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材筒体专用压紧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19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材筒体专用压紧工装,包括旋转支座,所述旋转支座为圆筒状,顶部开口,底部为环形底座;还包括涨紧套和卡盘,所属卡盘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旋转支座的开口处,所述涨紧套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座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装夹筒状待加工工件。装夹筒状待加工工件。装夹筒状待加工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材筒体专用压紧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旋压辅助工装
,具体为一种钢材筒体专用压紧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钢材筒体的边缘处需要通过卷边刀具对其旋压从而达到卷边效果,传统的筒体旋压加工是通过卡盘固定筒底,同时从筒底另一侧顶紧来实现筒体的装夹,然而钢材筒体本身由于长度问题,如何稳定固定于旋压设备上,以及旋转时依旧能保持稳定一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材筒体专用压紧工装,包括旋转支座,所述旋转支座为圆筒状,顶部开口,底部为环形底座;还包括涨紧套和卡盘,所属卡盘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旋转支座的开口处,所述涨紧套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座内部。
[0004]较佳的,所述旋转支座侧面靠近所述环形底座处设置有限位孔。
[0005]较佳的,所述涨紧套包括开口端,所述开口端靠近所述旋转支座的开口处。
[0006]较佳的,所述涨紧套的套壁上开设有一圈孔洞,每个所述孔洞均与所述开口端连通。
[0007]较佳的,还包括顶针,所述顶针为圆台状,从内部紧贴所述开口端。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9]本技术通过外侧旋转支座和内侧涨紧套相互配合,确保钢材筒体固定在旋转支座和涨紧套之间,保证筒体在旋转时整个筒身都能保持稳定;同时圆台状的顶针从开口端进行压紧,减小旋转支座和涨紧套之间的缝隙,实现筒体的夹紧,以确保卷边的的部位平滑美观。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涨紧套结构图;
[0012]图中:1旋转支座、2环形底座、3涨紧套、4卡盘、5限位孔、6开口端、7孔洞、8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参照图1

2,一种钢材筒体专用压紧工装,包括旋转支座1,所述旋转支座1为圆筒状,顶部开口,底部为环形底座2;还包括涨紧套3和卡盘4,所属卡盘4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
旋转支座1的开口处,所述涨紧套3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座1内部。通过涨紧套3和旋转支座1将筒体从内外两侧进行固定,且通过螺栓拧紧,固定完成过后通过卡盘4从径向处将筒体实现卡紧。
[0015]为了将工装固定于旋压设备上,所述旋转支座1侧面靠近所述环形底座2处设置有限位孔5,利于设备带动工装旋转。
[0016]为了从内部撑开涨紧套3减小筒体减得缝隙,更好地实现压紧,所述涨紧套3包括开口端6,所述开口端6靠近所述旋转支座1的开口处。所述涨紧套3的套壁上开设有一圈孔洞7,每个所述孔洞7均与所述开口端6连通。还包括顶针8,所述顶针8为圆台状,从内部紧贴所述开口端6,将孔洞7与开口端6连通的缝隙撑开。
[001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材筒体专用压紧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支座(1),所述旋转支座(1)为圆筒状,顶部开口,底部为环形底座(2);还包括涨紧套(3)和卡盘(4),所属卡盘(4)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旋转支座(1)的开口处,所述涨紧套(3)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座(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材筒体专用压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座(1)侧面靠近所述环形底座(2)处设置有限位孔(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琳凯欧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恒盛旋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