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式双晶体封装功放芯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功放领域,特别是一种功放芯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功放内的功放电路板上会安装很多晶体管做为功放芯片,以满足功放的正常使用。在功放工作过程中,各晶体管上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就需要在功放电路板上安装散热片,以供各晶体管贴靠、散热。由于晶体管的数量很多,这不仅需要在功放电路板上留出较多的安装空间,还需要在功放电路板上安装体积较大的散热片,来满足各晶体管的贴靠,才能便于将各晶体管上的热量带走。这样会导致功放电路板的体积增大,从而会导致功放的体积增大,进而会导致功放的空间占用量较大,这易给功放的使用带来不便。
[0003]在晶体管的数量很多时,还会涉及到各晶体管与功放电路板的组装,这样会增大功放电路板上晶体管的安装量,从而会增大功放电路板的制造难度,进而易影响到功放的生产效率。
[0004]由于现有功放电路板上的晶体管大多由一个管芯、塑封体、三个引脚、定位片构成,所以现有功放电路板上的晶体管是一个管芯构成一个晶体管。在一个管芯构成一个晶体管时,在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式双晶体封装功放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封体(1)、第一管芯(2)、第二管芯(3)、基极引脚(4)、集电极引脚(5)、发射极引脚(6),其中基极引脚(4)、集电极引脚(5)与发射极引脚(6)依次并排布置,所述第一管芯(2)的基极分别与基极引脚(4)的一端、第二管芯(3)的基极相接,所述第一管芯(2)的发射极与第二管芯(3)的发射极相接,所述第一管芯(2)的集电极与第二管芯(3)的集电极相接,所述第二管芯(3)的集电极与集电极引脚(5)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二管芯(3)的发射极与发射极引脚(6)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一管芯(2)、第二管芯(3)、基极引脚(4)的一端、集电极引脚(5)的一端与发射极引脚(6)的一端同时封装在塑封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并联式双晶体封装功放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内板(7),所述金属内板(7)封装在塑封体(1)内,所述集电极引脚(5)的一端与金属内板(7)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二管芯(3)的集电极与金属内板(7)相接,所述金属内板(7)的另一端上一体做出有定位凸耳(71),并使定位凸耳(71)位于塑封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明,侯斌,徐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柯博明珠数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