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04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和蓄电池槽,所述蓄电池槽开设于机器人的前侧,所述蓄电池槽的内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所述蓄电池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对接块配合使用的对接槽,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机器人、蓄电池槽、盖板、对接块、对接槽、壳体、定位组件和控制组件的配合使用,使用者通过向下推动控制杆,控制杆与控制组件之间配合使用使定位杆离开定位槽内部,之后便可以将盖板拆除,解决了现有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蓄电池槽处的盖板难以拆除,难以对的内部的蓄电池进行维护和检修的问题。护和检修的问题。护和检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机器人的种类有很多,且中包括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具有对老人进行看护的功能,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再通过外接充电口进行充电,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长时间使用需要对内部蓄电池进行维护检修,现有的拆除方式过于繁琐,使用者需要借助大量工具将盖板取下才可以进行拆除,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蓄电池槽处的盖板难以拆除,难以对的内部的蓄电池进行维护和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具备便于对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蓄电池槽处的盖板进行拆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蓄电池槽处的盖板难以拆除,难以对的内部的蓄电池进行维护和检修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和蓄电池槽,所述蓄电池槽开设于机器人的前侧,所述蓄电池槽的内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所述蓄电池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对接块配合使用的对接槽,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蓄电池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壳体配合使用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定位组件配合使用的定位槽。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和两个轨迹杆,所述轨迹杆靠近定位块的一侧与定位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后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轨迹杆远离定位块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远离定位块的一侧贯穿至配合槽的内壁,且与定位槽配合使用,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远离定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远离挤压块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与控制组件配合使用。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杆和控制块,所述控制杆的后侧贯穿至壳体的内部,且与控制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块的两侧均固连接有滑套,所述控制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远离联动块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与挤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杆靠近定位块的一侧开设有轨迹孔,所述轨迹孔与轨迹杆配合使用。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滑套的顶部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的内部插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控制孔,所述控制孔与控制杆配合使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机器人、蓄电池槽、盖板、对接块、对接槽、壳体、定位组件和控制组件的配合使用,使用者通过向下推动控制杆,控制杆与控制组件之间配合使用使定位杆离开定位槽内部,之后便可以将盖板拆除,解决了现有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蓄电池槽处的盖板难以拆除,难以对的内部的蓄电池进行维护和检修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组件,能够通过对准对接块与对接块之间的位置,将盖板推入蓄电池槽,从而固定盖板的位置。
[0013]3、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组件,能够通过向下推动控制杆,控制杆与控制组件之间配合使用使定位杆离开定位槽内部,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0014]4、本技术通过设置轨迹孔,能够限制定位杆的位置,为定位杆提供移动轨迹,同时避免定位杆位置发生偏移。
[0015]5、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动孔和滑杆,能够限制滑套的位置,为滑套提供移动轨迹,使其运行更加稳定。
[0016]6、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孔,能够限制控制杆的位置,避免控制杆移动时位置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前视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中:1、机器人;2、蓄电池槽;3、盖板;4、对接块;5、对接槽;6、壳体;7、定位组件;701、定位块;702、轨迹杆;703、定位杆;704、挤压块;705、拉簧;8、控制组件;801、控制杆;802、控制块;803、滑套;804、联动块;805、连接杆;806、连接块;9、配合槽;10、定位槽;11、轨迹孔;12、滑动孔;13、滑杆;14、控制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包括机器人1和蓄电池槽2,蓄电池槽2开设于机器人1的前侧,蓄电池槽2的内部设置有盖板3,盖板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4,蓄电池槽2的内壁开设有与对接块4配合使用的对接槽5,盖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6,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组件7,壳体6的前侧设置有控制组件8,蓄电池槽2的内壁开设有与壳体6配合使用的配合槽9,配合槽9的内壁开设有与定位组件7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0。
[0025]参考图4,定位组件7包括定位块701和两个轨迹杆702,轨迹杆702靠近定位块701
的一侧与定位块701的表面固定连接,定位块701的后侧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轨迹杆702远离定位块70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杆703,定位杆703远离定位块701的一侧贯穿至配合槽9的内壁,且与定位槽10配合使用,定位杆7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704,挤压块704远离定位块7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705,拉簧705远离挤压块704的一侧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挤压块704与控制组件8配合使用。
[002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组件7,能够通过对准对接块4与对接块4之间的位置,将盖板3推入蓄电池槽2,从而固定盖板3的位置。
[0027]参考图2和图4,控制组件8包括控制杆801和控制块802,控制杆801的后侧贯穿至壳体6的内部,且与控制块802的前侧固定连接,控制块802的两侧均固连接有滑套803,控制块8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联动块804,联动块804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805,连接杆805靠近远离联动块804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806,连接块806的底部与挤压块704的顶部固定连接。
[002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控制组件8,能够通过向下推动控制杆801,控制杆801与控制组件8之间配合使用使定位杆703离开定位槽10内部,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包括机器人(1)和蓄电池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槽(2)开设于机器人(1)的前侧,所述蓄电池槽(2)的内部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4),所述蓄电池槽(2)的内壁开设有与对接块(4)配合使用的对接槽(5),所述盖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组件(7),所述壳体(6)的前侧设置有控制组件(8),所述蓄电池槽(2)的内壁开设有与壳体(6)配合使用的配合槽(9),所述配合槽(9)的内壁开设有与定位组件(7)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7)包括定位块(701)和两个轨迹杆(702),所述轨迹杆(702)靠近定位块(701)的一侧与定位块(70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701)的后侧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轨迹杆(702)远离定位块(70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杆(703),所述定位杆(703)远离定位块(701)的一侧贯穿至配合槽(9)的内壁,且与定位槽(10)配合使用,所述定位杆(7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704),所述挤压块(704)远离定位块(7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705),所述拉簧(705)远离挤压块(704)的一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淑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依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