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温SCR装置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717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温SCR装置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与旋风预热器出料口连接的窑头生产子系统,以及与旋风预热器排烟口连接的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窑头生产子系统和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之间还通过储热子系统连接;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包括与排烟口连接的窑尾余热锅炉,窑尾余热锅炉通过窑尾旋风除尘器连接有高温SCR装置;高温SCR装置通过储热子系统与沉降室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进入其内部的烟气中的粉尘含量,减少粉尘对高温SCR装置内催化剂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可以用高温SCR装置来替代传统的中温SCR装置,降低烟气脱硝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温SCR装置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泥窑余热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温SCR装置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SCR装置是烟气处理技术的核心装置,其作用是将还原剂(氨水/尿素)喷入烟气,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选择性地将烟气中的NO
x
还原成N2和H2O。SCR装置分为高温SCR装置、中温SCR装置和低温SCR装置,其中的“高温”、“中温”和“低温”指的是所处理的烟气的温度。
[0003]在水泥窑的烟气处理中,通常是对窑尾工艺中的烟气进行处理,烟气从预热器中排出的温度通常在320~350℃左右,高温度正好位于高温SCR装置对应的温度区间为300~420℃,而且,高温SCR装置中所使用的催化剂(即钒钛类催化剂)相较于中温SCR装置的催化剂成本大大降低。因此,水泥窑的烟气处理中通常使用的是高温SCR装置。一般的,将高温SCR装置安装于预热器烟气出口与余热锅炉之间,且在高温SCR装置前端增加高温电除尘器设备,进而降低烟气中的粉尘含量。
[0004]但是,一方面,经过高温电除尘器之后的烟气温度会降低至280℃左右,温度的降低会降低高温SCR装置的还原效果;另一方面,高温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较差,导致进入高温SCR装置的烟气中粉尘浓度超标,粉尘浓度超标的烟气经过催化剂层时,由于烟气粉尘碱性成分大、粒径小且黏性高,对高温SCR装置中的钒钛类脱硝催化剂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催化剂堵塞或者中毒等现象),导致高温SCR装置脱销效果降低,水泥窑烟气排放不达标,并最终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温SCR装置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以降低高温烟气中粉尘对高温SCR装置的影响,提升高温SCR装置的脱硝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温SCR装置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与旋风预热器出料口连接的窑头生产子系统,以及与旋风预热器排烟口连接的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
[0007]窑头生产子系统和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之间还通过储热子系统连接;
[0008]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包括与排烟口连接的窑尾余热锅炉,窑尾余热锅炉通过窑尾旋风除尘器连接有高温SCR装置;
[0009]高温SCR装置通过储热子系统与沉降室连接;
[0010]其中,储热子系统用于通过窑头高温烟气储热、以及为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供热,使窑尾旋风除尘器排出的窑尾烟气升温,以得到与高温SCR装置工作温度相匹配的高温混合烟气。
[0011]进一步地,储热子系统具有热源进口主管道、冷源进口主管道、热源出口主管道和冷源出口主管道;
[0012]热源进口主管道与沉降室连接;
[0013]冷源进口主管道与窑头生产子系统中的窑头风机连接;
[0014]热源出口主管道与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的混合器连接;
[0015]冷源出口主管道与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的窑尾布袋除尘器连接。
[0016]进一步地,储热子系统包括第一储热装置和第二储热装置;
[0017]其中,当第一储热装置的工作状态为蓄热时,第二储热装置的工作状态为放热;
[0018]当第一储热装置的工作状态为放热时,第二储热装置的工作状态为蓄热。
[0019]进一步地,第一储热装置的热源进口通过第一热源进口支管连接至热源进口主管道;.
[0020]第一储热装置的冷源进口通过第一冷源进口支管连接至冷源进口主管道;
[0021]第一储热装置的热源出口通过第一热源出口支管连接至热源出口主管道;
[0022]第一储热装置的冷源出口通过第一冷源出口支管连接至冷源出口主管道。
[0023]进一步地,第二储热装置的热源进口通过第二热源进口支管连接至热源进口主管道;
[0024]第二储热装置的冷源进口通过第二冷源进口支管连接至冷源进口主管道;
[0025]第二储热装置的热源出口通过第二热源出口支管连接至热源出口主管道;
[0026]第二储热装置的冷源出口通过第二冷源出口支管连接至冷源出口主管道。
[0027]进一步地,窑头生产子系统包括与旋风预热器出料口连接的回转窑,回转窑连接篦冷机,篦冷机还依次连接有沉降室、窑头余热锅炉、窑头布袋除尘器、窑头风机和窑头烟囱。
[0028]进一步地,篦冷机还与窑头布袋除尘器连接。
[0029]进一步地,窑尾余热锅炉与窑尾旋风除尘器之间设置有高温风机;
[0030]窑尾旋风除尘器与混合器连接,混合器与高温SCR装置连接,高温SCR装置还依次连接生料磨、窑尾布袋除尘器、窑尾风机和窑尾烟囱。
[0031]进一步地,第一储热装置为固体储热装置或相变储热装置;第二储热装置为固体储热装置或相变储热装置。
[0032]进一步地,固体储热装置和相变储热装置均具有除尘机构。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高温SCR装置安装于窑尾旋风除尘器之后,可以大大降低进入其内部的烟气中的粉尘含量,减少粉尘对高温SCR装置内催化剂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通过储热子系统将窑头高温烟气的热量储存并为窑尾烟气升温,使得混合烟气温度增加,进而可以用高温SCR装置来替代传统的中温SCR装置,降低烟气脱硝成本。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基于高温SCR装置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其中:10.旋风预热器;
[0036]20.窑头生产子系统;21.回转窑;22.篦冷机;23.沉降室;24.窑头余热锅炉;25.窑头布袋除尘器;26.窑头风机;27.窑头烟囱;
[0037]30.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31.窑尾余热锅炉;32.高温风机;33.窑尾旋风除尘器;34.混合器;35.高温SCR装置;36.生料磨;37.窑尾布袋除尘器;38.窑尾风机;39.窑尾烟囱;
[0038]40.储热子系统;41.第一储热装置;42.第二储热装置;43.热源进口主管道;44.冷源进口主管道;45.热源出口主管道;46.冷源出口主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4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温SCR装置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与旋风预热器10出料口连接的窑头生产子系统20,以及与旋风预热器10排烟口连接的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30;窑头生产子系统20和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30之间还通过储热子系统40连接;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30包括与排烟口连接的窑尾余热锅炉31,窑尾余热锅炉31通过窑尾旋风除尘器33连接有高温SCR装置35;高温SCR装置35通过储热子系统40与沉降室23连接;其中,高温SCR装置(35)用于通过窑头高温烟气储热、以及为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30供热,使窑尾旋风除尘器33排出的窑尾烟气升温,以得到与高温SCR装置35工作温度相匹配的高温混合烟气。
[004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高温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温SCR装置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旋风预热器(10)出料口连接的窑头生产子系统(20),以及与旋风预热器(10)排烟口连接的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30);所述窑头生产子系统(20)和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30)之间还通过储热子系统(40)连接;所述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30)包括与所述排烟口连接的窑尾余热锅炉(31),所述窑尾余热锅炉(31)通过窑尾旋风除尘器(33)连接有高温SCR装置(35);所述高温SCR装置(35)通过储热子系统(40)与所述沉降室(23)连接;其中,所述高温SCR装置(35)用于通过窑头高温烟气储热、以及为所述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30)供热,使所述窑尾旋风除尘器(33)排出的窑尾烟气升温,以得到与所述高温SCR装置(35)工作温度相匹配的高温混合烟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温SCR装置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子系统(40)具有热源进口主管道(43)、冷源进口主管道(44)、热源出口主管道(45)和冷源出口主管道(46);所述热源进口主管道(43)与所述沉降室(23)连接;所述冷源进口主管道(44)与所述窑头生产子系统(20)中的窑头风机(26)连接;所述热源出口主管道(45)与所述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30)的混合器(34)连接;所述冷源出口主管道(46)与所述窑尾烟气处理子系统(30)的窑尾布袋除尘器(37)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温SCR装置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子系统(40)包括第一储热装置(41)和第二储热装置(42);其中,当所述第一储热装置(41)的工作状态为蓄热时,所述第二储热装置(42)的工作状态为放热;当所述第一储热装置(41)的工作状态为放热时,所述第二储热装置(42)的工作状态为蓄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温SCR装置的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装置(41)的热源进口通过第一热源进口支管连接至所述热源进口主管道(43);.所述第一储热装置(41)的冷源进口通过第一冷源进口支管连接至所述冷源进口主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肖飞段洋樊智达王媛哲
申请(专利权)人: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