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蛋白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20673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蛋白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蛋白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大豆蛋白为壁材,以姜黄素为疏水性多酚模型,通过在碱性条件下断裂二硫键调控自组装,成功制备得到澄清的大豆蛋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蛋白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蛋白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蛋白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膳食营养与健康的日益重视,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已成为食品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热点。姜黄素(curcumin,Cur)是一种脂溶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是从姜黄根茎中提取的生物活性多酚化合物,目前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天然食用色素之一。姜黄素除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例如抗氧化、抗菌、抗炎和抗癌等活性)外,还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用作香料(例如咖喱)、调味剂等。但姜黄素的水溶性极低,而且稳定性差,易氧化,易受到光照降解,这极大地限制了它的临床效果与实际应用。
[0003]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包埋荷载技术可有效实现姜黄素等功能因子的稳态化。包括纳米颗粒、乳液、脂质体、胶束以及凝胶等多种输送载体不仅可以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环境稳定性,还能增强其在肠道细胞内的渗透性,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与合成聚合物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相比,蛋白质在生物相容性及环境友好等方面更具优势。其中通过纳米技术制备纳米级的蛋白载体还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分散处理:取大豆蛋白以质量浓度2mg/mL均匀分散在水中,并在4℃下保持20h以得到蛋白质分散液1;S2、离心处理:将步骤S1所得蛋白质分散液1离心,除去不溶物并收集上清液得蛋白分散液2;S3、展开处理:将步骤S2所得蛋白分散液2的pH调至12后再逐滴加入二硫苏糖醇至二硫苏糖醇的终浓度为2.5~40mM并不断搅拌,所得溶液记为蛋白分散液3;S4、透析处理:将步骤S3所得蛋白分散液3透析处理,最后所得复合溶液冷冻干燥,即得改性蛋白纳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二硫苏糖醇的终浓度为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大豆蛋白是采用如下提取方法得到:脱脂豆粕以1:10g/mL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采用1mol/L NaOH溶液调至pH 7.0~8.5,室温下搅拌2h;然后以4℃、10000~12000
×
g离心30~40min,取离心后所得上清液用1mol/LHCl调至pH 4~5;然后以4℃、7000~8000
×
g离心15~25min,取离心后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溶解并调溶液pH至7.0~8.5;然后冷冻干燥即得到大豆蛋白。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改性蛋白纳米颗粒。5.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蛋白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在制备疏水性多酚运载体系中的应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王玉莹陈旭菲邹博文那晓康徐献兵杜明朱蓓薇钟利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