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载重传感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545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载重传感器及车辆,所述车辆载重传感器设置在车架上,包括:旋转测量元件、固定横杆、动滑轮、定滑轮、弧形卡槽和拉绳;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在车辆载重传感器内部,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定滑轮后与所述车桥固定连接;所述动滑轮随所述车架的上下移动在所述弧形卡槽内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动滑轮通过所述固定横杆与所述旋转测量元件相连接,带动所述旋转测量元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载重传感器,解决了传统载重传感器易损坏,复位元件易失效,不易应对外部恶劣环境的问题。外部恶劣环境的问题。外部恶劣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载重传感器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载重传感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交通运输车辆,特别是卡车货运车辆的实时载重监控,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可以避免超载,维护交通安全。传统的地磅测量不适合实时载重检测,实时载重测量一般采用传感器测量车辆车架与车桥的距离,距离越近说明载重越重,从而间接来判断载重的大小。
[0003]由于卡车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减震系统较差,相对乘用车运行时颠簸更加剧烈,因此在车架与车桥之间采用硬连接的方式的传感器,往往会由于颠簸过冲而造成损坏。而为了使测量元件随位移变化之后能够复位,有的传感器内部采用弹簧等复位原件,由于卡车运行的颠簸频率极高,复位原件很快会疲劳失效,导致传感器精度下降或损坏。而采用超声波、红外测距等方式测量车架与车桥距离的方法,测量探头很容易受泥、水、灰等恶劣环境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车辆载重传感器及车辆,解决了传统载重传感器易损坏,复位元件易失效,不易应对外部恶劣环境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一种车辆载重传感器,设置在车架上,包括:旋转测量元件、固定横杆、动滑轮、定滑轮、弧形卡槽和拉绳;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在车辆载重传感器内部,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定滑轮后与所述车桥固定连接;所述动滑轮随所述车架的上下移动在所述弧形卡槽内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动滑轮通过所述固定横杆与所述旋转测量元件相连接,带动所述旋转测量元件转动。
[0007]优选的,所述旋转测量元件、固定横杆、动滑轮、定滑轮、弧形卡槽和拉绳的一部分设置在一盒体内;所述拉绳的另一部分穿过所述盒体与所述车桥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的车辆载重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滑轮至所述车桥的拉绳之间的缓冲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盒体外。
[0010]优选的,所述的车辆载重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盒体外表面的防护口;所述拉绳穿过所述防护口与所述车桥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的车辆载重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电路板;所述旋转测量元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电路板形成一体化的测量电路,以将所述旋转测量元件的旋转角度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线输出。
[0012]优选的,所述的车辆载重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盒体外表面的线束接插件;所述信号线通过所述线束接插件与外部线束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的车辆载重传感器,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
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弧形卡槽内的不同位置,以对所述动滑轮的转动端点进行限制。
[0014]优选的,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定滑轮分别包括一个及以上,且所述动滑轮与所述定滑轮交替设置;多个动滑轮之间通过所述固定横杆相连接;一个所述动滑轮设置在所述弧形卡槽内。
[0015]另一方面,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辆载重传感。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一种车辆载重传感器,采用重力原理进行位移复位,避免了复位元件易失效的问题;采用拉绳进行车桥与车架的软接连避免了冲击损坏;将测量位移经过动滑轮进行缩放,减小了传感器的体积;采用旋转测量元件将距离测量转化为角度测量,有利于延长测量元件的使用寿命。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列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9]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车辆载重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车辆载重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1、车架;2、第一定滑轮;3、拉绳;4、防护口;5、缓冲弹簧;6、车桥;7、第二定滑轮;8、第一动滑轮;9、固定横杆;10、第二动滑轮;11、弧形卡槽;12、第一限位件;13、第二限位件;14、旋转测量元件;15、电路板;16、电源线及信号线束;17、线束接插件;18、固定点;19、外部线束;20、盒体外表面;21、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车辆载重传感器,设置在车架1上,包括:旋转测量元件14、固定横杆9、动滑轮、定滑轮、弧形卡槽11和拉绳3;所述拉绳3一端固定在车辆载重传感器内部的固定点18上,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定滑轮后与所述车桥6固定连接;所述动滑轮随所述车架1的上下移动在所述弧形卡槽11内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动滑轮通过所述固定横杆9与所述旋转测量元件14相连接,带动所述旋转测量元件14转动。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包括一个,分别为第一动滑轮8和第一定滑轮2。
[0027]具体的,所述拉绳3可以为线绳、钢丝绳或链条。所述定滑轮固定在所述载重传感器内部。所述动滑轮靠拉绳3悬挂。所述旋转测量元件14,包括但不限于电阻、电容或磁通量
等方式的旋转测量元件14,根据动滑轮带动带动固定横杆9绕旋转测量元件14进行旋转,改变旋转测量元件14的阻值、容值、磁通值等测量值。所述弧形卡槽11能够保证动滑轮以旋转测量元件14为圆心绕圆心运动。
[002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测量元件14、固定横杆9、动滑轮、定滑轮、弧形卡槽11和拉绳3的一部分设置在一盒体21内;所述拉绳3的另一部分穿过所述盒体21与所述车桥6相连接。将旋转测量元件14、固定横杆9、动滑轮、定滑轮、弧形卡槽11和拉绳3的一部分设置在盒体内,一方面方便车辆载重传感器的关键部件进行固定,另一方面能够使得车辆载重传感器的关键部件不容易受外部行驶环境的影响,对车辆载重传感器起保护作用。
[002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旋转测量元件14、固定横杆9、动滑轮、定滑轮、弧形卡槽11和拉绳3的一部分也可以不设置在盒体内,仅通过底板或其他器件进行固定,或通过其他形式进行保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载重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滑轮至所述车桥6的拉绳3之间的缓冲弹簧5。所述缓冲弹簧5能够防止载重传感器行程满之后的过冲损坏传感器内部结构。
[0031]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弹簧5设置在盒体外。
[0032]所述缓冲弹簧5设置在盒体外,能够使得缓冲弹簧5损坏时容易更换。具体应该时,所述缓冲弹簧5也可以设置在盒体内,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载重传感器,设置在车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测量元件、固定横杆、动滑轮、定滑轮、弧形卡槽和拉绳;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在车辆载重传感器内部,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定滑轮后与车桥固定连接;所述动滑轮随所述车架的上下移动在所述弧形卡槽内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动滑轮通过所述固定横杆与所述旋转测量元件相连接,带动所述旋转测量元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载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测量元件、固定横杆、动滑轮、定滑轮、弧形卡槽和拉绳的一部分设置在一盒体内;所述拉绳的另一部分穿过所述盒体与所述车桥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载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滑轮至所述车桥的拉绳之间的缓冲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载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盒体外。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载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盒体外表面的防护口;所述拉绳穿过所述防护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岩恺陈文顺何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