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内乘员约束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车内乘员约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给乘员提供多样化的舒适性选择,具有多向调节功能的座椅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种乘用车上。由于这类座椅的各个部分能够大范围调节,使乘员身体各部分得到适当支撑,身体关节处于高度放松状态,有时也称零重力座椅。然而,当座椅调整到某些姿态下,由于乘员躯体处于躺卧状态,并且小腿被腿托支撑而使双足离地,现有的安全带系统不能给乘员身体充分的安全约束,在紧急情形下可能造成身体伤害。例如,在车辆紧急制动的情况下,例如发生前方碰撞,乘员身体具有前蹿趋势,安全带的约束不足,并可能对乘员头颈部造成伤害。使用更复杂的安全带系统不容易被乘员接受,为此,针对这类座椅必须改进乘员约束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内乘员约束系统。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车内乘员约束系统,包括设置于车辆地板上的可调节座椅,该可调节座椅包括支座、座垫、靠背和腿托,所述支座上方支撑有所述座垫,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乘员约束系统,包括设置于车辆地板(1)上的可调节座椅(2),该可调节座椅(2)包括支座(21)、座垫(22)、靠背(23)和腿托(24),所述支座(21)上方支撑有所述座垫(22),所述座垫(22)后端通过调角器组件连接有所述靠背(23),所述座垫(22)前端通过腿托调节组件连接有所述腿托(2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车辆内部的刚性的前限位部,该前限位部位于所述可调节座椅(2)前方;所述靠背(23)支撑面与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靠背(23)后仰时α取值为0
°
<α≤90
°
;所述腿托(24)支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当所述腿托(24)转动至其前部处于最高点时,0
°
≤β≤60
°
,且所述前限位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腿托(24)支撑面延长线上,以允许乘坐于所述可调节座椅(2)上的乘员足底靠近或接触所述前限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位部为立设在车辆内部的限位挡板(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3)设置在所述车辆地板(1)上,该限位挡板(3)的一个板面为限位面,该限位面朝向所述可调节座椅(2),该限位挡板(3)的下端与车辆地板(1)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3)的下端与车辆地板(1)通过具有限位功能的阻尼铰链(31)铰接,所述限位挡板(3)具有收纳位置和打开位置,所述限位挡板(3)处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双华,任四刚,张明,苟华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