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577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塔,包括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第一塔体内设有生物纳膜抑尘模块,第二塔体内设有吸收脱硫模块;第一塔体侧壁下部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塔体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口,第二塔体侧壁下部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塔体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口;第一进气口处安装有第一三通电磁阀;第二排气口处安装有第二三通电磁阀;第一三通电磁阀包括A1端、B1端和P1端,第二三通电磁阀包括A2端、B2端和P2端;P1端与第一进气口连通,A1端设有进气管,P2端与第二排气口连通,A2端设有第二排气管,B2端通过第三排气管和第四吸风机与B1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除尘脱硫效果优异。除尘脱硫效果优异。除尘脱硫效果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硫塔
,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塔。

技术介绍

[0002]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设备,以塔式设备居多,即为脱硫塔。脱硫塔最初以花岗岩砌筑的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现有脱硫塔使用过程中主要通过喷水或喷雾除尘,即湿法凝尘,这种方法不仅除尘效果不理想,而且大量的水喷淋会严重影响机器的寿命和终端产品的质量,还会产生二次水污染,甚至影响生产;此外,现有脱硫塔在对废气进行处理后不能对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也不能将净化后未达标的废气进行循环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脱硫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除尘脱硫效果优异,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确认处理后的废气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就进行排放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硫塔,包括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所述第一塔体内设有生物纳膜抑尘模块,所述第二塔体内设有吸收脱硫模块;所述第一塔体侧壁下部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塔体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塔体侧壁下部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塔体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处安装有第一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通过第一排气管和第一抽风机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处安装有第二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包括A1端、B1端和P1端,P1端可分别与A1端或者B1端导通,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包括A2端、B2端和P2端,P2端可分别与A2端或者B2端导通;所述P1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A1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二抽风机,所述P2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所述A2端设有第二排气管,所述B2端通过第三排气管和第三抽风机与所述B1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内设有气体浓度传感器;所述脱硫塔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电连接。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塔体内设置有生物纳膜抑尘模块,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利用生物纳膜的物理吸附性,吸附废气中的小颗粒粉尘使其团聚成大颗粒尘粒从而沉降下来,该方法能最大限度吸附粉尘,且无毒无害,可在短时间内自行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当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中的污染物浓度仍不合格,则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三通电磁阀使其返回至第一塔体重新进行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确认处理后的废气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就进行排放的问题。
[0006]上述的一种脱硫塔,其中,所述生物纳膜抑尘模块包括生物纳膜抑尘层,所述生物纳膜抑尘层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至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一塔体内还安装有位于所述生物纳膜抑尘层下方的风扇,所述第一塔体内底部为集尘仓,所述第一进气口位于所述
集尘仓上方,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上方。
[0007]上述的一种脱硫塔,其中,所述生物纳膜抑尘模块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塔体内且位于所述生物纳膜抑尘层上方的第一喷淋环,所述第一喷淋环与设于所述第一塔体外的第一储液箱通过第一输液管和第一输送泵连通,所述储液箱内储存有生物纳膜抑尘液剂。
[0008]上述的一种脱硫塔,其中,所述吸收脱硫模块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于所述第二塔体内的过滤网、均流板、导流组件、第二喷淋环、除雾板,所述第二塔体内底部为脱硫液储存腔,所述第二进气口位于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均流板之间,所述脱硫液储存腔内储存有脱硫液,所述第二喷淋环通过设于所述第二塔体外的第二输液管和第二输送泵与所述脱硫液储存腔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网避免废气中的杂质对第二输液管、第二输送泵及第二喷淋环造成堵塞。
[0010]上述的一种脱硫塔,其中,所述均流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竖截面为圆台形,所述通孔的大径端位于所述通孔的小径端的上方,所述通孔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螺旋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进气口上方设置均流板,使得废气进入第二塔体后产生旋流,进而实现废气的均匀分布。
[0012]上述的一种脱硫塔,其中,所述导流组件从下至上均匀设有若干个,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塔体内的多个第一倒V形挡板,所述第一倒V形挡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倒V形挡板之间设有第二倒V形挡板,所述第二倒V形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倒V形挡板下方。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于第二塔体内的第一倒V形挡板和第二倒V形挡板,使得脱硫液从第二喷淋环喷出后,在第一倒V形挡板和第二倒V形挡板上流下时形成一层水幕,通过若干个导流组件,形成多层含有脱硫液的水幕,每一层水幕都能对废气进行脱硫处理,进而大大增强了脱硫效果。
[0014]上述的一种脱硫塔,其中,所述脱硫塔还包括第三塔体,所述第三塔体侧壁下部设有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塔体顶部设有第三排气口;所述A2端通过所述第二排气管与所述第三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上设有第四抽风机;所述第三塔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三排气口之间的活性炭吸附组件,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板呈倾斜结构,多个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板呈左、右交叉结构设置于第三塔体内,每个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板的一侧固定在第三塔体内一侧上且每个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塔体的另一侧之间不接触,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板之间通过第二活性炭吸附板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活性炭吸附板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板对脱硫后的气体进行脱水处理,进一步避免排出的气体中夹带脱硫液影响最终脱硫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脱硫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除尘脱硫效果优异,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确认处理后的废气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就进行排放的问题;利用生物纳膜的物理吸附性,吸附小颗粒粉尘使其团聚成大颗粒尘粒从而沉降下来,该方法能最大限度吸附粉尘,且无毒无害,可在短时间内自行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一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1中第二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1中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实施例1中脱硫塔的控制原理图;
[0022]图6为实施例2中一种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实施例2中第三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各标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0025]第一塔体1、第二塔体2、第一进气口3、第一排气口4、第二进气口5、第二排气口6、第一三通电磁阀7、第二三通电磁阀8、气体浓度传感器9、控制器10、进气管11、第一排气管12、第二排气管13、第三排气管14、第一抽风机15、第二抽风机16、第三抽风机17、生物纳膜抑尘层18、风扇19、集尘仓20、阀门21、第一喷淋环22、第一万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所述第一塔体内设有生物纳膜抑尘模块,所述第二塔体内设有吸收脱硫模块;所述第一塔体侧壁下部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塔体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塔体侧壁下部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塔体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处安装有第一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通过第一排气管和第一抽风机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处安装有第二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包括A1端、B1端和P1端,P1端可分别与A1端或者B1端导通,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包括A2端、B2端和P2端,P2端可分别与A2端或者B2端导通;所述P1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A1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二抽风机,所述P2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所述A2端设有第二排气管,所述B2端通过第三排气管和第三抽风机与所述B1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内设有气体浓度传感器;所述脱硫塔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纳膜抑尘模块包括生物纳膜抑尘层,所述生物纳膜抑尘层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至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一塔体内还安装有位于所述生物纳膜抑尘层下方的风扇,所述第一塔体内底部为集尘仓,所述第一进气口位于所述集尘仓上方,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纳膜抑尘模块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塔体内且位于所述生物纳膜抑尘层上方的第一喷淋环,所述第一喷淋环与设于所述第一塔体外的第一储液箱通过第一输液管和第一输送泵连通,所述储液箱内储存有生物纳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