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乘用车乘客舱加热地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18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乘用车乘客舱加热地毯。它包括乘用车乘客舱地毯,所述乘用车乘客舱地毯的背面布置地毯供暖系统,所述地毯供暖系统通过发动机冷却液作为热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发动机冷却液的热量来给汽车乘客舱供暖,安全、热传递效率高。热传递效率高。热传递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乘用车乘客舱加热地毯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内饰
,具体涉及一种燃油乘用车乘客舱加热地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在冬季取暖,主要是以发动机冷却液为热源,当发动机冷却液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冷却液流过暖风系统中的热交换器(一般称为暖风小水箱),将鼓风机送来的空气与发动机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空气加热后被鼓风机通过各出风口送入乘客舱内。
[0003]通常出风口会对着汽车挡风玻璃或者人员身体部位吹风,这种供暖模式在较为寒冷的地区使用时会有安全风险。这种以空气为热传递介质,热传递效率较低,吹在挡风玻璃上的热空气会与较冷的玻璃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挂在挡风玻璃上会影响驾驶视野,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冬季长途驾驶汽车时,暖风长时间吹在驾驶员和乘客面部等身体部位时,会使人员头部温度过高,昏昏欲睡,有安全风险,乘坐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燃油乘用车乘客舱加热地毯。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油乘用车乘客舱加热地毯,包括乘用车乘客舱地毯,所述乘用车乘客舱地毯的背面布置地毯供暖系统,所述地毯供暖系统通过发动机冷却液作为热源。
[0006]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地毯供暖系统进水端与水泵连接,所述地毯供暖系统出水端与水箱连接。
[0007]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水泵与水箱之间设有第一水量控制阀;所述地毯供暖系统进水端与水泵之间设有第二水量控制阀。
[0008]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地毯供暖系统包括供暖进水管、供暖回水管和供暖水管;其中,所述供暖进水管与水泵连接,所述供暖回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供暖水管连接于所述供暖进水管与供暖回水管之间盘绕于所述乘用车乘客舱地毯的背面。
[0009]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供暖水管盘绕于所述乘用车乘客舱地毯的背面的部分分为四个功能区域;每个功能区单独一组回路,每组回路的供暖水管分别与供暖进水管、供暖回水管连通。
[0010]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每组回路的供暖水管盘绕成多段,且均匀间隔,所述相邻段供暖水管之间的间距d为80~150mm。
[0011]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地毯供暖系统布置在驾驶员和乘客脚踩区域。
[0012]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供暖水管为PE

RT(耐热聚乙烯)或PE

X(交联聚乙烯)材质的管道。
[0013]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供暖水管直径为14mm—18mm。
[0014]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水箱连通至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与水泵之前连接热交换
器,所述水箱与发动机之间为低温冷却液,所述发动机与热交换器之间为高温冷却液,所述热交换器与水泵之间为中温冷却液。
[0015]本技术通过利用发动机冷却液的热量来给汽车乘客舱供暖,安全、热传递效率高;避免现有技术在挡风玻璃上的热空气会与较冷的玻璃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挂在挡风玻璃上会影响驾驶视野,避免了安全隐患;冬季长途驾驶汽车时,避免了现有技术暖风长时间吹在驾驶员和乘客面部等身体部位时,会使人员头部温度过高,昏昏欲睡,防止安全风险,提升乘坐体验。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乘用车乘客舱地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地毯供暖系统布置图;
[0018]图3是非取暖,冷却液循环状态示意图;
[0019]图4是取暖打开时,冷却液循环状态示意图;
[0020]图5是取暖时温度控制和调节,冷却液循环状态示意图。
[0021]图中,1

乘用车乘客舱地毯、2

地毯供暖系统(21

供暖进水管、22

供暖回水管、23

供暖水管)、3

水泵、4

水箱、5

第一水量控制阀、6

第二水量控制阀、7

低温冷却液、8

发动机、9

高温冷却液、10

热交换器、11

中温冷却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
[0023]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包括乘用车乘客舱地毯1,所述乘用车乘客舱地毯1的背面布置地毯供暖系统2,所述地毯供暖系统2通过发动机冷却液作为热源。
[0024]所述地毯供暖系统2进水端与水泵3连接,所述地毯供暖系统2出水端与水箱4连接。
[0025]所述水泵3与水箱4之间设有第一水量控制阀5;所述地毯供暖系统2进水端与水泵3之间设有第二水量控制阀6。
[0026]所述地毯供暖系统2包括供暖进水管21、供暖回水管22和供暖水管23;其中,所述供暖进水管21与水泵3连接,所述供暖回水管22与水箱4连接,所述供暖水管23连接于所述供暖进水管21与供暖回水管22之间盘绕于所述乘用车乘客舱地毯1的背面。
[0027]所述供暖水管23盘绕于所述乘用车乘客舱地毯1的背面的部分分为四个功能区域;每个功能区单独一组回路,每组回路的供暖水管23分别与供暖进水管21、供暖回水管22连通。
[0028]每组回路的供暖水管23盘绕成多段,且均匀间隔,所述相邻段供暖水管23之间的间距d为80~150mm。
[0029]所述地毯供暖系统2布置在驾驶员和乘客脚踩区域。
[0030]所述供暖水管23为PE

RT耐热聚乙烯或PE

X交联聚乙烯材质的管道。
[0031]所述供暖水管23直径为14mm—18mm,优选的,16mm。
[0032]所述水箱4连通至发动机8,所述发动机8与水泵3之前连接热交换器10,所述水箱4
与发动机8之间为低温冷却液7,所述发动机8与热交换器10之间为高温冷却液9,所述热交换器10与水泵3之间为中温冷却液11。
[0033]本技术工作原理:
[0034]用车环境1:(非取暖状态),如图3所示,第一水量控制阀5开打,第二水量控制阀6关闭,冷却液回流至水箱4,进入发动机8冷却;
[0035]用车环境2:(冬季取暖开打时),如图4所示,第一水量控制阀5关闭,第二水量控制阀6打开,冷却液通过地毯供暖系统2的供暖水管23将热量传递给地毯,然后回流至水箱4。
[0036]用车环境3:(冬季取暖温度控制及调节),如图5所示,第一水量控制阀5和第二水量控制阀6打开,但是不完全打开,根据温度需要,按一定的比例打开(例如第一水量控制阀5打开60%,第二水量控制阀6打开40%),通过控制地毯供暖系统2水的流量来调节温度。
[0037]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乘用车乘客舱加热地毯,包括乘用车乘客舱地毯(1),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用车乘客舱地毯(1)的背面布置地毯供暖系统(2),所述地毯供暖系统(2)通过发动机冷却液作为热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乘用车乘客舱加热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毯供暖系统(2)进水端与水泵(3)连接,所述地毯供暖系统(2)出水端与水箱(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油乘用车乘客舱加热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与水箱(4)之间设有第一水量控制阀(5);所述地毯供暖系统(2)进水端与水泵(3)之间设有第二水量控制阀(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油乘用车乘客舱加热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毯供暖系统(2)包括供暖进水管(21)、供暖回水管(22)和供暖水管(23);其中,所述供暖进水管(21)与水泵(3)连接,所述供暖回水管(22)与水箱(4)连接,所述供暖水管(23)连接于所述供暖进水管(21)与供暖回水管(22)之间盘绕于所述乘用车乘客舱地毯(1)的背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油乘用车乘客舱加热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水管(23)盘绕于所述乘用车乘客舱地毯(1)的背面的部分分为四个功能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旭仓张道明贺刚庞致业余帆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佛吉亚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