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调控方法及递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093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调控方法及递药系统。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递药系统包括第一维度线圈、第二维度线圈、第三维度线圈、载体云台和磁场翻转机构。本申请公开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调控方法及递药系统,能够通过驱动磁场和载体云台的配合,对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运动轨迹进行有效调控,有利于提高药物靶向传递的精确度,降低药物损耗和人体组织受损。和人体组织受损。和人体组织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调控方法及递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调控方法及递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SNs)是一种形态优越、骨架稳定、强度出色的多孔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序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大、表面容易修饰、光致发光性能等特点,在很多生物医药领域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现有基于MSNs的纳米药物输送体系一般是基于温度相应、光响应、pH响应或超声响应的,存在靶向精确度不足和不能灵活适用不同病症医疗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调控方法及递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本申请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公开的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调控方法为:
[0005]一种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T01,将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设置在驱动磁场里,驱动磁场至少包括第一维度线圈和第二维度线圈,第一维度线圈和第二维度线圈之间的夹角A满足0﹤A≤90
°
;ST02,通过调整第一维度线圈和第二维度线圈的通电时间以及通电电流强度的大小,令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发生变化,实现对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的调控。
[0006]作为优选,驱动磁场还包括第三维度线圈,第三维度线圈和第一维度线圈形成的夹角B满足0﹤B≤90r/>°
,第三维度线圈和第二维度线圈形成的夹角C满足0﹤C≤90
°
;在STO2步骤,通过调整第一维度线圈、第二维度线圈和第三维度线圈的通电时间以及通电电流强度的大小,令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发生变化,实现对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的调控。
[0007]作为优选,第一维度线圈、第二维度线圈和第三维度线圈均为赫姆霍兹线圈。
[0008]作为优选,第一维度线圈还包括麦克斯韦线圈,第二维度线圈还包括麦克斯韦线圈,第三维度线圈还包括麦克斯韦线圈。
[0009]作为优选,A=B=C=90
°
或者0﹤A﹤90
°
,0﹤B﹤90
°
,0﹤C﹤90
°

[0010]作为优选,A、B、C三个角度中至少有一个能够在0
°
至90
°
范围内变化。
[0011]作为优选,驱动磁场内还设置有载体云台,载体云台包括载体平台和云台驱动机构;在STP01步骤中,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被放置在载体平台上且能够随载体平台做旋转运动
[0012]本申请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公开的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递药系统为:
[0013]一种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药物载体和驱动磁场,驱动磁场包括第一维度线圈、第二维度线圈和第三维度线圈,第一维度线圈和第二维度线圈之间的夹角A满足0﹤A≤90
°
,第一维度线圈和第三维度线圈形成的夹角B满足0﹤B≤90
°
,第三维度线圈和第二维度线圈形成的夹角C满足0﹤C≤90
°

[0014]作为优选,该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递药系统还包括用于放置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载体云台,载体云台包括载体平台和云台驱动机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被放置在载体平台上且能够随载体平台做旋转运动。
[0015]作为优选,该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递药系统还包括三维线圈支架,第一维度线圈、第二维度线圈和第三维度线圈均设置在三维线圈支架上。
[0016]作为优选,该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递药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磁场翻转机构,磁场翻转机构用于带动第一维度线圈、第二维度线圈、第三维度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做旋转运动以使得A、B、C三个角度中至少有一个能够在0
°
至90
°
范围内发生变化。
[0017]作为优选,磁场翻转机构包括翻板、转轴和翻转电机;翻板通过转轴铰接在三维线圈支架上,翻转电机和转轴之间传动连接。
[0018]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9]本申请公开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调控方法及递药系统,能够通过驱动磁场和载体云台的配合,对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运动轨迹进行有效调控,有利于提高药物靶向传递的精确度,降低药物损耗和人体组织受损。在设置有磁场翻转机构的实施例中,还能够通过第一维度线圈、第二维度线圈、第三维度线圈、载体云台和磁场翻转机构的配合,实现多轴联动驱动磁场的部署,实现复杂运动轨迹的调控。
[002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0021]图1:优选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优选实施例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优选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优选实施例中运动轨迹光学显微镜图谱;
[0025]标识说明:
[0026]10

驱动磁场,20

载体云台;
[0027]110

第一维度线圈,120

第二维度线圈,130

第三维度线圈,140

三维线圈支架,150

磁场翻转机构;
[0028]210

载体平台,220

云台驱动机构;
[0029]1510

翻板,1520

转轴,1530

翻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第一优选实施例
[0031]请参阅图1

图3,在本申请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递药系统包括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药物载体、驱动磁场10和载体云台20,驱动磁场10用于对磁
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药物载体的运动轨迹进行调控以实现靶向给药。驱动磁场10包括第一维度线圈110、第二维度线圈120、第三维度线圈130和三维线圈支架140,第一维度线圈110、第二维度线圈120和第三维度线圈130均设置在三维线圈支架140上,并且三个线圈的六边端面中间形成正方体形状的电磁空间。其中第一维度线圈110和第二维度线圈120之间的夹角A满足A=90
°
,第一维度线圈110和第三维度线圈130形成的夹角B满足B=90
°
,第三维度线圈130和第二维度线圈120形成的夹角C满足C=90
°
。载体云台20设置在三维线圈支架140上且位于驱动磁场10内。载体云台20包括载体平台210和云台驱动机构220。载体平台210设置在云台驱动机构220上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T01,将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设置在驱动磁场(10)里,所述驱动磁场至少包括第一维度线圈(110)和第二维度线圈(120),所述第一维度线圈(110)和第二维度线圈(120)之间的夹角A满足0﹤A≤90
°
;ST02,通过调整所述第一维度线圈(110)和所述第二维度线圈(120)的通电时间以及通电电流强度的大小,令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发生变化,实现对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的调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磁场(10)还包括第三维度线圈(130),所述第三维度线圈(130)和所述第一维度线圈(110)形成的夹角B满足0﹤B≤90
°
,所述第三维度线圈(130)和所述第二维度线圈(120)形成的夹角C满足0﹤C≤90
°
;在STO2步骤,通过调整第一维度线圈(110)、第二维度线圈(120)和第三维度线圈(130)的通电时间以及通电电流强度的大小,令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发生变化,实现对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的调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维度线圈(110)、第二维度线圈(120)和第三维度线圈(130)均为赫姆霍兹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维度线圈(110)还包括麦克斯韦线圈,所述第二维度线圈(120)还包括麦克斯韦线圈,所述第三维度线圈(130)还包括麦克斯韦线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B、C三个角度中至少有一个能够在0
°
至90
°
范围内变化。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运动轨迹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磁场内还设置有载体云台(20),所述载体云台(20)包括载体平台(210)和云台驱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婷婷陈芸刘俐马星冯欢欢赵承科沈毅锋周昊陈香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