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633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包括缸体、油箱和进油管,还包括除杂机构,所述除杂机构包括除杂网、连接盒、连接杆、收集盒、转动组件、滤筒、升降组件、升降板、收集管、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该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通过除杂机构,使得液压油内的杂质被阻拦在进油管内,使得杂质不会与缸体内壁接触,从而不会造成活塞和缸体内壁的磨损,不会对密封性产生影响,从而不会对活塞杆的移动产生影响,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

技术介绍

[0002]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视具体应用场合而定,其他装置则必不可少。
[0003]现有的液压缸在长期工作后,液压油会出现变质的情况,导致液压油内会含有较多的杂质,若含有杂质的液压油进入缸体内后,会增加活塞与缸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活塞和缸体内壁的磨损程度,从而易造成设备的损坏,降低了现有的液压缸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包括缸体、油箱和进油管,所述油箱设置在缸体的一侧,所述油箱通过进油管与缸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缸体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杆,还包括除杂机构,所述除杂机构设置在进油管上;
[0006]所述除杂机构包括除杂网、连接盒、连接杆、收集盒、转动组件、滤筒、升降组件、升降板、收集管、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除杂网与进油管的远离油箱的一端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盒设置在除杂网的靠近油箱的一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盒的上方连接,所述进油管上设有小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小孔,所述连接杆的外周与小孔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升降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盒的靠近除杂网的一侧均匀设有收集口,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与连接盒的另一侧连通,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收集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收集管竖向设置在收集盒内的顶部,所述收集盒设置在进油管的上方,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收集盒上,所述滤筒设置在收集盒的内部,所述转动组件与滤筒内的底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所述升降板水平设置在收集盒的内部,所述升降板的外周与收集盒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设置在滤筒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与升降板的上方连接,所述升降板上、收集盒的下方和进油管上均设有圆孔,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与升降板上的圆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与进油管上的圆孔的内壁连接,所述进油管通过第二软管与收集盒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软管内和收集管内均设有单向阀。
[0007]作为优选,为了带动滤筒转动,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一轴承和丝杆,所述电机设置在收集盒的上方,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收集盒内的顶部,所述收集盒的上方设有穿
孔,所述电机与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穿孔与滤筒内的底部连接,所述丝杆与滤筒同轴设置,所述丝杆的外周与第一轴承的内圈连接。
[0008]作为优选,为了带动升降板移动,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块和两个升降杆,所述升降块上设有贯穿孔,所述丝杆穿过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上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两个升降杆的一端分别与升降块的两侧连接,两个升降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升降板的上方的两侧连接。
[0009]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出现泄漏的现象,所述收集管的轴线与丝杆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滤筒的内径,所述收集管的底端与滤筒内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滤筒的深度。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通过除杂机构,使得液压油内的杂质被阻拦在进油管内,使得杂质不会与缸体内壁接触,从而不会造成活塞和缸体内壁的磨损,不会对密封性产生影响,从而不会对活塞杆的移动产生影响,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与现有的除杂机构相比,该除杂机构实现了清理滤网的功能,防止滤网上的滤孔被杂质堵塞,从而避免对液压油的移动产生影响,从而不会影响活塞杆的升降工作,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且不仅可以加快液压油通过滤筒的速度,提高了分离除杂的工作效率,实用性更高,还能使得除杂后的液压油可以重新导回进油管的内部,减小了液压油浪费的几率,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的除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的移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油箱,2.进油管,3.缸体,4.滤网,5.收集盒,6.电机,7.丝杆, 8.滤筒,9.升降块,10.升降杆,11.升降板,12.第二软管,13.连接杆,14.连接盒,15.第一软管,16.收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包括缸体3、油箱1和进油管2,所述油箱1设置在缸体3的一侧,所述油箱1通过进油管2与缸体3的内部连通,所述缸体3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杆,还包括除杂机构,所述除杂机构设置在进油管2上;
[0018]该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通过除杂机构,使得液压油内的杂质被阻拦在进油管2内,使得杂质不会与缸体3内壁接触,从而不会造成活塞和缸体3内壁的磨损,不会对密封性产生影响,从而不会对活塞杆的移动产生影响,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0019]如图2

3所示,所述除杂机构包括除杂网4、连接盒14、连接杆13、收集盒5、转动组件、滤筒8、升降组件、升降板11、收集管16、第一软管15和第二软管12,所述除杂网4与进油管2的远离油箱1的一端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盒14设置在除杂网4的靠近油箱1的一侧,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与连接盒 14的上方连接,所述进油管2上设有小孔,所述连接杆13的另
一端穿过小孔,所述连接杆13的外周与小孔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升降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盒14的靠近除杂网4的一侧均匀设有收集口,所述第一软管15 的一端与连接盒14的另一侧连通,所述第一软管15的另一端与收集管16的一端连通,所述收集管16竖向设置在收集盒5内的顶部,所述收集盒5设置在进油管2的上方,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收集盒5上,所述滤筒8设置在收集盒5 的内部,所述转动组件与滤筒8内的底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所述升降板11水平设置在收集盒5的内部,所述升降板11的外周与收集盒5 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1设置在滤筒8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与升降板11的上方连接,所述升降板11上、收集盒5的下方和进油管2上均设有圆孔,所述第二软管12的一端与升降板11上的圆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软管12的另一端与进油管2上的圆孔的内壁连接,所述进油管2通过第二软管12 与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液压缸,包括缸体(3)、油箱(1)和进油管(2),所述油箱(1)设置在缸体(3)的一侧,所述油箱(1)通过进油管(2)与缸体(3)的内部连通,所述缸体(3)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杂机构,所述除杂机构设置在进油管(2)上;所述除杂机构包括除杂网(4)、连接盒(14)、连接杆(13)、收集盒(5)、转动组件、滤筒(8)、升降组件、升降板(11)、收集管(16)、第一软管(15)和第二软管(12),所述除杂网(4)与进油管(2)的远离油箱(1)的一端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盒(14)设置在除杂网(4)的靠近油箱(1)的一侧,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与连接盒(14)的上方连接,所述进油管(2)上设有小孔,所述连接杆(13)的另一端穿过小孔,所述连接杆(13)的外周与小孔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升降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盒(14)的靠近除杂网(4)的一侧均匀设有收集口,所述第一软管(15)的一端与连接盒(14)的另一侧连通,所述第一软管(15)的另一端与收集管(16)的一端连通,所述收集管(16)竖向设置在收集盒(5)内的顶部,所述收集盒(5)设置在进油管(2)的上方,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收集盒(5)上,所述滤筒(8)设置在收集盒(5)的内部,所述转动组件与滤筒(8)内的底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所述升降板(11)水平设置在收集盒(5)的内部,所述升降板(11)的外周与收集盒(5)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1)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世达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