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式荧光检测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7981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流式荧光检测装置及系统。该检测装置至少包括设在光路传输中的激光发出部件、检测部件、滤光部件、反射部件以及受光部件;反射部件设置在检测部件到受光部件的光路上;在激光发出部件到检测部件的光路上;或,检测部件到反射部件的光路上设置有滤光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路结构复杂,减震效果不好,导致光学检测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测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测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式荧光检测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流式荧光检测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流式荧光检测器,是以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集流式原理、激光分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多指标并行分析技术平台,因激光激发被荧光标记的样本可产生荧光光波,且产生的荧光光波具有高灵敏度、易区分以及易收集等特点,可对样本进行快速的定性或定量分析,而且检测对样本的需求量也极少,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等领域。
[0003]具体的,流式荧光检测器的自动吸样装置吸入被荧光标记的待测样本,待测样本通过管道垂直流经检测池,检测池垂直的方向上设有激光器,样本在激光激发下发出散射光和荧光的发射波,上述反射光和荧光的发射波再经过若干滤光和反射元件,被若干光接收器接收,最终由数据处理终端分析、处理、输出光接收器接收到的信息数据。
[0004]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流式荧光检测器光路结构复杂,在使用前,需要经过繁杂的调试过程,浪费技术人员的人力和精力;而且由于光路结构复杂,荧光信号在经过检测路径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失或偏差,进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另外,由于现有的流式荧光检测器的减震效果不佳,同样也会影响设备的检测结果。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式荧光检测装置,采用合理的光路布局、新的光路调节方式以及固定减震设计,能够有效的提高光路的稳定性、准确性以及调试的方便性。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式荧光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至少包括设在光路传输中的激光发出部件、检测部件、滤光部件、反射部件以及受光部件;反射部件设置在检测部件到受光部件的光路上;在激光发出部件到检测部件的光路上;或,检测部件到反射部件的光路上设置有滤光部件。
[0008]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流式荧光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采用合理的光路布局,有效的缩短了光路,降低了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损失,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光路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
[0009]优选的,该流式荧光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分析和处理受光部件接收到的光信号的数据处理终端、底板以及上罩;激光发出部件、检测部件、滤光部件、反射部件、受光部件以及数据处理终端均设置在底板上;底板与上罩固定连接。
[0010]上述结构中,激光发出部件、检测部件、滤光部件、反射部件、受光部件以及数据处理终端均设置在底板上,底板对整个光路系统起到支撑以及固定作用。底板与上罩固定连接,底板与上罩之间形成一个容纳腔室,激光发出部件、检测部件、滤光部件、反射部件、受
光部件以及数据处理终端等部件均位于上述容纳腔室中,从而底板与上罩可以对整个光路系统起到防尘以及保护的作用。数据处理终端与受光部件通信连接,数据处理终端接收到受光部件采集的光信号生成的数据信息后,分析处理上述数据信息,并将处理结果发送到显示端显示。
[0011]优选的,激光发出部件包括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与检测部件之间设置有光路耦合部件;光路耦合部件包括上盖、密封垫以及光路耦合部件壳体,光路耦合部件壳体包括呈梯形的框架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
[0012]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的位置与呈梯形的框架的下底面相对,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发射的激光能够通过设置在的下底面的滤光片进入光路耦合部件,并通过设置在光路耦合部件内部的反射片和凸透片耦合,由设置在呈梯形的框架的上底面滤光片射出。
[0013]上述结构中,光路耦合部件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并通过上盖、密封垫实现密封,上盖不仅可以对光路耦合部件壳体内部器件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设置在上盖与光路耦合部件壳体之间的密封垫除可以起到进一步的防尘作用外,还具有遮光的作用。呈梯形的框架包括上底面、下底面、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固定连接,第一板面的自由端固定在梯形框架的第一侧面与上底面的连接处,第二板面的自由端固定在梯形结构的下底面,第一激光器与第二激光器并排设置,第一激光器与第二激光器的出光口均朝向光路耦合部件的呈梯形的框架的下底面。光路耦合部件的滤光片包括第一耦合滤光片、第二耦合滤光片以及第三耦合滤光片,第一耦合滤光片和第二耦合滤光片设置在呈梯形的框架的下底面,第三耦合滤光片设置在呈梯形的框架的上底面;光路耦合部件的反射片包括第一耦合反射片、第二耦合反射片以及第三耦合反射片,第一耦合反射片设置在第一侧面上,第二耦合反射片设置在第二板面上,第三耦合反射片设置在第二侧面上,凸透片设置在第一板面上。
[0014]检测装置开启时,第一激光器发射的激光由设置在呈梯形的框架的下底面的第一耦合滤光片进入光路耦合部件,经设置在第一侧面以及第二板面上的第一耦合反射片和第二耦合反射片反射后,透射通过设置在第一板面上的凸透片;第二激光器发射的激光由设置在呈梯形的框架的下底面的第二耦合滤光片进入光路耦合部件,经设置在第二侧面上的第三耦合反射片和设置在第一板面上的凸透片反射后,并与第一激光器发射且透射通过凸透片的激光耦合,耦合后的激光经设置在呈梯形的框架的上底面的第三滤光片透射出光路耦合部件,从而实现第一激光器与第二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的耦合。耦合后的激光可以进入检测部件,激发检测部件内被荧光标记的待测样本,从而产生荧光。
[0015]优选的,反射部件的数量为多个,且至少设置在检测部件到受光部件的光路上;反射部件包括反光片、反光片固定板、反光片支撑板、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固定件以及固定板调节件;反光片设置在反光片固定板上;弹性组件穿过反光片固定板和反光片支撑板,两端通过弹性组件固定件进行固定;固定板调节件穿过反光片支撑板,与反光片固定板抵接。
[0016]本方案中,至少设置应理解为,除检测部件和受光部件之间的光路设置有反射部件之外,其他的光路上也可以设置反射部件。具体的,反射部件至少包括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设置在检测部件的两侧,且位于检测部件和受光部件之间的光路上。第一反射部件与第二反射部件结构相同。第一反射部件至少包括两个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可以为拉簧,通过拉簧将反光片固定板和反光片支撑板固定,不仅可
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且,由于拉簧具有弹性,也方便后续调整反光片固定板与反光片支撑板的相对位置。至少包括三个固定板调节件,固定板调节件可以为顶丝,具体的,顶丝穿过反光片支撑板上的螺纹通孔,顶在反光片固定板的凹槽内,且呈三角形分布,由于反光片固定板和反光片支撑板是通过穿设的拉簧进行固定的,从而可以通过分别调整反光组件顶丝旋进的深度来调整反光片固定板的倾斜角度,也就是调整了反光片的倾斜角度,进而能够调整荧光信号经反光片反射后的方向;此外,顶丝呈三角形分布的设计,不仅能够较大限度的调整反光片的倾斜角度,而且能够调整反光片沿各个方向的倾斜角度。
[0017]优选的,滤光部件的数量为多个,且至少设置在激光发出部件到检测部件的光路上以及检测部件到反射部件的光路上;滤光部件包括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式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至少包括设在光路传输中的激光发出部件、检测部件、滤光部件、反射部件以及受光部件;所述反射部件设置在所述检测部件到所述受光部件的光路上;在所述激光发出部件到所述检测部件的光路上;或,所述检测部件到所述反射部件的光路上设置有所述滤光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式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式荧光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分析和处理所述受光部件接收到的光信号的数据处理终端、底板以及上罩;所述激光发出部件、所述检测部件、所述滤光部件、所述反射部件、所述受光部件以及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与所述上罩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式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出部件包括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激光器与所述检测部件之间设置有光路耦合部件;所述光路耦合部件包括上盖、密封垫以及光路耦合部件壳体,所述光路耦合部件壳体包括呈梯形的框架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面的自由端固定在梯形框架的侧面与上底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板面的自由端固定在梯形结构的下底面;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激光器的位置与所述呈梯形的框架的下底面相对,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激光器发射的激光能够通过设置在所述呈梯形的框架的下底面的滤光片进入所述光路耦合部件,并通过设置在光路耦合部件内部的反射片和凸透片耦合,由设置在所述呈梯形的框架的上底面滤光片射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式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件的数量为多个,且至少设置在所述检测部件到所述受光部件的光路上;所述反射部件包括反光片、反光片固定板、反光片支撑板、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固定件以及固定板调节件;所述反光片设置在所述反光片固定板上;所述弹性组件穿过所述反光片固定板和所述反光片支撑板,两端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固定件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板调节件穿过所述反光片支撑板,与所述反光片固定板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式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部件的数量为多个,且至少设置在所述激光发出部件到所述检测部件的光路上以及所述检测部件到所述反射部件的光路上;所述滤光部件包括透镜固定板、透镜支撑板、透镜、透镜固定件、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固定件以及固定板调节件;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透镜固定板上,两端凸出于所述透镜固定板,并通过透镜固定件进行固定;所述弹性组件穿过所述透镜固定板和所述透镜支撑板,两端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固定件进行固定,所述透镜的一端位于所述透镜支撑板上设置的通孔内;所述固定板调节件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琦刘太文王浩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辰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