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43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火花塞,它包括火花塞本体、火花塞套盖,所述的火花塞套盖一端凸环嵌入火花塞本体的凹槽内,火花塞套盖内层盖壁靠近火花塞本体上的点火电极,火花塞套盖上设有进、排气小孔,本火花塞可使较稀薄的混合气得到良好燃烧,且瞬间引爆所产生的火焰柱可同时引燃汽缸里的油汽,达到完全燃烧,并可增加压缩比以增加引擎输出马力,减少废气,本火花塞可利用已有的火花塞改装,易于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火花塞,特别是一种用于汽、机车上的火花塞。一般汽车燃料(汽油)的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中所含有碳在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蒸汽排出,当汽油不完全燃烧时,将有一部分未燃烧的气体即碳氢化合物直接排出,其发生的原因是在燃烧室内火花塞点火后,火焰逐渐传播扩大,但因燃烧室汽缸壁附近的温度较低,在缸壁附近的混合汽无法达到燃烧温度,火焰的温度逐渐降低,而未达到汽缸壁前火焰就熄灭,像这种使火焰消失的混合汽层,一般称为(消焰层)(QuenchJone);混合汽燃烧速度(火焰传播)变慢,引擎的运转就不稳定。这层消焰层就是未燃烧的混合汽,在排气行程时由活塞排出汽缸外,含有多量的碳氢化合物及污染废气,另外,引擎的高转数时,点火的火花会因活塞进排气的扫气作用,容易失火(点火不燃),其燃烧的时间会变得更短,更容易产生火焰消焰层现象,不仅引擎马力无法上升,反而出现更多的废气污染。然而,减少碳氢化合物及一氧化碳最根本的办法是使用稀薄的混合气,但混合气太稀时,不容易点火燃烧,且燃烧后的速度缓慢,因此,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设计了有湍流产生洞(Turbulence generating pet简称TGP),在燃烧室中设计有湍流产生洞的燃烧过程(1)在燃烧室的活塞下降时,进气门打开,吸入混合气。(2)当活塞下降至活塞下死点时,进气门关闭,活塞开始向上推进,并压缩混合气。(3)活塞压缩至活塞上死点时,燃烧室内开始点火,系由喷口附近或洞内火花塞火花点火,先燃烧洞内混合气。(4)火焰喷流喷入燃烧室内,因此,较烯薄的混合气也可以得到良好燃烧,使碳氢化合物或一氧化碳减少。但上述结构仍有以下缺点(1)燃烧室中设计有湍流产生洞,必须在设计引擎时即考虑进去,无法在事后改装,所以不仅改变不易且增加制造成本。(2)湍流产生洞并无瞬间引爆的功能,并且无法产生本技术火焰气流,达到瞬间同时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3)不具有增减压缩比功能,也无法提升引擎输出马力。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火花塞,本火花塞可使较稀薄的混合气得到良好燃烧,达到引爆燃烧完全,增加引擎马力输出,降低废气排放,且因安置本技术后,使汽缸内空间变小,压缩比增加,可增加引擎输出马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新型火花塞,它包括火花塞本体、火花塞套盖,所述的火花塞套盖一端凸环嵌入火花塞本体的凹槽内,火花塞套盖内层盖壁靠近火花塞本体上的点火电极,火花塞套盖上设有进、排气小孔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部分剖面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图6为一般火花塞产生消焰层的示意图图7a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设有湍流产生洞的燃烧室示意图图7b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设有湍流产生洞的燃烧室示意图图8a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设有湍流产生洞的燃烧室作用示意图图8b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设有湍流产生洞的燃烧室作用示意图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火花塞是将已有的火花塞顶端弯折的跳火电极去除去除去后的火花塞称为火花塞本体,另外套上一组火花塞套盖2,并固接成一体,该火花塞套盖2系为一圆弧状的盖子,它的一端有凸环21,该凸环可嵌入火花塞本体1的凹槽11内,从而形成如图1所示的形似子弹头的火花塞,其中火花塞套盖在此功能为一爆炸室。图3所示,火花塞套盖2套置在火花塞本体1上时,火花塞的点火电极12与火花塞套盖2的内层盖壁接近,而火花塞套盖2的圆弧层上并分布有若干个进排气小孔22,该进、排气小孔22的数量及形状,视各种汽车本身进排气的特性而决定,当燃烧室内的火花塞火花点火时,火花塞套盖2内会瞬间引爆,瞬间所产生的火焰柱(火焰气流)会喷出火花塞套盖2的进排气小孔22去引燃汽缸里的油气,达到同时引燃及完全燃烧的效果,以增加引擎马力的输出,燃烧完全,降低废气。图5中,火花塞没有单设置火花塞套盖,而设计成与火花塞一体成型的火花爆炸室13,该圆弧形的火花塞爆炸室13上亦设有若干进排气小孔14。图6,A为燃烧室,B为火花塞,C为消焰层,即未燃烧的混合汽在排气行程时由活塞D排出汽缸外。图7、图8中,E为燃烧室,G为活塞,F为湍流产生洞,H为进气门,I为火花塞。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火花塞套盖2内就可产生湍流产生洞的作用,不需更改引擎本体,因此在最方便、经济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使较稀薄的混合气得到良好的燃烧,并使碳氢化合物减少。2、火花塞瞬间引爆所产生的火焰气流(火焰柱),可引燃汽缸里的油达到瞬间引爆完全燃烧的目的,以增加引擎输出马力,降低废气。3、套上火花塞套盖2的火花塞厚度增加,而活塞气缸内的空间不变,使汽缸内的空间变小,故火花塞套盖2的容积改变而可增减压缩比,因而可增加引擎输出马力。4、本技术的火花塞制件非常简易,不须要更改汽车引擎,便能够适用任何汽车,并使燃烧完全,增加引擎马力输出。5、本技术火花塞的点火电极12的火花点火时,其跳火点在中间以360度向火花塞套盖2点火,所以不易积炭,燃烧较完全,且汽车发动时较易启动,(习用的火花塞系为单点的跳火电极,时间一久该单点的负极跳火点会积炭,会产生不易点燃火花,燃烧不完全及不易启动汽车的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火花塞本体、火花塞套盖,所述的火花塞套盖一端凸环嵌入火花塞本体的凹槽内,火花塞套盖内层盖壁靠近火花塞本体上的点火电极,火花塞套盖上设有进、排气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火花塞本体、火花塞套盖,所述的火花塞套盖一端凸环嵌入火花塞本体的凹槽内,火花塞套盖内层盖壁靠近火花塞本体上的点火电极,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证能
申请(专利权)人:金战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