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68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包括两台牵引机的液控变量泵(1)、两个发动机,所述的两台牵引机的液控变量泵(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发动机连接,所述的牵引机同步装置还包括并机控制箱(2),所述的液控变量泵(1)的另一端可拆式与并机控制箱(2)连接。采用这种装置后,就可以同时展放八根分裂导线,降低导线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磨损,且一个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操作两台牵引机,从而明显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又由于并机控制箱置于远离牵引机的位置,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牵引机上的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各地电力资源项目的投产建成,国家电网公司在电网建设方面将会进一步加 大力度。在输电线路建设中架线施工是最关键的工序之一,而牵引机则是张力架线施工的关 键设备。国家电网公司在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上张力放线所使用的电缆牵引机一般都是每台牵引机独立操作,其中存在着以下几个缺点(1) 一台牵引机可同步展放四分裂导线,在需要同步展放八分裂导线时就不得不分两次来展放,这样就明显降低了劳动效率,增加了劳动强度。(2)如果用一台牵引机来展放八分裂导线的话,牵引力太小,根本展放不了。 (3) 如果用一台牵引机分两次展放的话,两次展放的导线上的张力可能不相同,容易造成运行过 程中的损耗。(4)牵引机的控制台离牵引机较近,如果电缆突然断裂的话,由于巨大的牵引 力的作用,电缆很容易弹到操作人员的身上,从而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劳动效率、可同步展放八根分裂导 线、可降低磨损、并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包括两台牵引机的液控 变量泵、两个发动机,所述的两台牵引机的液控变量泵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发动机连接,所述 的牵引机同步装置还包括并机控制箱,所述的液控变量泵的另一端可拆式与并机控制箱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由于把两台牵引机并在一起,就可以同时展放八分裂导线,大大降低 了导线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磨损,且一个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操作两台牵引机,从而明显提高 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又由于并机控制箱可置于远离牵引机的位置,从而可避免安全事 故的发生。所述的并机控制箱包括并机箱体、并机控制面板、两个电磁换向阀、阀座、液压胶管、 控制手柄、手柄座、若干个仪表、旋钮;其中,所述的仪表、旋钮均可拆卸式连接在并机控 制面板上,所述的并机控制面板可拆卸式连接在并机箱体上,所述的两个电磁换向阀、阀座、 液压胶管、手柄座均位于并机箱体内,所述的两个电磁换向阀均可拆卸式连接在阀座上并与 阀座的油路相通,所述的控制手柄也可拆卸式连接在手柄座上,手柄座可拆卸式连接在阀座 上,且其油路通过液压胶管与阀座的油路相通。采用以上结构后,使并机控制箱结构更简单,只对原液控牵引机控制台作简单的改动, 即可实现两台牵引机的并机同步作业。所述的液控变量泵可拆式与并机控制箱连接,是指所述的每个液控变量泵连有两个快速 接头分别与并机控制箱内装有电磁换向阔的阔座连有的两个快速接头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使操作人员在并机与单机之间的转换更方便、更快捷。所述的仪表包括两个发动机转速小时表、两个牵引力表、两个速度/长度显示仪。其中, 两个发动机转速小时表分别经导线与两个发动机连接,两个牵引力表分别通过测压软管与阀 座的油路相通,两个速度/长度显示仪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并分别与两个牵引机巻筒 的感应器连接。所述的旋钮包括两个发动机油门调节旋钮、 一个并机模式旋钮、 一个机号选择旋钮。其 中,两个发动机油门调节旋钮分别与两个发动机经导线连接,所述的并机模式旋钮的两个静 触点I分别与两个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电连接,机号选择旋钮的两个静触点II分别与两个电 磁换向阀的电磁铁电连接,两个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把两台牵引机的各项指标及指令通过仪表和旋钮在同一个控制面板上 显示,使操作人员更直观、更方便地操作两台牵引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的液压原理图; 图2是本技术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的并机控制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的并机控制面板的正视图; 图4是本技术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的并机作业电器原理图。其中,1、液控变量泵;2、并机控制箱;3、接头;4、电磁换向阀;5、控制手柄;6、 并机箱体;7、测压软管;8、液压胶管;9、阀座;10、手柄座;11、速度/长度显示仪;12、 发动机油门调节旋钮;13、牵引力表;14、并机控制面板;15、发动机转速小时表;16、并 机模式旋钮;17、机号选择旋钮;18、静触点I; 19、静触点II; 20、电磁铁;21、单机控 制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1所示的本技术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的液压原理图可知,本牵引机并机同步装 置包括两个牵引机液控变量泵l、两个发动机(图中未显示),所述的两个牵引机液控变量泵 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发动机连接。所述的牵引机同步装置还包括并机控制箱2,所述的两个液 控变量泵1的另一端分别用快速接头3与并机控制箱2内装有电磁换向阀4的阀座9连接,即每个液控变量泵1有两个快速接头,与并机控制箱2上伸出的两个快速接头连接。每台牵 引机的单机控制手柄21也连接有两个快速接头。两台牵引机并机时,并机控制箱2上的快速 接头与液控变量泵上的快速接头连接,两个电磁换向阀4由控制手柄5控制;每台牵引机单 独工作时,并机控制箱2上的快速接头与各牵引机的单机控制手柄21连接。由图2所示的本技术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的并机控制箱剖视结构示意图可知,所述 的并机控制箱2包括并机箱体6、并机控制面板14、两个电磁换向阀4、阀座9、液压胶管8、 控制手柄5、手柄座10、若干个仪表、旋钮。其中,所述的仪表、旋钮均可拆卸式连接在并 机控制面板14上,所述的并机控制面板14可拆卸式连接在并机箱体6上,所述的两个电磁 换向阀4、阀座9、液压胶管8、手柄座10均位于并机箱体6内,所述的两个电磁换向阀4 均可拆卸式连接在阀座9上并与阀座9的油路相通,控制手柄5也可拆卸式连接在手柄座10 上,手柄座10可拆卸式连接在阀座9上,且其油路通过液压胶管8与阀座9的油路相通。根 据常识所知,所述的阀座9为液压行业中常用的阀板,其内部存在着各条油路,电磁换向阀 4和手柄座10与阔座9的油路相通即是和阀座9内的各条油路相通。由图3、图4所示的本技术牵引机同步装置的并机控制面板的正视图及并机作业电 器原理图可知,并机控制面板14上安装了若干个仪表、旋钮。所述的仪表包括两个发动机转 速小时表15、两个牵引力表13、两个速度/长度显示仪11,其中,两个发动机转速小时表15 分别经导线与两个发动机连接,两个牵引力表13分别通过测压软管7与阀座9的油路相通, 两个速度/长度显示仪11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并分别与两个牵引机巻筒的感应器连 接。所述的旋钮包括两个发动机油门调节旋钮12、 一个并机模式旋钮16、 一个机号选择旋钮 17;其中,两个发动机油门调节旋钮12分别与两个发动机经导线连接,所述的并机模式旋钮 16的两个静触点I 18分别与两个电磁换向阀4的电磁铁电连接,机号选择旋钮17的两个静 触点II19分别与两个电磁换向阀4的电磁铁20电连接,两个电磁换向阀4的电磁铁20通过 导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当并机模式断开时,选择机号,相应的电磁铁20就通电,从而可以 使相应的牵引机单独进行牵引作业。工作时,将两台型号相同的液控牵引机变量泵1的原控制手柄的控制回路切断,经快速 接头3重新连接到并机控制箱2上,利用一个控制手柄5通过两个电磁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包括两台牵引机的液控变量泵(1)、两个发动机,所述的两台牵引机的液控变量泵(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发动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机同步装置还包括并机控制箱(2),所述的液控变量泵(1)的另一端可拆式与并机控制箱(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包括两台牵引机的液控变量泵(1)、两个发动机,所述的两台牵引机的液控变量泵(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发动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机同步装置还包括并机控制箱(2),所述的液控变量泵(1)的另一端可拆式与并机控制箱(2)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机控制箱(2)包括并机箱体(6)、并机控制面板(14)、两个电磁换向阀(4)、阀座(9)、液压胶管(8)、 控制手柄(5)、手柄座(10)、若干个仪表、旋钮;其中,所述的仪表、旋钮均可拆卸式连接 在并机控制面板(14)上,所述的并机控制面板(14)可拆卸式连接在并机箱体(6)上,所 述的两个电磁换向阀(4)、阀座(9)、液压胶管(8)、手柄座(10)均位于并机箱体(6)内, 所述的两个电磁换向阀(4)均可拆卸式连接在阀座(9)上并与阀座(9)的油路相通,控制 手柄(5)也可拆卸式连接在手柄座(10)上,手柄座(10)可拆卸式连接在阀座(9)上, 且其油路通过液压胶管(8)与阀座(9)的油路相通。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牵引机并机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控变量泵(l) 可拆式与并机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柱孙瑞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方电力机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