30)近前端的外周面适当位置处,各设有一长形浅槽(11、31),并于该浅槽(11、31)的中央设一矩形透孔(12、32),以供各承置一呈相对外形的卡嵌片(60),而该卡嵌片(60)的另一端面则具一卡掣齿(61),同时,该卡掣齿(61)恰可穿入该浅槽(11、31)中央的矩形透孔(12、32)中,于浅槽(11、31)位置的相对后侧,又设有一定位导槽(13、33),于适当位置处另设有一止位环缘(14、34);该较大管套(20)及较小管套(40)分别依轴径的不同而套置于外管(10)及中管(30)的前端,并以其内孔(21、41)中所设的定位突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介群林家铭
申请(专利权)人:吉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