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35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设有至少两层分线槽,两两分线槽间相互平行,对线缆分类布设,一种线缆对应放入一个分线槽中,分线槽具有不同的规格,分别与相应的线缆相适配,两两分线槽之间通过支撑架相间隔,通过多层次下布线方式或上布线方式将所有的线缆都布放在防静电地板或天花板的外层,这种布线方式更加整洁,方便操作、维护和扩容,线缆层次清晰,布线的工作很条理,不会因为线缆的种类繁多而杂乱,信号线缆和电源线相互间隔,大大降低了电源线与信号线之间的干扰,提高了信号的质量,达到优化的目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布线槽,尤指一种在建筑物中安装各种电线的布线槽。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办公场所中各种线路错综复杂,纵横交错,特别是在电信机房的布线槽中线路交错的现象尤为突出。原有电路交换的网络中,机房内的线缆种类和数量都还较少,用户信号线缆、中继线缆、光纤、电源线等相互独立,布线方式较为单一,尚可以满足维护和扩容的需要。但是,在目前的NGN系统就有完全不同的结构,作为核心设备的软交换和UMG、TMG出线种类较多,比较复杂,尤其是UMG几乎能够支持所有种类的中继线缆75欧姆的中继线缆、120欧姆的中继线缆、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网线等等。随着NGN网络的铺开,在同一个机房里面,往往会有用户信号线缆、中继线缆、光纤、网线、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告警信号线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电缆在一起,给安装、布线、维护都带来较大的难度。按照传统的布线原则,信号线缆和电源线分开布线,也会使得用户信号线缆、中继线缆、光纤和网线这些不同类型的线缆混杂在一起,造成布线的困难,维护的不便。目前较为常用的布线方式有两种上布线方式和单层下布线方式。其中,上布线方式为在机房的顶部按照布线梯来承载所有的布线,但是上布线方式既不利于机房的照明、通风,也不利于机房的整洁和安全;单层下布线方式,是使用单层的布线槽来布放所有的信号线缆和电源线,这样的布线结构较之上布线方式而言更为简洁,而且便于照明和通风,但是,单层线槽将电源线和信号线分开走,除了机柜设备在防静电地板上以外,其余的线缆、地排等等都在防静电地板下面,正常时候是不可见的,但是不可见并不代表杂乱无章,不利于线缆的维护和扩容。作为电信级别设备,其间的物理连接也需要稳定性、可操作、可维护性高,如果线缆的数量和种类不多,可采用传统的一层布线方式;但是在线缆的数量和种类较多的复杂网络下,传统的布线方式使得线缆错综复杂,信号线跟电源线层次不分明,容易产生交叉,而且电源线对于信号线的干扰比较大,没有为后续扩容的线缆预留出适当的布线位置,后续的布线非常困难,经过几次的扩容后,线缆几乎无法分辨,不容易进行维护和识别,给日常的维护、扩容、清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亟待提供一种能够使整个布线槽更加条理化,更为安全,便于安装和维护的多层布线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线结构更有层次,更为条理化,便于安装和维护的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设有至少两层分线槽,两两分线槽间相互平行,对线缆分类布设,一个分线槽中放置一种线缆,分线槽具有不同的规格,分别与相应的线缆相适配,两两分线槽或分线槽组合之间通过支撑架相间隔,所述多层分线槽设置于建筑物的天花板或地板的外层。线缆包括用户信号线缆、网线、光纤、中继线缆和电源线,用户信号线缆与电源线之间的间距最大,线缆由地面或天花板到内层的排布顺序为用户信号线缆、光纤、中继线缆和电源线,网线可以直接使用固定端口,不必通过分线槽布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采用多层次的布线方式,将所有的线缆都布放在防静电地板或天花板的外层,具有以下的优点(1)这种布线方式更加整洁,线缆在不可见的位置,对于机房的整体效果更加整洁大方,操作和维护更加方便。(2)分层的布线方式由于其结构上的合理性,给线缆的布放带来非常便利的效果,每种线缆走专属的线槽,互不干涉,从扩容的角度来讲,每种线缆都有固定的充分的位置,方便扩容,从维护的角度来讲,每种线缆在一个线槽里面,层次更加分明,结构更加合理,识别和查找都非常方便,并便于更换。(3)从多层次本身的结构来讲,对于中继线缆和用户信号线缆这些经常维护的线缆中间用小线槽来填充,更增加了操作空间,方便工程师操作,而光纤和网线等数量较少,占用空间不大的线槽用小线槽来布放,不浪费线槽,并给操作上带来方便,分开布线就节省了不少人力,线缆层次清晰,布线的工作很条理,不会因为线缆的种类繁多而杂乱。(4)相对于单层次下布线的方式,有规划地分类布线,信号线缆和电源线相互间隔,大大降低了电源线与信号线之间的干扰,提高了信号的质量,达到优化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适用于NGN网络等线缆种类繁杂的网络机房,采用多层次布线原则,将所有的线缆分类布设于若干层线槽中。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1设有至少两层分线槽10,两两分线槽10间相互平行,一个分线槽10中放置一种线缆或多种线缆,使得所有的线缆分类布设,互相不混合,这样能够方便整理和维护。其中,分线槽10的体积根据线缆的粗细而定,一般而言,分线槽根据常用的几种线缆的尺寸设置为各种规格,例如,大分线槽为600mm,适用于电源线、中继线缆和用户信号线缆等等,小分线槽为200mm,适用于光纤或网线等,网线也可以不使用线槽,采用固定接头的模式接入即可。分线槽10的数量不限于现需的线缆数量,还可以预留部分备用分线槽,用于扩容或分流。各路分线槽10的长度可不相等,组成梯形多层布线槽;各路分线槽10的长度可相等,组成柱形多层布线槽。可以理解,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的形状不受限制,配合具体的安装布线位置和场所而选择。所述多层布线槽可以布置于地板外层,为多层次下布线方式;也可以布置于天花板外层,为多层次上布线方式。优选地,采用多层次下布线的布线方式,将多种线缆分类布设与地板下的多层布线槽中,使得布线结构更加简洁,方便维护,扩容等日常操作。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机房中,防静电地板的上方成排布放有机柜和其他网络设备,机柜之间的间距多为1m左右,不能短于80cm,推荐采用1.2m。主要设备机房要布放两套交流配电柜,用于备用,或者有两路交流配电引入即可。直流配电柜也采用相同的原则,一般都从直流配电柜上直接两路输入到电信设备上。接地排采用统一的接地排,保证接地端子的数量足够所有的设备接地使用,地阻小于1欧姆。在机房的防静电地板下面设置有多层布线槽1,其分为7层分线槽10,各路分线槽相互平行,由上至下分别为用户信号线缆、其它线缆、网线、光纤、中继线缆、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其中,用户信号线缆、中继线缆、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采用600mm的大线槽布线,网线、光纤和其它线缆采用200mm的小线槽布线。根据防静电地板的位置规划多层布线槽的位置以及各分线槽之间的间距,并且机柜的下方一般不设置布线槽,以方便工程后的维护和扩容。在本技术中,多层布线槽的分线槽具有三种连接关系①.两两分线槽10间相互紧密叠合分布;②.两两分线槽10间通过支撑架30相互平行间隔开,通过支撑架30固定每层分线槽;③.连接关系①与②的结合,既有两两分线槽间相互间隔的布局,又有两两分线槽间通过相互紧密叠合组成一组分线槽组合的布局。通过在分线槽中间架设支撑架使得整个多层布线槽1的结构更加稳固,在布线空间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拉开分线槽间的间距,从而减少线缆间的相互干扰,当然,相互干扰较小的线缆也可以共置于多层布线槽的同一结构层中。支撑架30的宽度受布线空间范围和分线槽的数量限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隔1.0m-1.2m间隔一个支撑。简言之,线缆的布线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两层分线槽,两两分线槽间相互平行,对线缆分类布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两层分线槽,两两分线槽间相互平行,对线缆分类布设。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两分线槽或/和分线槽组合之间通过支撑架相间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分线槽设置于建筑物的天花板或地板的外层。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用户信号线缆、网线、光纤、中继线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