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负摩阻力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87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桩基负摩阻力消除装置,包括浇灌桩柱,所述浇灌桩柱的外表面套设有内护筒,所述内护筒的外表面套设有护筒基座与密封卸荷套,所述护筒基座位于所述浇灌桩柱中性点的下方,所述密封卸荷套位于所述浇灌桩柱中性点的上方,所述护筒基座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预埋基柱会对外护筒产生一个向上的阻力,从而相对减小其负摩阻力,同时外护筒通过与内护筒之间的润滑材料,能够减小外护筒与内护筒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更好对负摩阻力进行消除,能够使桩基施工更加稳固,使建筑施工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筑施工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筑施工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负摩阻力消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桩基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桩基负摩阻力消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负摩擦力,是一种工程地质学学科的一种概念名词。当桩侧土体因某种原因而下沉,且其沉降量大于桩的沉降(即桩侧土体相对于桩向下位移) 时,土对桩产生的向下作用的摩擦力,桩基技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受到工业化发展的巨大影响,桩型和施工工艺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桩基设计和施工领域出现了许多崭新的概念,例如疏桩理论、桩基逆作法、热加固成桩等,桩与其他基础形式或工艺联合使用,使桩基础在工程建设中应用更加广泛。
[0003]软土地面上进行浇灌桩基时,桩基周围的软土长久会出现下沉的现象,从而对桩产生向下的摩擦力,其负摩擦力会对桩基造成破坏,容易导致桩基倾斜或下降,从而影响施工建筑的质量,所以亟需一种桩基负摩阻力消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桩基负摩阻力消除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桩基负摩阻力消除装置,包括浇灌桩柱,所述浇灌桩柱的外表面套设有内护筒,所述内护筒的外表面套设有护筒基座与密封卸荷套,所述护筒基座位于所述浇灌桩柱中性点的下方,所述密封卸荷套位于所述浇灌桩柱中性点的上方,所述护筒基座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预埋基柱,所述内护筒的外表面套设有外护筒,所述内护筒与所述外护筒之间设置有间隔间隙。
[0006]进一步地,所述预埋基柱为顶部开口的柱形结构,所述预埋基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硬性弹簧,所述硬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0007]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预埋基柱均埋设在所述浇灌桩柱中性点以下的位置,多个所述预埋基柱内部的支撑杆同时对所述外护筒进行支撑。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护筒内侧底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对接槽,所述密封卸荷套内侧顶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对接槽,所述外护筒通过第一对接槽、第二对接槽相互绞合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槽与第二对接槽的内壁均嵌入连接有橡胶圈,从而能够使外护筒与内护筒之间进行密封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间隔间隙的内部填充有软沥青润滑材料。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预埋基柱会对外护筒产生一个向上的阻力,从而相对减小其负摩阻力,同时外护筒通过与内护筒之间的润滑材料,能够减小外护筒与内护筒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更好对负摩阻力进行消除,能够使桩基施工更加稳固,使建筑施工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本技术所述一种桩基负摩阻力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
[0015]图3:本技术所述护筒基座和预埋基柱的连接示意图;
[0016]图4:本技术所述预埋基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如下:
[0018]1、浇灌桩柱;
[0019]2、内护筒;
[0020]3、外护筒;31、第一对接槽;
[0021]4、护筒基座;41、定位孔;
[0022]5、预埋基柱;51、硬性弹簧;52、限位滑块;53、支撑杆;
[0023]6、密封卸荷套;61、第二对接槽;
[0024]7、间隔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具有以下具体实施例。
[0027]实施例:
[0028]一种桩基负摩阻力消除装置,包括浇灌桩柱1,浇灌桩柱1的外表面套设有内护筒2,内护筒2的外表面套设有护筒基座4与密封卸荷套6,护筒基座 4位于浇灌桩柱1中性点的下方,密封卸荷套6位于浇灌桩柱1中性点的上方,护筒基座4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定位孔41,定位孔4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预埋基柱5,内护筒2的外表面套设有外护筒3,内护筒2与外护筒3之间设置有间隔间隙7。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护筒基座4放入到开设好的基坑里面,使护筒基座4位于浇灌桩柱1计算好的中性点以下的位置,再将多个预埋基柱5分别穿过定位孔41埋设在软土层里面,然后将外护筒3吊入到基坑内部,使外护筒3套在内护筒2的表面,同时内护筒2与外护筒3之间间隔有间隔间隙7,再然后将密封卸荷套6套设在内护筒2表面,使密封卸荷套6与外护筒3的底部进行密封对接,最后向间隔间隙7的内部注入填充料,当外护筒3 外部的软土下沉时,首先,预埋基柱5会对外护筒3产生一个向上的阻力,从而相对减小其负摩阻力,同时外护筒3通过与内护筒2之间的润滑材料,能够减小外护筒3与内护筒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更好对负摩阻力进行消除,能够使桩基施工更加稳固,使建筑施工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0030]具体的,预埋基柱5为顶部开口的柱形结构,预埋基柱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硬性弹簧51,硬性弹簧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52,限位滑块52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3。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预埋基柱5能够埋设在浇灌桩柱1中性点的下部位置,当外护筒3吊入开设的桩坑里面时,外护筒3自身的重力通过支撑杆53和限位滑块52对硬性弹簧51进行挤压,从而使硬性弹簧51处于的弹性趋于临界点,当软土带动埋设好的外护筒3下沉时,硬性弹簧51会出现向上的阻力,从而能够减小桩基的负摩阻力。
[0032]具体的,多个预埋基柱5均埋设在浇灌桩柱1中性点以下的位置,多个预埋基柱5内部的支撑杆53同时对外护筒3进行支撑。
[00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预埋基柱5能够通过支撑杆53对外护筒 3进行支撑,当外护筒3跟随软土基下沉时,能够自动产生一个向上的阻力,从而减小外护筒3下降的力度。
[0034]具体的,外护筒3内侧底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对接槽31,密封卸荷套6 内侧顶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对接槽61,外护筒3通过第一对接槽31、第二对接槽61相互绞合连接。
[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对接槽31和第二对接槽61能够便于外护筒3与密封卸荷套6进行对接,也可通过卡槽或卡环的方式进行嵌入连接。
[0036]具体的,第一对接槽31与第二对接槽61的内壁均嵌入连接有橡胶圈,从而能够使外护筒3与内护筒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负摩阻力消除装置,包括浇灌桩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桩柱(1)的外表面套设有内护筒(2),所述内护筒(2)的外表面套设有护筒基座(4)与密封卸荷套(6),所述护筒基座(4)位于所述浇灌桩柱(1)中性点的下方,所述密封卸荷套(6)位于所述浇灌桩柱(1)中性点的上方,所述护筒基座(4)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定位孔(41),所述定位孔(4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预埋基柱(5),所述内护筒(2)的外表面套设有外护筒(3),所述内护筒(2)与所述外护筒(3)之间设置有间隔间隙(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负摩阻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基柱(5)为顶部开口的柱形结构,所述预埋基柱(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硬性弹簧(51),所述硬性弹簧(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52),所述限位滑块(5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非郭子飞刘盼红余自勇胡连勇周玉华李伟伟姚宝峰胡夏平张博涛李军万朝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