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新型簇具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062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新型簇具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基本步骤为,熟蚕上蔟时,爬到方格簇内;熟蚕在方格簇内,排尿贮存在横挡板的积尿槽中;竖挡板的通风沟增加空气流动性,将贮存在积尿槽中的蚕尿吹干;熟蚕在新型簇具中完成营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满足家蚕上蔟的生理需求,避免上蔟过密,出现双宫蚕等异常蚕茧;同时提供相对干燥的上蔟环境,提高蚕茧的解舒性能;能够避免黄斑茧的产生,同时使家蚕营茧时在方格簇内能够更加稳定,不易滑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的应用前景。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新型簇具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家蚕上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新型簇具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已经被驯化饲养5700余年。家蚕是完全变态的鳞翅目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幼虫发育至5龄末期要吐丝结茧,蚕茧是重要的绢纺原料。结茧需要蔟具经过了几代的更新,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草龙(由稻草扎制),由于采用草龙在营茧时会形成大量的柴印茧,又不能消毒,不能重复使用,目前已经不再使用。上世纪九十年代采用塑料生产的折蔟,由于可以重复使用,便于消毒,曾被广泛推广应用,由于使用过程中发现双宫茧(不能缫丝)的发生率较高,影响了上茧率,逐步停止在生产上应用。
[0003]家蚕上蔟指将蚕茧收集,移放到簇具上,上蔟方法有四种:(1)人工拾取法,由人工逐条拾取适熟蚕,再将熟蚕撒放到簇上,这种方法费时费工,一般用于茧育,丝茧育熟阶段也采取人工拾取的方法,但到了盛熟即大批熟蚕出现时多数采取别的办法上蔟;(2)自然上蔟法,利用熟蚕有背地性、喜向上爬的特点,在盛熟阶段将簇具直接放置在蚕座上,让熟蚕自动爬上簇具吐丝结茧,此法效率高,但易产生在蚕座中作茧的现象,同时必须特别注意通风排湿,不然会使茧质收到影响;(3)振落上蔟法,壮蚕期采用条桑育者,可以将上层桑条取出,振落熟蚕,收集上蔟;(4)网孔收集法,盛熟时在蚕座上覆一层打孔塑料薄膜,利用熟蚕向上爬的特性,将钻孔爬到膜上的熟蚕收集起来上蔟;后两种方法在主蚕区应用不多。
[0004]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蔟具是方格蔟,包括纸板方格蔟和木板方格蔟,并开发了相应的自动采茧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纸板方格蔟多次吸收蚕尿会导致蔟具变形,不适合采茧机采茧,人工采茧影响了采茧的效率,另外纸板方格蔟不能采用漂白粉消毒,会导致蚕病的病原传播,且黄斑茧的数量还需降低。木板方格蔟虽然不易变形,但由于木板吸水性较差,会导致黄斑茧增加;另外,木板方格蔟的生产需要砍伐大量的木材,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开发新型蔟具,克服现有蔟具的弊端,满足蚕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簇具并将其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黄斑茧,增加簇具通风性能,提高蚕茧的解舒性能,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家蚕上蔟的生理需求,避免出现双宫蚕等异常蚕茧,同时新型家蚕上蔟簇具结构牢固,方便采茧机采茧,能够反复使用,有效消毒。
[0006]为了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新型簇具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家蚕生长至熟蚕期时,利用新型簇具进行上蔟;所述新型簇具包括框架、积尿槽和通风沟;所述框架设有横挡板、竖挡板;所述积尿槽位于横挡板上,所述通风沟位于竖挡板上。
[0007]具体的,利用上述新型簇具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熟蚕上蔟时,熟蚕爬到方格簇内;(2)熟蚕在方格簇内,排尿贮存在横挡板的积尿槽中;竖挡板的通风沟增加空气流动性,将贮存在积尿槽中的蚕尿等很快吹干;(3)熟蚕在新型簇具中完成营茧。
[000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新型簇具置于蚕座上,熟蚕爬上新型簇具进行上蔟,或者新型簇具固定(挂)于蚕座上方,熟蚕爬上新型簇具进行上蔟。固定装置位于该新型簇具的框架上,比如挂钩、支撑架等,为常识性结构。本专利技术以横挡板、竖挡板组成簇具,框架内为方格,横挡板表面设有积尿槽,竖挡板设有贯通通风沟,无需其他部件或结构,家蚕上蔟后黄斑茧数量下降明显,解舒率明显提升。作为常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新型簇具可直接作为家蚕上蔟工具,也可以在该新型家蚕上蔟簇具的框架上设置挂钩、挂杆或者支撑杆组成家蚕上蔟工具,为常识性结构,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实现。
[000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上述新型簇具在家蚕上蔟中的应用或者在减少家蚕上蔟黄斑茧和/或提升蚕茧解舒率中的应用。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横挡板与竖挡板连接形成方格簇;方格簇中,横向方格为5~20个,竖向方格为8~30个;能够满足家蚕上蔟的生理需求,避免上蔟过密,出现双宫蚕等异常蚕茧。作为常识,积尿槽不通透,能够承住尿液,通风沟通透,从而可形成气流。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积尿槽为1~5条,家蚕在上蔟时会将体内的排泄物排出,落入到积尿槽中,避免蚕尿滴落到下方的家蚕上,造成污染,形成黄斑茧,从而影响蚕茧的品质,积尿槽表面的开槽能够增加横挡板表面的摩擦力,使熟蚕营茧时在方格簇内能够更加稳定,不易滑落,同时能够将熟蚕的尿贮存在积尿槽中。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框架由横挡板、竖挡板组成;竖挡板上设有通风沟,所述通风沟为1~5条,通风沟能够增强空气流动性,降低上蔟簇具的湿度,同时能够将横挡板表面的积尿槽中贮存的蚕尿快速吹干,避免了黄斑茧的产生,为家蚕上蔟提供相对干燥环境,提高蚕茧的解舒性能,也便于家蚕上蔟时向上攀爬。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新型簇具采用的是塑料材料,可注塑成型,结构牢固,在家蚕上蔟完成后,能够方便采茧机采茧,而且能够采用漂白粉对新型簇具进行消毒,将病蚕遗留下的各种病原体清理干净,避免出现传染性蚕病大量发生,使蚕茧生产造成严重损伤,新型簇具还可以多次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好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簇具并将其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黄斑茧,增加簇具通风性能,提高蚕茧的解舒性能,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家蚕上蔟的生理需求,避免出现双宫蚕等异常蚕茧,同时新型家蚕上蔟簇具结构牢固,方便采茧机采茧,能够反复使用,有效消毒;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满足家蚕上蔟的生理需求,避免上蔟过密,出现双宫蚕等异常蚕茧;同时提供相对干燥的上蔟环境,提高蚕茧的解舒性能;尤其是,本专利技术能极大够避免黄斑茧的产生,同时使家蚕营茧时在方格簇内能够更加稳定,不易滑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簇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横挡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竖挡板结构示意图;其中,横挡板1、竖挡板2、积尿槽3、通风沟4。
具体实施例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框架由横挡板、竖挡板组成,横挡板与竖挡板连接形成方格簇,具体连接方法为现有技术,可以一体注塑成型,也可以单独制备横挡板、竖挡板后常规组装;在竖挡板上开通槽作为通风沟,在横挡板上开半槽作为积尿槽;每个方格的厚为挡板的宽度,相邻方格竖向的距离为挡板的高度,相邻方格横向的距离为挡板的长度,作为常识,横挡板、竖挡板宽度一样。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簇具所有的部件都根据常规方法制备,具体连接方法为现有技术,比如塑料注塑制备带槽横挡板、带沟竖挡板,再常规组装得到新型簇具。家蚕生长至熟蚕以及后续采茧等都为现有技术,上蔟时,新型簇具置于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新型簇具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家蚕生长至熟蚕期时,利用新型簇具进行上蔟;所述新型簇具包括框架、积尿槽和通风沟;所述框架设有横挡板、竖挡板;所述积尿槽位于横挡板上,所述通风沟位于竖挡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新型簇具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挡板与竖挡板连接形成方格簇;所述新型簇具为塑料簇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新型簇具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格簇中,横向方格为5~20个,竖向方格为8~30个;方格的宽为50~60cm,高为30~50cm,厚为2~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新型簇具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横挡板、竖挡板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新型簇具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新型簇具进行家蚕上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熟蚕上蔟时,熟蚕爬到方格簇内;(2)熟蚕在方格簇内,排泄物贮存在横挡板的积尿槽中并被吹干;(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李凡池卫静孙海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