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搅动刷的离合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1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尘器搅动刷轮的离合控制机构,是设置在机体的底盘处,包括恰突伸出底盘里侧面的压掣杆,并配合与底盘相互枢接的上身部底端相对位置所设的压掣块,使上身部在与底盘呈直立位置时,恰以其压掣块压下压掣杆,从而使搅动刷轮成空转状态,而当上身部与底盘呈倾斜位置时,该压掣杆将因外力的消除而利用弹簧作用自动复位,使搅动刷轮旋转,进而具有简易操控的实用效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搅动刷轮的离合控制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直接利用机体上身部的直立或倾斜来控制搅动刷轮的工作的机构。一般习用干式吸尘器的机体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包括一具握持柄10的上身部11及一底盘12,在底盘12内部前端处,设有一由马达(图中未示)所驱动的搅动刷轮13,而上身部11的侧边则具有一吸尘管14;因此,当欲针对地毯实施清理作业时,便启动电源开关17,使搅动刷轮13快速旋动,从而将异物刷起,并配合底盘12吸口(图中未示)及抽风帮浦(图中未示)的作用,将灰尘、污物吸入机体内部,此时,为有利于机体的推动移位与握持,其上身部11系与底盘12成倾斜状态。再者,当欲清理室内窗帘、桌椅等高处位置时,则必须将机体上身部11直立(防止机体倾倒),再利用底盘12端面上所设的切换钮15,以操控搅动刷轮离合控制机构16,而使搅动刷轮13成空转状态,此时,抽风帮浦仍持续运作,故而便可挥动吸尘管14进行吸尘工作。于是,在整个清洁的过程中,便可能因为作业空间环境的不同,而必须不断地切换搅动刷轮离合控制机构16,以配合工作的进行,从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习用吸尘器搅动刷轮的离合控制方式在使用上所存在的缺点及其不尽完善之处,提供一种能藉由机体上身部的直立或倾斜状态,而直接简易控制搅动刷轮的工作机构,使能免除使用时必须不断切换的麻烦。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把离合机构设置在机体的底盘,设压掣杆,其恰突伸出底盘的里侧端面,并配合与底盘相互枢接的机体上身部底端相对位置设一压掣块,使上身部在与底盘呈直立位置时,恰以其压掣块压下压掣杆,从而使搅动刷轮成空转状态,而当上身部与底盘呈倾斜位置时,该压掣杆因外力消除而利用弹簧作用自动复位,使搅动刷轮旋转工作,因此,本技术的吸尘器搅动刷轮的离合控制机构包括一固定座,其由两螺丝由下而上固设在底盘内部顶面适当位置处,并利用一定位轴及三扣环而将压掣杆枢接定位在其下弯耳部的旁侧,其上前缘则设一具凸柱的上弯耳部,并在上端面一侧设一钩孔以供弹簧一端钩设;一第一曲柄,略呈 形,其一端端面设一滑槽以供压掣杆穿越,并利用其中央穿孔配合一扣环而与固定座凸柱相互枢接;一第二曲柄,略呈 形,其两端各设一插轴,以分别配合两扣环而与第一曲柄另端及皮带导座的插接耳相互枢接;一皮带导座,呈斜片状,其前缘由一螺栓由下而上定位于底盘内部顶面适当位置处,在侧边具一插接耳及一钩耳,以分别与第二曲柄枢接,及供弹簧另一端钩设,在其末端设一盖状导引罩,当组装定位后,此皮带导座将可以螺栓为轴而被推移摆动;一传动皮带,分别圈套在马达延伸心轴及搅动刷轮的传动轮或空转轮之上。进一步,在搅动刷轮的一侧,分别设一外空转轮及一内传动轮,且传动轮与空转轮的接触端,设置相对的弧形导引面。本技术还可在底盘端面上加设一辅助按键开关,且该按键开关的前下缘具一压板,使之恰抵靠在皮带导座最上缘的推片一侧,以使该按键开关与压掣块具相同功效。如上所述,可知当其组装完成后,皮带导座的导引罩位置将恰可罩套在传动皮带之上;因此,当压掣杆未受外力压掣时,皮带导座的导引罩将处于中直位置,从而使皮带被牵引在靠向搅动刷轮方向,而恰能使其处于内传动轮位置以带动搅动刷轮旋动;反之,当压掣杆受外力压掣时,其皮带导座将因第一、二曲柄轴接点的向右上方推移,使第二曲柄以其另端推动皮带导座依螺栓为轴而向右偏移,从而使导引罩处于右偏位置,从而迫使皮带被牵引靠向搅动刷轮右外侧方向,使其处于外空转轮位置,使搅动刷轮成空转状态而不旋动,此时,弹簧呈被拉伸状态。当压掣杆外力消失,则弹簧将因其恢复力而将皮带导座的导引罩拉回原来中直位置。本技术的优点是操控简单、实用性强,改进已有吸尘器使用上存在的麻烦。本技术的附图的简单说明如下图1是习用吸尘器搅动刷轮离合控制机构的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吸尘器搅动刷轮离合控制机构的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吸尘器搅动刷轮离合控制机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吸尘器搅动刷轮离合控制机构的传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吸尘器搅动刷轮离合控制机构的空转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吸尘器搅动刷轮离合控制机构的操控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吸尘器搅动刷轮离合控制机构操控另一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暨工作状态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较佳实施例图的另一工作状态示意图。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配合图2~图9给出一个较好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于后首先,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其是在机体的底盘20处设一离合控制机构30,并使其压掣杆31恰突伸出底盘20的里侧端面,再配合与底盘20相互枢接一上身部22底端相对位置所设的压掣块24,使上身部22在与底盘20呈直立位置时,恰以其压掣块24压下离合控制机构30的压掣杆31,从而使搅动刷轮60成空转状态(如图6所示),而当上身部22与底盘20呈倾斜位置时,该压掣杆31将因外力的消除百利用弹簧32作用自动复位,使搅动刷轮60旋转(如图7所示)。至于,其离合控制机构30的构造,则如图3所示,其包括一固定座33,由两螺丝34由下而上固设在底盘20内部顶面适当位置处,并利用一定位轴35及三扣环36而将压掣杆31枢接定位在其下弯耳部37的旁侧,之后,其上前缘则设一具凸柱38的上弯耳部39,并在上端面一侧设一钩孔40,以供弹簧32一端钩设;一第一曲柄41,略呈 形,其一端端面设一滑槽42以供压掣杆31的穿越,并利用其中央穿孔43配合一扣环44而与固定座33上的凸柱38相互枢接;一第二曲柄45,略呈 形,其两端各设一插轴46,以分别配合两扣环47而与第一曲柄41另端及皮带导座48的插接耳49相互枢接;一皮带导座48,呈斜片状,其前缘由一螺栓50由下而上定位于底盘20内部顶面适当位置处,在侧边具一插接耳49及一钩耳54,以分别与第二曲柄45枢接,及供弹簧32另一端钩设,在其末端设一盖状导引罩51,当组装定位后,此皮带导座48将可以螺栓50为轴而被推移摆动;一传动皮带52,分别圈套在马达延伸心轴53及搅动刷轮60的传动轮61或空转轮62之上。当然,在搅动刷轮60的一侧,分别设一外空转轮62及一内传动轮61,当离合控制机构30组装完成后,其皮带导座48的导引罩51位置将恰可罩套于传动皮带52之上,因此,再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当压掣杆31未受外力压掣时,其皮带导座48的导引罩51将处于中直位置,从而使皮带52被牵引在靠向搅动刷轮60方向,而恰能使其处于内传动轮61位置以带动搅动刷轮60旋动(如图4所示);反之,当压掣杆31受外力压掣时,其皮带导座48将因第一、二曲柄41、45轴接点的向右上方推移,使第二曲柄45以其另端推动皮带导座48依螺栓50为轴而向右偏移,从而使导引罩51处在右偏位置,从而迫使皮带52被牵引靠向搅动刷轮60右外侧方向,使其处于外空转轮62位置,使搅动刷轮60成空转状态而不旋动(如图5所示),此时,弹簧32系呈被拉伸状态。而当压掣杆31外力消失,则弹簧32将因其回恢复力而将皮带导座48的导引罩51拉回原来中直位置,以迫使皮带52又被牵引回内传动轮61位置。之所以皮带52能因导引座51的作用而被顺利移位,主要是利用运转中皮带52有向高压位移的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搅动刷轮的离合控制机构,包括机体底盘和马达、及搅动刷轮的传动轮与空转轮,其特征在于在该底盘上设有:一压掣杆,其恰伸出该底盘的里侧端面;一压块,位于与底盘相互枢接的机体上身部底端相应位置;一固定座,其由两螺丝由下而上固设 在底盘内部顶面适当位置处,并有一定位轴及三扣环将压掣杆枢接定位在其下弯耳部的旁侧,其上前由设一具凸柱的上弯耳部,并在上端面一侧设一钩孔,其一端钩设一弹簧;一第一曲柄,略呈*形,其一端端面设一滑槽,供压掣杆穿越,又在其中央穿孔配合一扣环而 与第一固定座凸柱相互枢接;一第二曲柄,略呈*形,其两端各设一插轴,并分别配合两扣环而与第一曲柄另端及皮带导座的插接耳相互枢接;一皮带导座,呈斜片状,其前缘由一螺栓由下而上定位于底盘内部顶面适当位置处,在侧边具一插接耳及一钩耳,其分别 与第二曲柄枢接,及与该弹簧的另一端钩设,在其末端设一盖状导引罩,当组装定位后,此皮带导座将可以螺栓为轴而被推移摆动;一传动皮带,分别圈套在马达延伸心轴及搅动刷轮的传动轮或空转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吸尘器搅动刷轮的离合控制机构,包括机体底盘和马达、及搅动刷轮的传动轮与空转轮,其特征在于在该底盘上设有一压掣杆,其恰伸出该底盘的里侧端面;一压块,位于与底盘相互枢接的机体上身部底端相应位置;一固定座,其由两螺丝由下而上固设在底盘内部顶面适当位置处,并有一定位轴及三扣环将压掣杆枢接定位在其下弯耳部的旁侧,其上前由设一具凸柱的上弯耳部,并在上端面一侧设钩孔,其一端钩设一弹簧;一第一曲柄,略呈形,其一端端面设一滑槽,供压掣杆穿越,又在其中央穿孔配合一扣环而与固定座凸柱相互枢接;一第二曲柄,略呈形,其两端各设一插轴,并分别配合两扣环而与第一曲柄另端及皮带导座的插接耳相互枢接;一皮带导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介群林家铭
申请(专利权)人:吉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