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15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夹具,包括工作台,操纵盖分总成定位放置在工作台上,操纵盖分总成上设置有三角形的盖板,盖板上设置有通气孔,盖板的三个角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工作台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密缸,盖板的下表面与气密缸的上表面贴合,工作台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第二直列气缸压板机构、转角缸压紧机构和通气孔封堵机构,通气孔封堵机构与通气孔相对应设置,通气孔封堵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转角缸压紧机构,转角缸压紧机构、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和第二直列气缸压板机构顺次排布压紧在盖板的三个安装孔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总工装使用方便、灵活,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确保装箱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装夹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夹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变速器内有多组传动比不同的齿轮副,汽车行驶过程进行换档,也就是通过操纵机构使变速器内不同的齿轮副互相啮合工作,这些不断啮合的齿轮在高速旋转中需要润滑油进行润滑和冷却;因此,为了使变速器能正常工作,必须保证变速器内的润滑油不泄漏,这就要求整个变速器壳体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操纵器总成作为变速器总成的一部分,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而操纵盖分总成作为操纵器总成的一部分,同样也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操纵盖分总成在组装完成后,直接进行装箱会存在漏气的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需要在装箱之前提出对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的检验,消除隐患,保证箱体的质量。
[0003]过去对操纵盖分总成进行气密性检测,先要将操纵盖分总成用螺杆和压块组合的方式固定,再从通气孔输入压缩空气进行检漏;另外由于操纵盖分总成结构比较复杂,这给压紧机构带来一定困难,容易与换挡摇臂组件发生干涉现象。所以需要不断地改进夹具结构,消除干涉,降低压紧机构的复杂程度,进一步获得容易制造,压紧可靠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夹具,解决操纵盖分总成在气密性检测时装夹效率低,夹紧不可靠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检测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夹具,包括工作台,操纵盖分总成定位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操纵盖分总成上设置有三角形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盖板的三个角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密缸,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气密缸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工作台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第二直列气缸压板机构、转角缸压紧机构和通气孔封堵机构,所述通气孔封堵机构与所述通气孔相对应设置,所述通气孔封堵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转角缸压紧机构,所述转角缸压紧机构、所述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和所述第二直列气缸压板机构顺次排布压紧在所述盖板的三个所述安装孔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气密缸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气密缸贯穿所述工作台的定位孔后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气密缸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包括压紧气缸和压板,所述压紧气缸的工作杆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紧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所述压板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压板的中部通过连接块与压板支撑块可转动连接,
所述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压紧所述盖板上一个安装孔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直列气缸压板机构与所述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直列气缸压板机构上的压头压紧所述盖板上另一个安装孔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角缸压紧机构包括转角缸和转动压板,所述转角缸上可转动的连接有所述转动压板,所述转动压板的工作端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压紧所述盖板靠近所述通气孔的一个安装孔处。
[0011]再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封堵机构包括通气孔堵和封堵气缸,所述封堵气缸通过气缸支撑座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封堵气缸的工作端设置有所述通气孔堵,所述通气孔堵前端的沟槽上设置有O型圈,所述通气孔堵与所述通气孔相适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两个直列气缸压紧机构和一个转角缸对操纵盖分总成进行压紧,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和夹紧的可靠性,避免干涉,操作便捷,做到先确认后使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0014]本技术在气密缸的凹槽内安装密封圈,避免压紧造成零件变形使操纵盖分总成与气密缸的接触面容易漏气的问题;在通气孔堵上套装有密封圈,避免装置因自身结构无法密封,造成的漏气问题,保证压紧时的气密性。
[0015]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总工装使用方便、灵活,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确保装箱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检测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夹具的俯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检测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夹具的主视图;
[0019]图3为第一直列气缸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转角缸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操纵盖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2、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201、压头;202、压板;203、连接块;204、压板支撑块;205、连接杆;206、压紧气缸;3、第二直列气缸压板机构;4、转角缸压紧机构;401、转角压板;402、压块;403、转角缸;5、通气孔封堵机构;501、气缸支撑座;502、封堵气缸;503、通气孔堵;504、O型圈;6、操纵盖分总成;601、通气孔;602、盖板;603、安装孔;7、气密缸;701、定位孔;70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

图6所示,一种检测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夹具,包括工作台1,操纵盖分总成6定位放置在工作台1上,操纵盖分总成6上设置有三角形的盖板 602,盖板602上设置有通气孔601,盖板602的三个角上均设置有安装孔603,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密缸7,盖板602的下表面与气密缸 7的上表面贴合,工作台1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2、第二直列气缸压板机构3、转角缸压紧机构4和通气孔封堵机构5,通气孔封堵机
构5与通气孔601相对应设置,通气孔封堵机构5的一侧还设置有转角缸压紧机构4,转角缸压紧机构4、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2和第二直列气缸压板机构3顺次排布压紧在盖板602的三个安装孔603处。
[0025]如图2所示,气密缸7上设置有与安装孔603相适配的定位孔701,气密缸 7贯穿工作台1的定位孔后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上,气密缸7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702。
[0026]具体的,定位孔701与安装孔603相对应设置,便于夹紧前的定位;通过密封圈702实现气密缸7的上端面与操纵盖分总成6的下端面紧密贴合,保证气密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安装不紧密带来的误差。
[0027]如图3所示,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2包括压紧气缸206和压板202,压紧气缸206的工作杆与连接杆205的一端连接,压紧气缸206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上,连接杆205的顶端与压板20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压板202的中部通过连接块203与压板支撑块204可转动连接,压板202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头 201,压头201压紧盖板602上一个安装孔603处。
[0028]此外,第二直列气缸压板机构3与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夹具,包括工作台(1),操纵盖分总成(6)定位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操纵盖分总成(6)上设置有三角形的盖板(602),所述盖板(602)上设置有通气孔(601),所述盖板(602)的三个角上均设置有安装孔(60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密缸(7),所述盖板(602)的下表面与所述气密缸(7)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工作台(1)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2)、第二直列气缸压板机构(3)、转角缸压紧机构(4)和通气孔封堵机构(5),所述通气孔封堵机构(5)与所述通气孔(601)相对应设置,所述通气孔封堵机构(5)的一侧还设置有所述转角缸压紧机构(4),所述转角缸压紧机构(4)、所述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2)和所述第二直列气缸压板机构(3)顺次排布压紧在所述盖板(602)的三个所述安装孔(603)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缸(7)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603)相适配的定位孔(701),所述气密缸(7)贯穿所述工作台(1)的定位孔后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气密缸(7)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7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操纵盖分总成气密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列气缸压板机构(2)包括压紧气缸(206)和压板(202),所述压紧气缸(206)的工作杆与连接杆(205)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光曹云山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龙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