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707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荧光检测仪主体、样本盛放装置和悬挂装置,所述样本盛放装置的顶部连接在荧光检测仪主体的内部,所述悬挂装置安装在荧光检测仪主体的背面,所述样本盛放装置包括支撑平台、试管对接架构、装置锁定架构、触发开关和防滑突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微型马达驱动转动底盘的方式,带动限制外壳进行转动,从而将试管内样本充分的分散开,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地避免试管出现脱手或掉落的情况,并且在处理样本的过程中试管始终处于限制外壳的内部,避免与外部环境进行长时间的接触,从而减少了空气中各种微生物和灰尘与试管接触的机会,进一步提升荧光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荧光检测是一种自然发光反应,通过荧光素酶与ATP进行反应,可检测人体细胞、细菌、霉菌、食物残渣,在15秒钟内得到反应结果。光照度通过专用设备进行测量,并以数字形式予以表示。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食品荧光检测装置一般采用传送带逐个检测和手持式两种检测方式,其中传送带式传送检测的方式可以检测大量的样本数据,样品只被检测一次,完全不用担心荧光淬灭的问题,但是只能够检测荧光的有无、强度大小,无法提供空间定位信息的问题,就导致此装置无法做荧光定位变化的实验,并且由于样品只被检测一次,因此无法对同一个样品进行连续观察,同时这种装置体积比较庞大且造价昂贵,一般只在专业的检测中心进行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目前一般采用的都是手持式荧光检测仪,手持式荧光检测仪可以单独对一个目标样本进行持续性的荧光检测,能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但是此方式需要人工提前对样本进行处理,容易耽误较多的时间,且人工处理方式一般都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灰尘吸附到试管表面的情况,对荧光检测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并且这种装置的封闭性需要实时进行检测,容易出现纰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的食品荧光检测装置一般采用传送带逐个检测和手持式两种检测方式,其中传送带式传送检测的方式可以检测大量的样本数据,样品只被检测一次,完全不用担心荧光淬灭的问题,但是只能够检测荧光的有无、强度大小,无法提供空间定位信息的问题,就导致此装置无法做荧光定位变化的实验,并且由于样品只被检测一次,因此无法对同一个样品进行连续观察,同时这种装置体积比较庞大且造价昂贵,一般只在专业的检测中心进行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目前一般采用的都是手持式荧光检测仪,手持式荧光检测仪可以单独对一个目标样本进行持续性的荧光检测,能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但是此方式需要人工提前对样本进行处理,容易耽误较多的时间,且人工处理方式一般都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灰尘吸附到试管表面的情况,对荧光检测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并且这种装置的封闭性需要实时进行检测,容易出现纰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包括荧光检测仪主体、样本盛放装置和悬挂装置,所述样本盛放装置的顶部连接在荧光检测仪主体的内部,所述悬挂装置安装在荧光检测仪主体的背面,所述样本盛放装置包括支撑平台、试管对接架构、装置锁定架构、触发开关和防滑突触,所述试管对接架构的底部安装在支撑平台的内部,所述装置锁定架构安装在支撑平台的两侧,所述触发开关安装在支撑平台的内部,所述防滑突触安装在支撑平台的外壁上。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试管对接架构包括限制外壳、底座、驱动室和微型马达,所述限制外壳的底部连接在底座的内部,所述驱动室安装在底座的底部,所述微型马达位于驱动室的两侧,所述微型马达的驱动端连接在驱动室的内部。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锁定架构包括连接主杆、定位头、对接锁芯和延伸凸杆,所述连接主杆的顶部开设有U型槽,所述定位头安装在连接主杆的顶部,所述对接锁芯安装在定位头的顶部,所述延伸凸杆的一端连接在U型槽的内部。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挂装置包括保护外壳、转动轴心、悬挂主板、转动副杆、活动锁扣和旋转连接头,所述转动轴心安装在保护外壳的内部,所述悬挂主板的一端连接在转动轴心的内部,所述转动副杆的一端与悬挂主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连接头位于悬挂主板与转动副杆的交接处,所述活动锁扣安装在转动轴心与保护外壳的交接处。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型马达与驱动室之间设置有转动齿杆,所述驱动室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底盘,所述转动底盘的顶部连接在底座的内部。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延伸凸杆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接口,所述活动接口的底部设置有弹性扩张面板。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荧光检测仪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释放开关,所述连接主杆通过设置的定位头和对接锁芯连接在释放开关的底部,所述活动接口和弹性扩张面板均位于释放开关的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微型马达驱动转动底盘的方式,带动限制外壳进行转动,从而将试管内样本充分的分散开,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方式改变了传统手动处理样本的方式,无需人工将试管内样本通过手动甩匀的方式进行均匀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试管出现脱手或掉落的情况,并且此方式的运作功率相较于人工操作的力度更加均匀,能够避免甩动力度过大造成试管损坏的情况发生,最大程度上保护试管的结构完整性,并且在处理样本的过程中试管始终处于限制外壳的内部,避免与外部环境进行长时间的接触,从而减少了空气中各种微生物和灰尘与试管接触的机会,进一步提升荧光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4]2、本专利技术中,样本盛放装置通过设置的装置锁定架构与荧光检测仪进行连接,从而使得食品从样本处理直到荧光检测均处于荧光检测仪主体的内部,可以避免多个食品样本出现混淆的情况发生,确保在处理多个食品样本时依然能够保证检测数据可以被准确地记录下来,同时此装置采用活动接口以及定位头连接到释放开关内部的方式,改变了普通手持式检测仪将开口设置在仪器顶部的方式,方便操作人员对整个检测仪的状态进行观察,若出现未连接成功则会使得整个装置无法完成闭合进行检测,避免了顶部开口式检测仪容易出现闭合不紧的问题。
[0015]3、本专利技术中,悬挂装置利用悬挂主板和转动副杆配合旋转连接头的使用可以在检测仪的背面形成一个可以进行调节的支撑和悬挂架构,通过调节转动副杆与悬挂主板之间的角度可以快速变更支撑或悬挂的类型,悬挂架构可以将此装置挂钩到衣服口袋或盛放箱中,方便检测人员进行随身携带,支撑架构配合梯形设置的支撑平台可以稳定地将装置安放到不同类型的支撑平台上,以方便其他人员查看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的样本盛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的试管对接架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的装置锁定架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的悬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荧光检测仪主体;2、样本盛放装置;3、悬挂装置;4、释放开关;
[0024]21、支撑平台;22、试管对接架构;23、装置锁定架构;24、触发开关;25、防滑突触;
[0025]221、限制外壳;222、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包括荧光检测仪主体(1)、样本盛放装置(2)和悬挂装置(3),所述样本盛放装置(2)的顶部连接在荧光检测仪主体(1)的内部,所述悬挂装置(3)安装在荧光检测仪主体(1)的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盛放装置(2)包括支撑平台(21)、试管对接架构(22)、装置锁定架构(23)、触发开关(24)和防滑突触(25),所述试管对接架构(22)的底部安装在支撑平台(21)的内部,所述装置锁定架构(23)安装在支撑平台(21)的两侧,所述触发开关(24)安装在支撑平台(21)的内部,所述防滑突触(25)安装在支撑平台(21)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对接架构(22)包括限制外壳(221)、底座(222)、驱动室(223)和微型马达(224),所述限制外壳(221)的底部连接在底座(222)的内部,所述驱动室(223)安装在底座(222)的底部,所述微型马达(224)位于驱动室(223)的两侧,所述微型马达(224)的驱动端连接在驱动室(223)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锁定架构(23)包括连接主杆(231)、定位头(232)、对接锁芯(233)和延伸凸杆(234),所述连接主杆(231)的顶部开设有U型槽,所述定位头(232)安装在连接主杆(231)的顶部,所述对接锁芯(233)安装在定位头(232)的顶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张爱国王新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慧安清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