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端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525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包括:插头、屏蔽外壳、电缆固定器、电缆,其中,所述的插头的接口结构形式采用2mm的HM1系列,提供16路E1;所述的屏蔽外壳包含螺钉能够与插座锁紧,并与插座有可靠的电连接;所述的电缆固定器分为内套、外套、固定夹,其中内套卡接在电缆端连接器外壳,内套与外套配合式保证电缆屏蔽层和屏蔽壳相接,固定夹能够将电缆牢固的固定在屏蔽外壳。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实现E1的高密度出线,并且可靠性高,出现弯针的几率较小,同时加工工艺容易实现,方便加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的机械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缆端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通信设备硬件技术方面,E1出线愈发成为衡量该设备技术领先的一个很为重要的指标,E1出线密度越高,从一方面便意味着设计的集成度高,通信设备的E1出线,主要依赖于连接器的合理设计及可靠性安装,安装方面指与通信电缆的安装以及与设计之间的安装互连。现有的一种E1方案采用64pin牛头连接器,牛头连接器插头部分配加铸铁外壳,铁壳很容易与面板相连,实现屏蔽要求,单位连接器最多出32管75ohm同轴电缆(即16路E1),但是单E1接地没有富裕的针脚实现,且连接器的体积偏大,实现高密度出线十分困难。现有的另一种E1方案采用SCSI68pin连接器实现,该连接器针脚密度高,最多可接4根8管同轴,16路E1信号,但该种E1方案采用连接器的导体pin针是片状导体,插拔时易发生弯针的现象,而且由于连接器本身结构的问题,与同轴电缆相接时的工艺十分复杂,难度较大,报废率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供一种高密度出线的电缆连接器,要求体积小可靠性高,工艺简单,易于安装使用。为了达到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2mm的HM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1)、屏蔽外壳(2)、电缆固定器(4)和电缆(3),屏蔽外壳(2)将接口(1)和电缆固定器(4)包裹并固定,电缆固定器(4)将电缆(3)与固定器(2)固定并电连接,电缆(3)与接口(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1)、屏蔽外壳(2)、电缆固定器(4)和电缆(3),屏蔽外壳(2)将接口(1)和电缆固定器(4)包裹并固定,电缆固定器(4)将电缆(3)与固定器(2)固定并电连接,电缆(3)与接口(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2)分为屏蔽外壳(205)和屏蔽外壳(216),屏蔽外壳由螺栓(218)和螺母(206)配合、螺栓(213)和螺母(204)配合、螺栓(203)和螺母(214)配合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簧片(211)和簧片(201),簧片(211)与簧片(201)紧抱接口(1),并卡接在屏蔽外壳(2)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螺栓(212)和螺栓(202),螺栓(202)位于屏蔽外壳(205),螺栓(212)位于屏蔽外壳(216),螺栓(202)与螺栓(212)可以紧固到被连接插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口(1)为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鸿彬王俊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