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换向的多功能铣床夹具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非标件铣床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换向的多功能铣床夹具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目前的铣床工装来说,其配备的夹具通常是较为简单且通用型的手动夹具,因此其在加工一些非标件时,往往存在很多的不便之处,例如对于加工“L”型或者“十”字型等具有呈90
°
弯折结构的非标件,其往往只能通过加工完其中一个面之后,手动翻转90
°
并进行再固定,然后再进行另一面的加工,该过程往往耗时较长,且可能会因为手动固定的误差存在,造成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4]提供一种自动换向的多功能铣床夹具工装,包括底座、底盘、工装外壳及自动换向夹持机构;
[0005]所述底盘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工装外壳固定在所述底盘上端,所述自动换向夹持机构置于所述工装外壳内;
[0006]所述自动换向夹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换向的多功能铣床夹具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盘(23)、工装外壳(5)及自动换向夹持机构;所述底盘(23)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工装外壳(5)固定在所述底盘(23)上端,所述自动换向夹持机构置于所述工装外壳(5)内;所述自动换向夹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4)、第一转轴(3)、不完全定齿轮(27)、换向夹具(6)、不完全动齿轮(7)及第一锁紧机构;所述第一转轴(3)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4)的带动实现转动,所述不完全定齿轮(27)固定安装在所述工装外壳(5)内,所述第一转轴(3)上端贯穿所述不完全定齿轮(27)且与所述不完全定齿轮(27)同轴设置,所述不完全动齿轮(7)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3)上端径向上,所述换向夹具(6)同轴固定在所述不完全动齿轮(7)前端,且所述换向夹具(6)延伸至所述工装外壳(5)外侧,所述不完全动齿轮(7)上设置间隔的传动齿(31)和拨杆(26),所述不完全定齿轮(27)上设置相应的齿槽(29)和弹性拨片(28);当所述不完全动齿轮(7)在所述第一转轴(3)带动下沿所述不完全定齿轮(27)周向转动至接近所述弹性拨片(28)位置时,所述拨杆(26)拨动所述弹性拨片(28),使所述不完全动齿轮(7)在受力作用下自转,实现所述传动齿(31)与所述齿槽(29)的啮合,进而带动所述不完全动齿轮(7)自传90
°
,从而实现所述换向夹具(6)上的待加工件(30)实现90
°
换向动作,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用于在所述不完全动齿轮(7)自传90
°
后,将所述不完全动齿轮(7)与所述第一转轴(3)之间实现相对转动的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向的多功能铣床夹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工装还包括转盘(8)及空心轴类工件夹具;所述第一转轴(3)顶端还固定连接有传动辊(25),所述转盘(8)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辊(25)上端,所述空心轴类工件夹具装配在所述转盘(8)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向的多功能铣床夹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类工件夹具包括四块弧形卡板(10)、第一锥齿轮(11)、四组第二锥齿轮(12)、螺纹套(14)、丝杠(13)、第二转轴(41)及第二驱动电机(40);所述第二转轴(41)转动安装在所述转盘(8)的中心处,所述第二转轴(41)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0)能够实现正反转,所述第一锥齿轮(11)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41)上,四组所述第二锥齿轮(12)均匀地啮合在所述第一锥齿轮(11)的相互垂直的四个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2)均通过第二轴承座(15)转动安装在所述转盘(8)上,所述第二锥齿轮(12)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杠(13),所述螺纹套(14)与所述丝杠(13)螺纹配合;四个所述弧形卡板(10)分别滑动装配在所述转盘(8)十字交叉的直径方向上,所述螺纹套(14)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12)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卡板(1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换向的多功能铣床夹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盘(8)十字交叉直径方向上设置有四组导轨(16),所述弧形卡板(10)底端固定有滑块(9),所述滑块(9)滑动装配在相应位置的所述导轨(16)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换向的多功能铣床夹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0)输出轴连接有蜗杆(39),所述蜗杆(39)啮合有涡轮(3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策,袁惠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瑞霖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