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沙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19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沙发,包括座部组件以及背部组件,所述的座部组件的两侧设有相对于座部组件向上延伸的第一扶手;所述的背部组件能够相对座部组件进行后仰调节;在所述的背部组件的两侧还镜像设有向前伸出的第二扶手;背部组件具有坐姿状态以及后仰状态,坐姿状态下,所述第二扶手与第一扶手贴靠在一起;后仰状态下,所述第二扶手响应背部组件的后仰动作并相应抬起以迎合人体手臂,第二扶手处于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使得坐姿状态或后仰状态下,用户的手臂始终能够得到支撑;避免后仰状态手臂悬空而导致酸痛,提高沙发的舒适性,使用更加人性化。使用更加人性化。使用更加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沙发


[0001]本技术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沙发。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沙发中,靠背与扶手分别为两个单独的模块;即使有一些多功能沙发的靠背能够后仰以达到可躺的程度,但扶手一般都是固定在沙发两侧的,扶手并不能与靠背一起转动,使得用户在后仰状态下,手臂得不到支撑,使得沙发的舒适程度欠佳。
[0003]尤其是对于一些多功能沙发来说,用户需要长时间的在沙发上进行操作;对于手游电竞玩家来说,双手更需要一直架在胸前;手臂如果一直处于悬空状态的话,很容易感到酸痛、疲惫;这就更需要沙发时刻能够对手臂提供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巧妙且结构简单的多功能沙发,通过在背部组件的两侧镜像设有第二扶手;使得在坐姿状态下,第二扶手与第一扶手贴靠在一起,能够正常支撑用户手臂;而在后仰状态下,所述第二扶手响应背部组件的后仰动作并相应抬起以迎合人体手臂,使得用户手臂始终能够得到支撑;避免后仰状态手臂悬空而导致酸痛,提高沙发的舒适性,使用更加人性化。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多功能沙发,包括座部组件以及背部组件,所述的座部组件的两侧设有相对于座部组件向上延伸的第一扶手;所述的背部组件能够相对座部组件进行后仰调节;在所述的背部组件的两侧还镜像设有向前伸出的第二扶手;背部组件具有坐姿状态以及后仰状态,坐姿状态下,所述第二扶手与第一扶手贴靠在一起;后仰状态下,所述第二扶手响应背部组件的后仰动作并相应抬起以迎合人体手臂,第二扶手处于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
[0007]作为优选,在坐姿状态下,所述的第二扶手贴靠于与之相邻的第一扶手的内侧或外侧;或者,所述的第二扶手位于第一扶手的上方。第二扶手与第一扶手贴靠设置,使得在坐姿状态下,第二扶手与第一扶手贴近,避免突兀感;第二扶手设置在第一扶手内侧时,可以增加包裹感;第二扶手设置在第一扶手外侧时,则在坐姿状态下,由第一扶手发挥支撑或包裹作用,第二扶手如同两个侧翼起到装饰作用;若第二扶手位于第一扶手正上方,则相当于两个扶手上下层叠设置,利于保持原有设计造型。
[0008]作为优选,在坐姿状态下,所述的第二扶手贴靠于与之相邻的第一扶手的内侧,且由下往上,第二扶手是朝向座部组件外侧方向倾斜设置。使得在后仰状态时,第二扶手的内侧面利于承托人体肘臂。
[0009]作为优选,在坐姿状态下,所述的第二扶手贴靠于与之相邻的第一扶手的外侧,且由下往上,第二扶手是朝向座部组件中部方向倾斜设置。在坐姿状态下,第一扶手可以发挥承托手臂的作用;而在后仰状态时,第二扶手翘起,第二扶手的外侧面发挥承托人体肘臂的功能。
[0010]作为优选,第二扶手的后端与背部组件固定连接;或者,第二扶手的后端与背部组件活动连接以使得第二扶手可相对于背部组件产生转动。第二扶手与背部组件固定连接,随背部组件同步倾仰;而若第二扶手设置为与背部组件活动连接,则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对第二扶手进行二次调节,达到使用舒适的目的。
[0011]作为优选,所述背部组件包括背部主体框架,背部主体框架两侧具有背侧板或杆状部,活动扶手后端与背侧板或杆状部相连。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扶手包括第二扶手主体以及包裹在第二扶手主体外的扶手软包,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为金属管折弯围成的矩形结构。
[0013]作为优选,第二扶手主体后端通过安装座与背部组件相连,所述安装座呈“L”型结构,安装座包括用于连接背部组件的固定板及与固定板相垂直的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与第二扶手主体通过螺丝连接或者焊接固定。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扶手包括第二扶手主体以及包裹在第二扶手主体外的扶手软包,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为长条形的木板结构。
[0015]作为优选,第二扶手主体的后端呈曲型结构,第二扶手主体后端朝背部组件方向弯曲并向后延伸出与背部组件连接的安装板。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扶手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扶手的长度。
[0017]作为优选,坐姿状态下,第二扶手的上端超出于第一扶手上端。
[0018]作为优选,坐姿状态下,所述第二扶手下端与座部组件座面保持接触;或者,第二扶手下端与座部组件座面之间留有间隔。
[0019]作为优选,坐姿状态下,所述第二扶手下端距离座部组件座面的距离介于1

10cm之间。
[0020]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扶手为框架式结构,在第一扶手外包覆有柔性罩。
[002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0022]首先,本技术的多功能沙发,通过在背部组件的两侧镜像设有第二扶手;使得在坐姿状态下,第二扶手与第一扶手贴靠在一起,能够正常支撑用户手臂;而在后仰状态下,所述第二扶手响应背部组件的后仰动作并相应抬起以迎合人体手臂,使得用户手臂始终能够得到支撑;避免后仰状态手臂悬空而酸痛,结构简单巧妙,提高沙发的舒适性,使用更加人性化。使得该沙发尤其适用于电竞手游玩家,第二扶手能够时刻支撑用户手臂,避免长时间手执游戏设备造成疲劳。
[0023]其次,所述第二扶手的位置不受限制,能够设置在第一扶手的内侧或者外侧以及上方;第二扶手主要起到跟随背部组件后仰转动迎合支撑用户手臂的作用;且第二扶手既可以是金属管状结构,也可以是木板结构;继而能够根据厂商的材质及外观需求对第二扶手进行选材及设计其安装位置,设计更加灵活多样。
[0024]再者,安装结构简单,所述第二扶手主体后端通过螺丝即可与背部组件安装;连接方便快捷,易于更换。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后仰状态下沙发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坐姿状态下沙发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坐姿状态下沙发框架的侧视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后仰状态下沙发框架的侧视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第二扶手主体与背部组件连接的侧视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第二扶手与背部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坐姿状态下沙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后仰状态下沙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技术在实施例2中后仰状态下沙发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技术在实施例2中第二扶手主体与背侧板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3中第二扶手与第一扶手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6]图1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4中第二扶手与第一扶手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7]各附图标记为:座部组件1;背部组件2;背侧板2a;第二扶手3;第二扶手主体3a;扶手软包3b;安装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沙发,包括座部组件以及背部组件,所述的座部组件的两侧设有相对于座部组件向上延伸的第一扶手;所述的背部组件能够相对座部组件进行后仰调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背部组件的两侧还镜像设有向前伸出的第二扶手;背部组件具有坐姿状态以及后仰状态,坐姿状态下,所述第二扶手与第一扶手贴靠在一起;后仰状态下,所述第二扶手响应背部组件的后仰动作并相应抬起以迎合人体手臂,第二扶手处于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在坐姿状态下,所述的第二扶手贴靠于与之相邻的第一扶手的内侧或外侧;或者,所述的第二扶手位于第一扶手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在坐姿状态下,所述的第二扶手贴靠于与之相邻的第一扶手的内侧,且由下往上,第二扶手是朝向座部组件外侧方向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在坐姿状态下,所述的第二扶手贴靠于与之相邻的第一扶手的外侧,且由下往上,第二扶手是朝向座部组件中部方向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第二扶手的后端与背部组件固定连接;或者,第二扶手的后端与背部组件活动连接以使得第二扶手可相对于背部组件产生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组件包括背部主体框架,背部主体框架两侧具有背侧板或杆状部,活动扶手后端与背侧板或杆状部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寺苗庄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