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圣友专利>正文

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5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吸尘器只是设有感应障碍物的传感器,当吸尘器遇到障碍物时还需要人工修正,不能做到真正无人操纵;并且吸尘器内部置有蓄电池,充电还需要观察剩余电量,再通过人工接电源去充电,较为繁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充电电源、驱动电机、吸尘装置和控制电路,机座底部的前方设有万向轮、两侧有左右轮(1),左右轮与驱动电机(2)连接,机座的前部设有碰块(3),碰块(3)中设有碰块感应器(4)、拉杆(5)以及复位弹簧,其特征是所述的机座上还设有与左右轮(1)相接触的微动感应器(6)和地面探测感应器,机座的侧边设有手动充电孔。(*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能够自动感应、无需人工操作的吸尘器等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清扫装置,如吸气式吸尘器及旋转清扫盘式吸气型吸尘器等都有清扫效率不是很高,有噪声、能耗高和造价高等不足,这些都是由它们本身所依据的设计原理和构造所决定的。并且目前的清扫装置,均是由人工操作,且带有一根长长的电源线,即费事又不安全。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公开号CN 2631410Y),其包括吸尘部件和左右两轮,左右两轮分别由左右轮电机驱动;吸尘器上还设有感应障碍物的传感器,传感器与所述左右轮电机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吸尘部件包括吸尘电机、灰尘盒、吸尘管路及电动刷。电动刷设在吸尘管路的入口处。该电动刷是滚筒式毛刷,与滚筒式胶片刷相平行且相接触,毛刷与胶片刷转向相反。吸尘器的前端通过万向铰接杆及复位弹簧连接一可相对吸尘器上下左右移动的前板,前板内侧设有挡杆,挡杆与传感器的感应头相对置。但这种结构的吸尘器只是设有感应障碍物的传感器,当吸尘器的左右轮遇到障碍物时还需要人工修正,不能做到真正无人操纵;并且现有的吸尘器内部置有蓄电池,充电还需要人工观察剩余电量,再通过人工接电源去充电,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尘器,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吸尘器只是设有感应障碍物的传感器,当吸尘器的左右轮遇到障碍物时还需要人工修正,不能做到真正无人操纵;本技术还解决了现有的吸尘器内部置有蓄电池,充电还需要人工观察剩余电量,再通过人工接电源去充电,较为繁琐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吸尘器,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充电电源、驱动电机、吸尘装置和控制电路,机座底部的前方设有导向轮、两侧有左右轮,左右轮与驱动电机连接,机座的前部设有碰块,碰块中设有碰块感应器、拉杆以及复位弹簧,其特征是所述的机座上还设有与左右轮相接触的微动感应器和地面探测感应器,机座的侧边设有手动充电孔。吸尘器前端设有的碰块可以防碰撞具有避障功能,碰块接触物体能使碰块感应器作出反应,迅速纠正方向。吸尘器内可设有万向轮,从而引导左右轮的方向。微动感应器在万向轮、左右轮踏空时作出感应,能够防止吸尘器从高处跌落。吸尘器内部可以装有蓄电池用来驱动吸尘器内的所有电机。作为优选,所述的吸尘器还设有相配合的充电座,充电座上设有发射感应器、接触器I,机座上设有接收感应器、接触器II,接收感应器、接触器II分别与发射感应器、接触器I相匹配。吸尘器自动识别低电压时,通过接收感应器监测发射感应器找到充电座,再通过接触器I与接触器II相接触完成自动充电。作为优选,所述的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电机、尘箱,吸尘电机驱动有吸尘风扇。吸尘电机驱动吸尘风扇,可将灰尘通过吸尘管路吸入尘箱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吸尘装置还包括扫地电机,扫地电机上连接有扫地毛刷。扫地毛刷可以将灰尘扫在一起,便于吸尘器吸尘。作为优选,所述的吸尘装置还包括扫地滚轮,扫地滚轮与扫地电机连接并与扫地毛刷相对设置。扫地滚轮以及扫地毛刷转动方向相反,能互相配合将较大的尘粒也扫进尘箱内。作为优选,所述的吸尘器机座上设有边扫电机,机座底部的一侧或两侧分别设有边扫刷,边扫刷由边扫电机驱动。边扫电机可驱动边扫刷将房间角落的灰土垃圾不断清扫至吸尘器中央。吸尘器的两个侧边还可各固接有一个固定边扫刷。固定边扫刷在吸尘器运动过程中通过其自身角度实现将吸尘器边缘的垃圾扫至吸尘器中部。作为优选,所述的扫地滚轮连接有减震装置。减振装置可以防止因扫地滚轮与扫地毛刷卡住后烧坏扫地电机。作为优选,所述的尘箱后腔底部设有可过滤空气的过滤装置。尘箱可分为前腔和后腔。作为优选,所述的地面探测感应器为红外线探测感应器。其可以防止吸尘器踏空跌落。因此,本技术具有吸尘器自主行走,遇到障碍物时无需人工修正,可以做到真正无人操纵的特点;本技术还具有吸尘器内部置有蓄电池,充电无需人工观察剩余电量,可以实现吸尘器感应低电压后自动充电,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充电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吸尘器,包括行走部件、扫地部件以及吸尘部件。如图3、图4、图5、图5,行走部件包括有左右轮1,左右轮由驱动电机2驱动,左右轮配合有万向轮23。吸尘器上设有微动感应器6,其可接触左右轮1。扫地部件包括扫地电机12,扫地滚轮16,扫地毛刷17,固定边扫刷21、边扫刷18及边扫电机19。扫地电机12驱动扫地滚轮16以及扫地毛刷17,扫地滚轮16与扫地毛刷17的转动方向相反。边扫刷18设在吸尘器的两个侧边上,边扫刷18由边扫电机19驱动。吸尘器的两个侧边还各固接有一个固定边扫刷21,其可通过自身角度实现将吸尘器边缘的垃圾扫至吸尘器中部。扫地滚轮16还连接有减震装置20。吸尘部件包括吸尘电机13、吸尘风扇15、吸尘管路24、尘箱14。尘箱14可分为前腔和后腔,吸尘电机13驱动吸尘风扇15,通过吸尘管路24吸入尘箱14后腔中,尘箱后腔底部置有过滤装置22用以过滤空气。吸尘器上设有碰块3,碰块中设有碰块感应器4、拉杆5以及复位弹簧。如图1、图2,吸尘器设有相配合的充电座7,碰块3的上端接收感应器10,接收感应器与设在充电座7上的发射感应器8相配合。如图3,充电座7与吸尘器上分别设有互相配合的接触器I9与接触器II11。吸尘器上的感应器都与控制电路连接,所有电机与设在吸尘器内的蓄电池25连接。使用时,蓄电池1向各电机提供直流电。可以通过手动充电孔实现手动充电和通过自动充电座7实现自动充电,自动充电实现方式为当吸尘器自动识别低电压时,通过接收感应器10监测发射感应器8找到自动充电座7,再通过接触器I9与接触器II11相接触完成自动充电。扫地电机13通过齿轮箱驱动扫地滚轮16以及扫地毛刷17将地面垃圾扫入尘箱14的前腔中,并通过减振装置20防止因扫地滚轮16与扫地毛刷17卡住后烧坏扫地电机13。边扫电机19驱动边扫刷18可将房间角落的灰土垃圾不断清扫至吸尘器中央。固定边扫刷21在吸尘器运动过程中通过其自身角度实现将吸尘器边缘的垃圾扫至吸尘器中部。吸尘电机13驱动吸尘风扇15,通过吸尘管路24将灰尘吸入尘箱14后腔中,尘箱后腔底部置有过滤装置22用以过滤空气。驱动电机2驱动左右轮1,配合万向轮23,实现吸尘器的自主行走。当提起吸尘器或者由于其它原因引起轮子离开正常工作时的位置,触发微动感应器6动作。给处理器一个电平信号,程序接收到电平信号后停止左右轮转动,从而防止吸尘器踏空。碰块3通过碰块感应器4探测地面,防止吸尘器踏空,并通过拉杆5以及与之相形成横截面的感应器实现防碰撞和自动避障功能,然后利用复位弹簧使碰块3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充电电源、驱动电机、吸尘装置和控制电路,机座底部的前方设有万向轮、两侧有左右轮(1),左右轮与驱动电机(2)连接,机座的前部设有碰块(3),碰块(3)中设有碰块感应器(4)、拉杆(5)以及复位弹簧,其特征是所述的机座上还设有与左右轮(1)相接触的微动感应器(6)和地面探测感应器,机座的侧边设有手动充电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充电电源、驱动电机、吸尘装置和控制电路,机座底部的前方设有万向轮、两侧有左右轮(1),左右轮与驱动电机(2)连接,机座的前部设有碰块(3),碰块(3)中设有碰块感应器(4)、拉杆(5)以及复位弹簧,其特征是所述的机座上还设有与左右轮(1)相接触的微动感应器(6)和地面探测感应器,机座的侧边设有手动充电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吸尘器还设有相配合的充电座(7),充电座(7)上设有发射感应器(8)、接触器I(9),机座上设有接收感应器(10)、接触器II(11),接收感应器(10)、接触器II(11)分别与发射感应器(8)、接触器I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电机(13)、尘箱(14),吸尘电机(13)驱动有吸尘风扇(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吸尘装置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圣友
申请(专利权)人:熊圣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