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水浸渍的蚕种孵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446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温水浸渍的蚕种孵化方法,属于蚕业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生产上的二化性家蚕品种的蚕卵进行温水处理,并对水温、浸渍时间进行优化,保证较高的孵化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48~51℃的温水浸渍蚕种15~23s,可达到阻止蚕卵滞育、快速孵化的目的,实用孵化率可达98%以上,且对蚕茧品质无不良影响,取得和盐酸孵化法同样的孵化效果。相比盐酸孵化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易,且无需使用盐酸,绿色环保,对人和环境无不良影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温水浸渍的蚕种孵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蚕业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温水浸渍的蚕种孵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蚕桑业是我国的农业优势和特色产业。家蚕是完全变态昆虫,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蛾四个阶段。在自然状态下,蚕卵从蛾体产下后便逐步进入滞育状态,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保护才能解除滞育。19世纪以来,人们尝试过各种孵化方法,包括摩擦孵化法、气压孵化法、感电孵化法、紫外线孵化法、氧气孵化法、盐酸孵化法、硫酸孵化法等,希望人为地予以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使之能够尽快孵化,以实现一年内多次养蚕。在上述方法中,盐酸孵化法效果最好,一直沿用至今。该法具有孵化率高、孵化齐一,不伤害卵内胚胎生理,能够根据生产的需要随时供应蚕种等优点。
[0003]同时,盐酸孵化法也存在很大弊端,比如成本较高,处理的要求较严。此外,盐酸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对操作人员具有很强的刺激毒害,对机械设施也有较强的腐蚀性。而且,随着国家对化学品管控日益严格,盐酸的购买和管理也越来越麻烦。近年来,人们也开展了新的方法探索,如:Yamamoto等发现二甲基亚砜(DMSO)及部分烷类试剂也能不同程度地阻断蚕卵进入滞育,但阻止滞育的效果仅为78%。蒋满桥等用不同酸类物质和温水处理产卵后20h的蚕种,结果发现15%的硝酸处理可以使蚕卵孵化率达到95%以上,15%的磷酸、15%醋酸可以促使蚕卵孵化,但孵化率偏低,而随着浸渍浓度的逐渐提高,蚕卵孵化效果会越来越好。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浸酸解除蚕卵滞育主要是H
+
引起蚕卵内外pH值的变化,从而导致蚕卵内的酶活性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温水浸渍的蚕种孵化方法,特定温度的水溶液对蚕种进行快速处理,即可实现较高孵化率的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温水浸渍的蚕种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将蚕卵在48~51℃下的温水中浸渍15~23s。
[0007]优选的,所述温水包含0.1~0.3g/L壳聚糖、0.01~0.2g/L羟丙基纤维素和0.05~0.2g/Lγ

氨基丁酸。
[0008]优选的,所述温水包含0.15~0.25g/L壳聚糖、0.05~0.15g/L羟丙基纤维素和0.1~0.15g/Lγ

氨基丁酸。
[0009]优选的,所述温水的温度为50.5℃,浸渍的时间为15s。
[0010]优选的,所述蚕卵的卵龄为17~21h。
[0011]优选的,所述蚕卵的卵龄为18h。
[0012]优选的,在浸渍前,所述蚕卵的培养温度为24~26℃,所述蚕卵的培养湿度为75%~85%。
[0013]优选的,所述蚕种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的蚕种:9芙、7湘、两广二号、粤蚕6号和粤
蚕8号。
[0014]优选的,所述蚕种浸渍后,依次晾干、催青和孵化。
[0015]优选的,所述晾干的时间为20~30min。
[0016]所述催青或孵化的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为80%~85%。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蚕种孵化方法,本专利技术对生产上的二化性家蚕品种产生的蚕卵用温水处理,对水温、浸渍时间进行优化,保证较高的孵化率,本专利技术采用48~51℃下的温水中浸渍15~23s可达到阻止蚕卵滞育、快速孵化的目的,实用孵化率可达98%以上,对蚕茧品质无不良影响,取得和盐酸孵化法同样的孵化效果。相比盐酸孵化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易,且无需使用盐酸,绿色环保,对人和环境无不良影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18]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还能够有效灭活带毒蚕卵内的家蚕微孢子虫,有效阻断家蚕微粒子病的经卵传染。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了温水中包含包含0.1~0.3g/L壳聚糖、0.01~0.2g/L羟丙基纤维素和0.05~0.2g/Lγ

氨基丁酸。水中须添加一定的辅料物质,提高家蚕胚胎的耐热性,进一步提高了实用孵化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卵龄对“两广二号”蚕种孵化率的影响;
[0021]图2为热水温度对“两广二号”蚕种孵化率的影响;
[0022]图3为处理时间对“两广二号”蚕种孵化率的影响;
[0023]图4为蚕种未处理组、盐酸孵化处理组和水溶液处理组的孵化情况;
[0024]图5是热水处理对家蚕微孢子虫的灭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温水浸渍的蚕种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将蚕卵在48~51℃下的温水中浸渍15~23s。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温水的温度优选为49~50.5℃,最优选为50.5℃,浸渍的时间优选为15~20s,最优选为15s。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温水浸渍孵化法相比,降低水温的同时延长了浸渍时间,使实用孵化率提高至98%以上。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温水优选包含0.1~0.3g/L壳聚糖、0.01~0.2g/L羟丙基纤维素和0.05~0.2g/Lγ

氨基丁酸,更优选包含0.15~0.25g/L壳聚糖、0.05~0.15g/L羟丙基纤维素和0.1~0.15g/Lγ

氨基丁酸,包含0.2g/L壳聚糖、0.1g/L羟丙基纤维素和0.1g/Lγ

氨基丁酸。温水中添加壳聚糖、羟丙基纤维素和γ

氨基丁酸成分后,提高了蚕胚胎的耐热性,进一步提高了实用孵化率。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蚕卵的卵龄优选为17~21h,更优选为18h。卵龄也是影响实用孵化率的关键因素,实验表明,17~21h卵龄的蚕卵能使实用孵化率达到98%以上,而卵龄过低或过高都会降低实用孵化率。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浸渍前,所述蚕卵的培养温度优选为24~26℃,更优选为25℃。所述蚕卵的培养湿度优选为75%~85%,更优选为80%。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蚕种也是影响孵化效果的重要因素,所述蚕种优选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的蚕种:9芙、7湘、两广二号、粤蚕6号和粤蚕8号,孵化率达到98%以上。本专利技术对川山蜀水、安3、赣4等蚕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川山蜀水的孵化率为86.37%,安3的实用孵化率为72.35%,赣4的实用孵化率为35.71%。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蚕种浸渍后,优选依次晾干、催青和孵化。所述晾干的时间优选为20~30min,更优选为25min。所述催青或孵化的温度优选为26~28℃,更优选为27℃。相对湿度优选为80%~85%,更优选为82%。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孵化方法处理蚕卵,培育的蚕幼虫在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蚕茧量方面均能达到甚至优于盐酸孵化法的水平,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孵育方法完全可替换盐酸孵化法,并且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绿色环保,适于蚕业推广应用。
[003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水浸渍的蚕种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蚕卵在48~51℃下的温水中浸渍15~23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蚕种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水包含0.1~0.3g/L壳聚糖、0.01~0.2g/L羟丙基纤维素和0.05~0.2g/Lγ

氨基丁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蚕种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水包含0.15~0.25g/L壳聚糖、0.05~0.15g/L羟丙基纤维素和0.1~0.15g/Lγ

氨基丁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蚕种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水的温度为50.5℃,浸渍的时间为15s。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东旭杨琼廖森泰肖阳李庆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