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折弯用整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33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品折弯用整形模具,包括上模板、设置在上模板下方的上模座、下模板和设置在下模板上方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通过数个弹性件连接设置有上整形块,所述上整形块的底部表面成型有仿形凹槽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整形块,且所述下整形块的上表面成型有仿形凸起部,所述仿形凸起部的相对两端均设有用于定位产品的孔位插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折弯后垂直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产品进行二次折弯整形处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二次加工模具,本实用性效率大大提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品折弯用整形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产品折弯用整形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电子产品在折弯后的垂直度经常达不到客户的使用要求,所以需要对折弯后的产品进行折弯整形处理,但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整形模具的整形效率相对较低,且整形时间也相对较长,为了解决该问题,所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品折弯用整形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所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品折弯用整形模具。
[0004]技术方案:一种产品折弯用整形模具,包括上模板、设置在上模板下方的上模座、下模板和设置在下模板上方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通过数个弹性件连接设置有上整形块,所述上整形块的底部表面成型有仿形凹槽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整形块,且所述下整形块的上表面成型有仿形凸起部,所述仿形凸起部的相对两端均设有用于定位产品的孔位插接柱。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模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导柱,所述上模板的相对两侧均配合设有导孔,每个所述导柱均配合穿过一导孔设置。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弹性件的数量具体为四个。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弹性件具体采用伸缩弹簧。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仿形凹槽部的位置与仿形凸起部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0009]本技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能将折弯后垂直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产品进行二次折弯整形处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二次加工模具,本实用性效率大大提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12]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4]实施例
[0015]参考图1,一种产品折弯用整形模具,包括上模板10、设置在上模板下方的上模座
20、下模板30和设置在下模板上方的下模座40,所述上模座底部通过数个弹性件70连接设置有上整形块80,本技术的弹性件数量优选为四个,且弹性件优选为伸缩弹簧,所述上整形块的底部表面成型有仿形凹槽部90,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整形块50,且所述下整形块的上表面成型有仿形凸起部120,所述仿形凹槽部的位置与仿形凸起部的位置相对应设置,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精准的进行折弯整形处理,所述仿形凸起部的相对两端均设有用于定位产品的孔位插接柱60,在产品放置时,产品两端所对应孔位相应的与孔位插接柱进行插接,这样能防止产品在进行折弯整形时发生位置偏移,进而提高了加工的精准性。
[0016]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模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导柱110,所述上模板的相对两侧均配合设有导孔100,每个所述导柱均配合穿过一导孔设置,这样能保证上模板和下模板进行精准运作,提高了该模具的工作稳定性。
[0017]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实施,本技术能将折弯后垂直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产品进行二次折弯整形处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二次加工模具,本实用性效率大大提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001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
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折弯用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设置在上模板下方的上模座、下模板和设置在下模板上方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通过数个弹性件连接设置有上整形块,所述上整形块的底部表面成型有仿形凹槽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整形块,且所述下整形块的上表面成型有仿形凸起部,所述仿形凸起部的相对两端均设有用于定位产品的孔位插接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折弯用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爽王国胜裴昌权张学君胡诚森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丰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