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自动滤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303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滤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全自动滤油器,包括滤油器本体,所述滤油器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油管与第一出油管,所述第一进油管与第一出油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滤油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所述滤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储存室与第二储存室,所述第一储存室与第二储存室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进油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油管。该新型全自动滤油器,通过备用滤油器、第二进油管、第二出油管、第一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的配合使用,使得该装置能够在不停止液压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对滤油器本体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以有效的保障了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全自动滤油器


[0001]本技术涉及滤油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全自动滤油器。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所说的滤油器,一般是指过滤液压油的过滤设备,一般是由壳体和滤芯组成,按滤芯的材料分,可以分为纸质滤芯滤油器、化纤滤芯滤油器、玻纤滤芯滤油器、不锈钢滤芯滤油器等,按照结构形式分,可以分为网式滤油器、线隙式滤油器,折叠滤芯式滤油器、烧结式滤油器、磁性滤油器等,按滤油器安放的位置不同,还可以分为吸油滤油器,管路滤油器、回油滤油器,考虑到泵的自吸性能,吸油滤油器一般都是粗过滤器,液压系统是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油液的压力能并通过控制阀门等附件操纵液压执行机构工作的整套装置,液压系统在工作时,由于各部件之间的磨损,导致液压油内会掺杂杂质,进而降低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滤油器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滤芯表面会附着杂质,导致滤孔堵塞,降低过滤速度及效果,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滤油器改善了上述问题。
[0003]在中国专利CN214465282U中公开的一种液压系统用滤油器,该液压系统用滤油器,所述滤芯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毛刷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的一端,且所述毛刷与所述滤芯相接触,可以对滤芯表面进行清理,保证滤油效果;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管体上,且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内并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叶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壳体内,可以在液压油流动时使毛刷转动对滤芯表面进行清理,但是,该液压系统用滤油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存在以下缺点:
[0004]其在清理内部杂质的时候,需要停止液压系统的运行,导致液压系统不能够继续维持工作,因而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并且杂质容易附着在滤网上,导致堵塞滤孔,因此亟需一种新型全自动滤油器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全自动滤油器,用来解决现有的滤油器在清理内部杂质的时候,需要停止液压系统的运行,导致液压系统不能够继续维持工作,因而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并且杂质容易附着在滤网上,导致堵塞滤孔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新型全自动滤油器,包括滤油器本体,所述滤油器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油管与第一出油管,所述第一进油管与第一出油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滤油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所述滤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储存室与第二储存室,所述第一储存室与第二储存室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进油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油管,所述第一出油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二进油管与第二出油管相邻的一端设置有备用滤油器,所述第二进油管与第二出油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油管与第二出油管的一端均
设置有安装环,所述第二进油管与第二出油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备用滤油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安装环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管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连接管靠近安装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滤网设置于滤油器本体靠近第一进油管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滤网设置于滤油器本体靠近第一出油管的一侧。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滤网设计为倾斜。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滤网且将第一滤网设计为倾斜,使的第一滤网过滤出的杂质能够顺着斜面流动至第二储存室的内部,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杂质附着在第一滤网上,进而有效的减少了杂质对滤网的滤孔造成堵塞的现象。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与安装环相适配,且所述安装环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开设有与螺纹槽相适配的外螺纹,且所述安装环与连接管螺纹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环与连接管的配合使用,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将安装环与连接管之间螺纹连接,即可将第二进油管与第二出油管分别连接在备用滤油器的两端,拆卸时,从连接管上拧掉安装环,即可将备用滤油器拆掉,从而使得备用滤油器便于安装和拆卸,进而使得备用滤油器便于检修、维护和更换。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5]1.该新型全自动滤油器,通过备用滤油器、第二进油管、第二出油管、第一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的配合使用,使得工作人员在需要对滤油器本体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的时候,打开第三电磁阀,同时关闭第一电磁阀,此时滤油器本体、第一进油管与第一出油管形成闭路,此时打开第二电磁阀即可将第一储存室与第二储存室内存储的杂质进行排出,而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备用滤油器、第二出油管与第一出油管形成通路,从而使得液压系统能够继续维持工作,进而使得该装置能够在不停止液压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对滤油器本体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以有效的保障了工作效率;
[0016]2.该新型全自动滤油器,通过设置第一滤网且将第一滤网设计为倾斜,使的第一滤网过滤出的杂质能够顺着斜面流动至第二储存室的内部,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杂质附着在第一滤网上,进而有效的减少了杂质对滤网的滤孔造成堵塞的现象;
[0017]3.该新型全自动滤油器,通过安装环与连接管的配合使用,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将安装环与连接管之间螺纹连接,即可将第二进油管与第二出油管分别连接在备用滤油器的两端,拆卸时,从连接管上拧掉安装环,即可将备用滤油器拆掉,从而使得备用滤油器便于安装和拆卸,进而使得备用滤油器便于检修、维护和更换。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滤油器本体;2、第一进油管;3、第一出油管;4、第一电磁阀;5、第一滤网;6、第二滤网;7、第一储存室;8、第二储存室;9、排污管;10、第二电磁阀;11、第二进油管;12、第二出油管;13、备用滤油器;14、第三电磁阀;15、安装环;16、滑槽;17、连接管;18、螺纹槽;
19、第一密封垫;20、第二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参照图1

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滤油器,包括滤油器本体1,滤油器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油管2与第一出油管3,第一进油管2与第一出油管3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滤油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5与第二滤网6,滤油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储存室7与第二储存室8,第一储存室7与第二储存室8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污管9,排污管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0,第一进油管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油管11,第一出油管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油管12,第二进油管11与第二出油管12相邻的一端设置有备用滤油器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全自动滤油器,包括滤油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器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油管(2)与第一出油管(3),所述第一进油管(2)与第一出油管(3)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所述滤油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5)与第二滤网(6),所述滤油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储存室(7)与第二储存室(8),所述第一储存室(7)与第二储存室(8)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污管(9),所述排污管(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0),所述第一进油管(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油管(11),所述第一出油管(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油管(12),所述第二进油管(11)与第二出油管(12)相邻的一端设置有备用滤油器(13),所述第二进油管(11)与第二出油管(12)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4),所述第二进油管(11)与第二出油管(12)的一端均设置有安装环(15),所述第二进油管(11)与第二出油管(1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滑槽(1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星杨大卫杨丰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辰帆机电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