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秋海专利>正文

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51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花塞,包括主、次电极器,主瓷体和次体,其特征在于次瓷体与主瓷体形成的空腔内,主电极上装有一凸形动柱,空腔内主瓷体的一端装有弹簧,凸形动柱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可将主、次电极上的积炭清除掉,使火花塞寿命延长,同时启动性能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上使用的火花塞。火花塞是发动机上的重要元件之一,其技术状况的优劣,关系到车辆的使用性能,火花塞功能是汽缸中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使之爆发燃烧。火花塞不点火通常是发动机不能起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车辆的使用中常会遇到此类现象。如一个火花塞不点火,排气污染将会比正常情况增大3-4倍,在3种有害气体中(CO、NOx、HC)HC的增加较为明显,有人试验经过维护调整的火花塞,可节油10%左右。所以避免不点火或跳火现象,以确保正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火花塞不点火的原因有火花塞间隙调整不当,间隙过小调整过小,不仅限制了火花与混合气的接触面积,而且由于电极的“消焰”作用,又抑制核的成长,尽管点了火,但火花微弱,混合气着火困难,间隙过大,点火系提供点火电压可能不足以使火花塞电极间点火。再一个原因就是电极积炭。中心电极向周围漏电而有向侧电极点火,这是因为火花塞上积炭(或油污)存积过多,使之短路不点火。并进而烧坏绝缘体,造成火花塞损坏。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点火、自动清除积炭的火花塞。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主电极,次电极,主瓷体和次瓷体,在主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花塞,包括主电极1、次电极(2)、主瓷体(9)和次瓷体(10),其特征在于次瓷体(10)与主瓷体(9)之间的空腔(12)内、主瓷体(9)的一端装有弹簧(4),在空腔(12)内靠着弹簧(4)装有一可在主电极(1)上滑动的凸形动柱(3),位于在主电极(1)和次电极(2)之间,主瓷体(9)上开有与空腔(12)连通的通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花塞,包括主电极1、次电极(2)、主瓷体(9)和次瓷体(10),其特征在于次瓷体(10)与主瓷体(9)之间的空腔(12)内、主瓷体(9)的一端装有弹簧(4),在空腔(12)内靠着弹簧(4)装有一可在主电极(1)上滑动的凸形动柱(3),位于在主电极(1)和次电极(2)之间,主瓷体(9)上开有与空腔(12)连通的通气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其特征在于主瓷体(9)上装有瓷帽(7),主瓷体(9)上和瓷帽(7)上设有与空腔(12)连通的通气道(6),空气滤芯(5)由瓷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秋海
申请(专利权)人:吕秋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