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穿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684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5
一种套管穿线装置,包括送线模块及送套管模块;送线模块包括双电机送线机构,包括两对送线轮、两驱动电机及指夹气缸;指夹气缸的两指夹上分别定位一对送线轮,指夹气缸张开时,两对送线轮的轮面分离形成穿线通道;指夹气缸闭合时,两对送线轮的轮面贴合,通过转动带动导线送线;送套管模块包括套管夹治具及扩孔机构;套管夹治具包括一对压块及套管夹,两压块闭合对套管夹产生压力,进而对套管夹中的套管抱紧;扩孔机构包括扩孔顶针座,经驱动做朝向套管夹治具的直线往复运动;扩孔顶针座的一侧凸设有锥形顶针,当扩孔顶针座位移至贴紧套管夹治具时,锥形顶针伸入套管夹对套管端部进行扩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全自动的套管穿线,效率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穿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小型变压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穿线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变压器的PIN脚套管和绕线。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小型变压器生产时进行的套管、送线和穿线等操作大多采用人工实现,例如对变压器的骨架及PIN脚的缠绕导线操作,以及将柔性套管剪切成目标长度,并套设于变压器的导线操作等。
[0003]由于人手操作具有效率低、可靠性差、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等不足。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管穿线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套管穿线装置,包括送线模块以及送套管模块,所述送套管模块位于垂直于所述送线模块送线方向的一侧;
[0007]其中,所述送线模块包括双电机送线机构,该双电机送线机构包括两对送线轮、两驱动电机以及指夹气缸;
[0008]两对送线轮的转轴均竖直平行设置,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两第一送线轮的转轴传动连接,驱动两第一送线轮做同步转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两第二送线轮的转轴传动连接,驱动两第二送线轮做同步转动,其中第一送线轮和第二送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0009]所述指夹气缸包括一对指夹,该对指夹经驱动具有闭合、张开两个状态;两所述指夹上分别定位一对所述送线轮,且两第一送线轮的转轴所在平面与两第二送线轮的转轴所在平面平行;在指夹气缸的张开状态下,第一送线轮的轮面与第二送线轮的轮面分离,形成穿线通道,该穿线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线侧和出线侧;在指夹气缸的闭合状态下,第一送线轮的轮面贴合于第二送线轮的轮面,通过两对送线轮的转动带动导线向出线侧送线;
[0010]所述送套管模块包括套管夹治具及扩孔机构;
[0011]所述套管夹治具包括一对压块以及套管夹;两所述压块一上一下相对设置,并经驱动做张开、闭合动作;所述套管夹设于两压块之间,且套管夹中设有定位孔供套管穿设;两所述压块闭合对套管夹产生压力,进而对定位孔中的套管进行抱紧;
[0012]所述扩孔机构包括扩孔顶针座,该扩孔顶针座经驱动做朝向所述套管夹治具的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扩孔顶针座朝向套管夹治具的一侧凸设有一锥形顶针,该锥形顶针与所述套管夹的定位孔对位配合,构成当所述扩孔顶针座位移至贴紧所述套管夹治具时,所述锥形顶针伸入套管夹的定位孔对套管端部进行扩孔;
[0013]所述套管夹治具经驱动做朝向所述送线模块中所述穿线通道出线侧的直线往复
运动,具有扩孔、穿线两个工位;
[0014]当所述套管夹治具位于扩孔工位时,所述套管夹的定位孔中心与所述扩孔顶针座的锥形顶针、所述套管导针的穿管孔对位且同心设置;当所述套管夹治具位于穿线工位时,所述套管夹中的套管与所述穿线通道对位设置。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16]1.上述方案中,所述双电机送线机构的两所述驱动电机与同一驱动器电性连接。
[0017]2.上述方案中,两对送线轮的轮面均为弹性材质。
[0018]3.上述方案中,所述送线模块还包括压线导线机构、送线导针以及入线导针;
[0019]所述压线导线机构、所述送线导针、所述两对送线轮、所述入线导针按送线方向依次设置;
[0020]所述压线导线机构包括导线座和压线头,该导线座上按送线方向一前一后同心设置有两个导线孔;所述压线头装配于所述导线座上,并经驱动在竖直方向对位于两个导线孔之间的导线做直线往复运动;
[0021]所述送线导针和所述入线导针均呈管状并具有导向孔,且两者的导向孔与所述导线座的导线孔在送线方向同心设置。
[0022]4.上述方案中,所述入线导针连设于一导针座上,该导针座经驱动在送线方向做直线往复位移。
[0023]5.上述方案中,所述入线导针具有一锥形头部,在套管夹治具位于穿线工位时,入线导针的锥型头部与所述套管的喇叭口对接。
[0024]6.上述方案中,所述入线导针对应所述送线轮的一端设成喇叭口。
[0025]7.上述方案中,所述送套管模块还包括送管导向及检测机构、送管机构、套管导针以及裁切机构;
[0026]所述送管导向及检测机构、所述送管机构、所述套管导针、所述裁切机构、所述套管夹治具以及所述扩孔机构按送管方向依次设置;
[0027]所述送管导向及检测机构包括导向轮、感应片以及光电传感器;所述感应片固设于所述导向轮上,与导向轮同轴旋转;所述光电传感器对应所述感应片设置,以检测感应片的转动信息;
[0028]所述送管机构包括主动送管轮以及压靠轮;所述主动送管轮对应所述导向轮设置,接受经导向轮导向的套管;所述压靠轮以其轮面贴合抵靠于主动送管轮的轮面,对套管进行压靠;
[0029]所述套管导针呈管状,具有穿管孔;所述套管经由送管机构送出后穿入套管导针的穿管孔中,经穿管孔伸出后,套管的前端进入所述套管夹治具,并通过所述裁切机构的切刀对位于套管夹治具外侧的套管进行切断。
[0030]8.上述方案中,所述套管夹的定位孔朝向所述扩孔顶针座的一端设成喇叭口。
[00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0032]本技术一种套管穿线装置,包括送线模块及送套管模块;送线模块包括双电机送线机构,包括两对送线轮、两驱动电机及指夹气缸;指夹气缸的两指夹上分别定位一对送线轮,指夹气缸张开时,两对送线轮的轮面分离形成穿线通道;指夹气缸闭合时,两对送线轮的轮面贴合,通过转动带动导线送线;送套管模块包括套管夹治具及扩孔机构;套管夹
治具包括一对压块及套管夹,两压块闭合对套管夹产生压力,进而对套管夹中的套管抱紧;扩孔机构包括扩孔顶针座,经驱动做朝向套管夹治具的直线往复运动;扩孔顶针座的一侧凸设有锥形顶针,当扩孔顶针座位移至贴紧套管夹治具时,锥形顶针伸入套管夹对套管端部进行扩孔。
[0033]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可实现全自动的套管穿线作业,因为整套工作原理避免了送线过程因摩擦力不足造成的打滑问题,以及导线穿套管偏移问题,从而保证了送线穿套管的稳定性,所以不仅效率高、可靠性高,更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整机工作效率,因此具有较佳的产业效益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34]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5]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双电机送线机构的俯视图;
[0036]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双电机送线机构的仰视图;
[0037]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双电机送线机构的立体图;
[0038]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套管夹治具的立体图;
[0039]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送套管模块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40]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送套管模块于套管裁切状态的示意图;
[0041]附图8为图7中扩孔顶针座与套管夹治具的配合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线模块以及送套管模块,所述送套管模块位于垂直于所述送线模块送线方向的一侧;其中,所述送线模块包括双电机送线机构,该双电机送线机构包括两对送线轮、两驱动电机以及指夹气缸;两对送线轮的转轴均竖直平行设置,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两第一送线轮的转轴传动连接,驱动两第一送线轮做同步转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两第二送线轮的转轴传动连接,驱动两第二送线轮做同步转动,其中第一送线轮和第二送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指夹气缸包括一对指夹,该对指夹经驱动具有闭合、张开两个状态;两所述指夹上分别定位一对所述送线轮,且两第一送线轮的转轴所在平面与两第二送线轮的转轴所在平面平行;在指夹气缸的张开状态下,第一送线轮的轮面与第二送线轮的轮面分离,形成穿线通道,该穿线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线侧和出线侧;在指夹气缸的闭合状态下,第一送线轮的轮面贴合于第二送线轮的轮面,通过两对送线轮的转动带动导线向出线侧送线;所述送套管模块包括套管夹治具及扩孔机构;所述套管夹治具包括一对压块以及套管夹;两所述压块一上一下相对设置,并经驱动做张开、闭合动作;所述套管夹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园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云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