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3D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T细胞杀伤效力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829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3D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T细胞杀伤效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三维肿瘤球体;将靶细胞,效应细胞与TCE抗体共培养并进行染色标记;应用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采集;应用软件分析系统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单一或叠加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直观可视,且能更接近体内生理环境评估T细胞杀伤效力。境评估T细胞杀伤效力。境评估T细胞杀伤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3D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T细胞杀伤效力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T细胞杀伤效力的方法,具体涉及应用3D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T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效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药物治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疗法,也是目前最热门的肿瘤治疗手段。肿瘤免疫治疗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免疫系统重新激活,使其能够识别癌细胞并将其清除。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抗体药物的研发一直是热门的方向。靶向CD3抗原的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类能够将T细胞与肿瘤细胞在空间上拉近,利用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性作用治疗血液瘤和实体肿瘤的抗体疗法,这类抗体被称为T细胞衔接器(T cell

engaging bsAb,TCE双抗)。TCE双抗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同时结合T细胞表面抗原和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形成免疫突触,从而直接激活,使T细胞增殖,进而释放细胞毒素或细胞因子来杀伤肿瘤细胞。
[0003]细胞杀伤实验,即细胞毒性检测,是用来评价TCE双抗介导的T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效力的一类实验。常用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有51Cr释放实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BATDA法和CytoTox

Glo法等,经典的检测方法是51Cr释放法,但由于放射性同位素不利于安全操作及废物处置,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巨大威胁,自发释放率高而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LDH和CytoTox

Glo方法操作简便,但是存在半衰期短,灵敏度不高,且无法区分靶细胞和效应细胞释放的缺点。BATDA法需要对靶细胞进行标记,操作繁琐且自发释放率高,不适合较长时间的细胞杀伤实验。
[0004]当前细胞毒性检测的方法是在肿瘤细胞二维平面培养的环境中进行,这种平面培养、生长方式与机体内立体环境差别很大,导致细胞形态、分化、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体内生理条件下细胞的行为存在明显差异。与传统的细胞培养不同,三维(3D)细胞培养重现了细胞的体内环境。可以形成氧气、营养物质、代谢物和可溶信号的梯度,为细胞提供更加接近体内生存条件的微环境,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状态,从而获得与体内实验更加一致的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操作繁琐,稳定性不高,不能准确反映体内真实的生理状态等缺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3D肿瘤球体,使用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建立了一种稳定的、准确度高直观可视化且更接近体内生理环境的评估T细胞杀伤效力的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应用3D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T细胞杀伤效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应用3D细胞培养技术构建三维肿瘤球体;
[0009]2.将靶细胞,效应细胞与TCE抗体共培养,使用荧光标记A对靶细胞进行染色标记,使用荧光标记B对效应细胞进行染色标记,使用荧光标记C对共培养后产生的死细胞进行染
色标记;
[0010]3.应用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分别使用荧光标记A对应的激发光通道、荧光标记B对应的激发光通道和荧光标记C对应的激发光通道对同一视野进行图像采集;
[0011]4.应用软件分析系统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单一或叠加分析,根据肿瘤球体体积的大小计算出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力。
[0012]较佳的,荧光标记A与荧光标记B及荧光标记C对应的激发光波长均不相同。较佳的,荧光标记A包括荧光蛋白或/和细胞染料,荧光蛋白包括绿色荧光蛋白(GFP)或/和红色荧光蛋白(RFP)等,通过转染或慢病毒感染方式使靶细胞表达荧光蛋白。靶细胞也可以通过细胞染料进行标记,如Hoechst 33342(赫斯特),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远红染料,钙黄绿素绿色染料等细胞染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较佳的,荧光标记B为活细胞染色试剂,包括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远红染料,钙黄绿素绿色染料,钙黄绿素紫色染料,钙黄绿素蓝色染料,钙黄绿素橙红色染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较佳的,荧光标记C为死细胞染料,如PI(碘化丙啶),Caspase 3/7(半胱氨酸蛋白酶),SYTOX Green(绿菁),7

AAD(7

氨基放线菌素D),和Annexin V(膜联蛋白

V)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靶细胞是指各类肿瘤细胞或工程化改造的各类细胞,包括但不限于LS174T,HPAF

II,T84,SKBR

3,MCF

7,HepG2,ASPC

1,PC

3等。所述T细胞来源于人PBMC(外周血单核细胞),可以直接使用人PBMC,或通过磁珠分选方法获取T细胞组分,也可以是在体外扩增的T细胞。
[0016]叠加分析过程中,只显示荧光标记A的为活靶细胞,同时显示荧光标记A和荧光标记C的为死靶细胞;只显示荧光标记B的为活效应细胞,同时显示荧光标记B和荧光标记C的为死效应细胞。使用高内涵分析软件进行3D图像分析,通过使用荧光标记A染色图像分析识别球体,计算肿瘤球体体积,靶细胞特异性杀伤效率=无抗体组肿瘤球体体积

待测抗体处理组肿瘤球体体积/无抗体组肿瘤球体体积*100。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3D肿瘤球体体积的变化评价细胞杀伤效力的方法,荧光标记的靶细胞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形成3D肿瘤球体,按照适当的效靶比,加入荧光标记的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同时加入一定浓度梯度稀释的TCE抗体共培养,再加入PI对群体中的死细胞进行标记染色。利用高内涵成像系统,可清楚直观的观察到相应的靶细胞及死靶细胞,效应细胞及死效应细胞,通过软件分析计算可得到对应的肿瘤球体体积大小,根据肿瘤球体体积相对于对照组的变化比率计算得出细胞杀伤效力。
[0019]2.本方法利用3D细胞培养技术结合高内涵成像,可同时得到图像信息和数据处理结果,结果更加直观形象,与传统的2D平面细胞培养技术相比,3D细胞培养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状态,从而获得与体内实验更加一致的实验结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三荧光通道叠加下,不同浓度的TCE抗体介导的T细胞对肿瘤球体的杀伤效力;
[0021]图2为494nm激发光通道下不同浓度的TCE抗体介导的T细胞对肿瘤球体浸润;
[0022]图3为535nm激发光通道下不同浓度的TCE抗体作用下的靶细胞死亡数;
[0023]图4为不同浓度的TCE抗体介导的T细胞对肿瘤球体的杀伤效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靶细胞染色及3D肿瘤球体的构建
[0025]使用Hoechst 33342(赫斯特)对靶细胞LS174T进行荧光标记,离心洗涤之后用细胞计数仪计数,调整细胞密度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3D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T细胞杀伤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应用3D细胞培养技术构建三维肿瘤球体;2).将靶细胞,效应细胞与TCE抗体共培养,使用荧光标记A对靶细胞进行染色标记,使用荧光标记B对效应细胞进行染色标记,使用荧光标记C对共培养后产生的死细胞进行染色标记;3).应用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分别使用荧光标记A对应的激发光通道、荧光标记B对应的激发光通道和荧光标记C对应的激发光通道对同一视野进行图像采集;4).应用软件分析系统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单一或叠加分析,根据肿瘤球体体积的大小计算出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力;所述效应细胞为人T淋巴细胞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所述荧光标记A、所述荧光标记B和所述荧光标记C对应的激发光波长均不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荧光标记A为荧光蛋白或/和细胞染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荧光蛋白为绿色荧光蛋白或/和红色荧光蛋白。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静周俊菲聂思惟顾继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