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杆球头加热淬火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444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杆球头加热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加热管、支撑板一、第二加热管、玻璃纤维绝缘管、支撑板二、第二连接板和绝缘板,两个第一加热管的一端焊接在第一、第二连接板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二加热管的两端,第一加热管的侧壁焊接在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上,第二加热管的螺旋段套装有玻璃纤维绝缘管;绝缘板通过螺栓组件与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中连接;还包括一个循环冷却水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快捷,工作时,通过第二加热管的螺旋段形成仿行感应磁场,待加工件安装后,球头与杆过渡位置与螺旋段的间隙均匀,保证受热升温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了支撑杆球头淬火的质量。从而保证了支撑杆球头淬火的质量。从而保证了支撑杆球头淬火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杆球头加热淬火感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淬火感应器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杆球头加热淬火感应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40Cr支撑杆类结构产品,球头都需要高频淬火,在热处理加工过程中,通常是圆柱类细长轴加热淬火,这就需要对淬火感应器进行改进,以满足支撑杆类球头淬火时夹紧定位的要求,使得加工过程更加稳定,从而保证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杆球头加热淬火感应器,由紫铜管、紫铜板材加工、折弯并焊接而成,加热管锥螺旋结构的合理设计,根据设计进行精密折弯,有效地解决了支撑杆球头淬火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支撑杆球头加热淬火感应器,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加热管、支撑板一、第二加热管、玻璃纤维绝缘管、支撑板二、第二连接板和绝缘板,两个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管的两端焊接在一起,两个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侧壁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的相背面上,所述第二加热管的螺旋段套装有玻璃纤维绝缘管;所述绝缘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中间并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绝缘板的左侧;
[0006]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冷却水回水管,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均采用中通管件,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开设有L形连通管道,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第二连接板上的L形连通管道、后侧的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前侧的第一加热管、第一连接板上的L形连通管道和所述冷却水回水管相互连通组成循环冷却水回路。
[0007]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组件包括尼龙螺钉和尼龙螺母,所述尼龙螺钉依次贯穿所述支撑板一、绝缘板、支撑板二后通过所述尼龙螺母旋紧固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尼龙螺钉和尼龙螺母至少设置有两组。
[000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管前后对称布置,且两个第一加热管的侧壁分别焊接或粘结在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的相背面上。
[0010]进一步的,两个第一加热管采用中空的紫铜圆管,所述第二加热管采用中空的紫铜圆管弯制而成中空加热圈,所述第二加热管上的螺旋段规格与待加工件的球头相匹配。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支撑板一、支撑板二均采用紫铜板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3]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快捷,工作时,通过第二加热管的
螺旋段形成仿行感应磁场,待加工件安装后,球头与杆过渡位置与螺旋段的间隙均匀,保证受热升温的一致性,从而有效的保证支撑杆球头淬火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支撑杆球头加热淬火感应器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支撑杆球头加热淬火感应器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连接板;2、第一加热管;3、支撑板一;4、第二加热管;5、玻璃纤维绝缘管;6、支撑板二;7、尼龙螺钉;8、尼龙螺母;9、冷却水进水管;10、第二连接板;11、绝缘板;12、冷却水回水管;13、待加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3所示,一种支撑杆球头加热淬火感应器,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一加热管2、支撑板一3、第二加热管4、玻璃纤维绝缘管5、支撑板二6、第二连接板10和绝缘板11,两个所述第一加热管2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10上,所述第一加热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管4的两端焊接在一起,两个所述第一加热管2的侧壁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一3和支撑板二6的相背面上,所述第二加热管4的螺旋段套装有玻璃纤维绝缘管5;所述绝缘板11位于所述支撑板一3和支撑板二6中间并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10靠近所述绝缘板11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上设置有冷却水回水管12,所述第二连接板10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9,所述第一加热管2和第二加热管4均采用中通管件,所述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10的底部开设有L形连通管道,所述冷却水进水管9、第二连接板10上的L形连通管道、后侧的第一加热管2、第二加热管4、前侧的第一加热管2、第一连接板1上的L形连通管道和所述冷却水回水管12相互连通组成循环冷却水回路。具体的,所述绝缘板11采用聚四氟乙烯板,根据实际设计的形状裁切而成。
[0020]具体的,所述螺栓组件包括尼龙螺钉7和尼龙螺母8,所述尼龙螺钉7依次贯穿所述支撑板一3、绝缘板、支撑板二6后通过所述尼龙螺母8旋紧固定。所述尼龙螺钉7和尼龙螺母8至少设置有两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管2前后对称布置,且两个第一加热管2的侧壁分别焊接或粘结在所述支撑板一3和支撑板二6的相背面上。
[0021]两个第一加热管2采用中空的紫铜圆管,所述第二加热管4采用中空的紫铜圆管弯制而成中空加热圈,所述第二加热管4上的螺旋段规格与待加工件13的球头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10、支撑板一3、支撑板二6均采用紫铜板材。
[0022]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
[0023]如图3所示,首先,将本技术安装在机床淬火变压器上,同时,将所述冷却水进水管9、冷却水回水管12与冷却水源连通;
[0024]手持待加工件13放在第二加热管4的螺旋段上,脚踩开关启动电源,加热启动,第二加热管4对待加工件13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循环冷却水回路中冷却水常通;待加工件13的球头加热完毕后,将工件放入淬火液槽,完成淬火,一个循环完成。该加工过程中,第一连接板1、前侧的第一加热管2、第二加热管4、后侧的第一加热管2、第二连接板10和变压器组
成一个通电加热回路。
[0025]重复以上过程,通过人工上下料进入下一加工循环。
[0026]该撑杆球头加热淬火感应器,工作时,通过第二加热管4的螺旋段形成仿行感应磁场,且第二加热管4的螺旋段的成型根据设计采用精密折弯,待加工件安装后,待加工件上的球头与杆过渡位置与螺旋段的间隙均匀,保证受热升温的一致性,从而有效的保证支撑杆球头淬火的质量。
[002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杆球头加热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加热管、支撑板一、第二加热管、玻璃纤维绝缘管、支撑板二、第二连接板和绝缘板,两个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管的两端焊接在一起,两个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侧壁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的相背面上,所述第二加热管的螺旋段套装有玻璃纤维绝缘管;所述绝缘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中间并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绝缘板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冷却水回水管,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均采用中通管件,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开设有L形连通管道,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第二连接板上的L形连通管道、后侧的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前侧的第一加热管、第一连接板上的L形连通管道和所述冷却水回水管相互连通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光刘西洋曹云山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龙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