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冲压阀板模具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578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冲压阀板模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送料机、整平机与冲床相连接,送料机上的传动装置与冲床速度同步,其中冲床的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上设有第一打薄冲头和第二打薄冲头,第一打薄冲头的右侧设有斜面打薄冲头,下模的顶部嵌装有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第二模仁内设有第三模仁,第二模仁的下方设有嵌装在下模上的第四模仁,第三模仁的底部延伸至第四模仁内,第一模仁的底部配合有第一传力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无毛刺工艺、打薄工艺和整平工艺相配合,可有效的满足产品制作的特殊要求,不需要另外单独使用研磨和放电加工,降低制造成本,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冲压阀板模具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冰箱压缩机用阀板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冲压阀板模具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冰箱压缩机阀板的吸气孔和排气孔共同控制制冷剂的吸入和流出,阀板基本要求就是要密封性能要好,不然当曲柄活塞运动时阀板吸气孔和排气孔密封不严就会直接影响制冷效果,产生噪音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目前国内冰箱压缩机使用的阀板通常采用冲压加双面研磨,和放电工艺,三个工序,制造成本较高,由于产品的气密性要求较高,常规冲压模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只能增加后工艺研磨和放电加工,采用放电加工的工序制造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连续冲压阀板模具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连续冲压阀板模具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连续冲压阀板模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送料机、整平机与冲床相连接,送料机上的传动装置与冲床速度同步,其中冲床的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上设有第一打薄冲头和第二打薄冲头,第一打薄冲头的右侧设有斜面打薄冲头,下模的顶部嵌装有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第二模仁内设有第三模仁,第二模仁的下方设有嵌装在下模上的第四模仁,第三模仁的底部延伸至第四模仁内,第一模仁的底部配合有第一传力杆,第一传力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装在下模上的第一弹簧,第二模仁的底部配合有第二传力杆,第二传力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装在下模上的第二弹簧;S2:将板料送入S1中所述的整平机上的上下轧辊之间,使板料向上和向下弯曲,钢板经多次的超过屈服极限的拉伸弯曲,产生了塑性变形,达到了矫正和去除应力的目的,实现初步整平材料;S3:使用去毛刺工站对冲切后的产品边缘进行消除毛刺作业,且产品的边角处倒角成V形,用以隐藏毛刺,以防毛刺高出平面影响平面度;S4:使用粗切工艺将产品的打薄区域进行初步粗切,以消除打薄应力;S5:采用外圈打薄与内侧倒角同步进行初步冲切,初步冲切时,在S4中所述的板料移动至冲床上的上模和下模之间时,板料移动至第一打薄冲头1的下方,上模向下移动,上模带动第一打薄冲头和斜面打薄冲头向下对板料进行施压,在板料挤压力下,带动第一模仁 向下活动,第一模仁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传力杆向下移动,第一传力杆向下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斜面打薄冲头向外挤压板料,使板料向外流动,斜面打薄冲头继续向下行,压薄至所需形状时,上模向上移动,对板料的挤压力消失,进而对第一模仁的挤压力消失,此时第一弹簧的弹力通过第一传力杆带动第一模仁上行,得到排气小孔,送料机继续对板料进行传输,进行下一工站;
S6:S5中所述的板料移动至第二打薄冲头的下方时,上模向下移动,上模带动第二打薄冲头向下移动至接触板料,板料挤压着第二模仁向下活动,第二打薄冲头向下移动的同时其头部导入板料定位并向外挤压板料,同时第三模仁向上挤压板料,第二打薄冲头继续向下行,对板料施以压力获得所需形状,第二模仁向下移动的同时通过第二传力杆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此时上模向上移动,第二弹簧的弹力通过第二传力杆带动第二模仁向上移动,第二模仁向上顶压着板料上浮,挤压打薄完成,得到吸气孔;S7:使用精冲工具对S6中冲切后的板料进行精冲内孔和外形修边,修切掉打薄时外形和内孔挤压流动的材料,精冲孔后进行孔拍毛刺和平面度整形,平面度采用窝形反补偿整形,制得阀板。
[0005]优选地,所述S1中,送料机上的传动装置,其矫正速度为15m/min ,矫正滚轮直径*滚轮数量为φ30
×
上 7/ 下8 。
[0006]优选地,所述S7中,阀板的厚度为2.0mm,且板材的厚度国标为+/

0.10mm,采用二次精密压延,确保厚度公差在+/

0.02mm内。
[0007]优选地,所述S7中,平面整形主要是反补偿工艺,矫正产品应力释放后轻微的变形与翘曲。
[0008]优选地,所述S5中,内侧倒角采用的倒角冲头材质为钨钢研磨加工而成。
[0009]优选地,所述S1中,第一打薄冲头、斜面打薄冲头和第二打薄冲头的底部加大到2倍打薄面积以上,确保零件足够强度。
[0010]优选地,所述S1中,送料机上的料带设计为长方形工艺缺口,可以吸收打薄时板料流动,避免挤料影响料带定位。
[0011]优选地,所述S5和S6中的打薄采用上下同步打薄,避免分步打薄影响之前打出的槽深度,且打薄采用独立模板,氮气弹簧压料,防止受力较大影响其他工艺稳定性。
[00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无毛刺工艺、打薄工艺和整平工艺相配合,可有效的满足产品制作的特殊要求,不需要另外单独使用研磨和放电加工,降低制造成本,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连续冲压阀板模具工艺的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第一打薄冲头;2、斜面打薄冲头;3、第二传力杆;4、第一模仁;5、第一传力杆;6、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8、第二打薄冲头;9、第二模仁;10、第四模仁;11、第三模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0016]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连续冲压阀板模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送料机、整平机与冲床相连接,送料机上的传动装置与冲床速度同步,其中冲床的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上设有第一打薄冲头1和第二打薄冲头8,第一打薄冲头1的右侧设有斜面打薄冲头2,下模的顶部嵌装有第一模仁4和第二模仁9,第二模仁9内
设有第三模仁11,第二模仁9的下方设有嵌装在下模上的第四模仁10,第三模仁11的底部延伸至第四模仁10内,第一模仁4的底部配合有第一传力杆5,第一传力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装在下模上的第一弹簧6,第二模仁9的底部配合有第二传力杆3,第二传力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装在下模上的第二弹簧13,其中送料机上的传动装置,其矫正速度为15m/min ,矫正滚轮直径*滚轮数量为φ30
×
上 7/ 下8,送料机上的料带设计为长方形工艺缺口,可以吸收打薄时板料流动,避免挤料影响料带定位,其中第一打薄冲头1、斜面打薄冲头2和第二打薄冲头8的底部加大到2倍打薄面积以上,确保零件足够强度;S2:将板料送入S1中的整平机上的上下轧辊之间,使板料向上和向下弯曲,钢板经多次的超过屈服极限的拉伸弯曲,产生了塑性变形,达到了矫正和去除应力的目的,实现初步整平材料;S3:使用去毛刺工站对冲切后的产品边缘进行消除毛刺作业,且产品的边角处倒角成V形,用以隐藏毛刺,以防毛刺高出平面影响平面度;S4:使用粗切工艺将产品的打薄区域进行初步粗切,以消除打薄应力;S5:采用外圈打薄与内侧倒角同步进行初步冲切,初步冲切时,在S4中的板料移动至冲床上的上模和下模之间时,板料移动至第一打薄冲头1的下方,上模向下移动,上模带动第一打薄冲头1和斜面打薄冲头2向下对板料进行施压,在板料挤压力下,带动第一模仁4 向下活动,第一模仁4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传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冲压阀板模具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送料机、整平机与冲床相连接,送料机上的传动装置与冲床速度同步,其中冲床的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上设有第一打薄冲头(1)和第二打薄冲头(8),第一打薄冲头(1)的右侧设有斜面打薄冲头(2),下模的顶部嵌装有第一模仁(4)和第二模仁(9),第二模仁(9)内设有第三模仁(11),第二模仁(9)的下方设有嵌装在下模上的第四模仁(10),第三模仁(11)的底部延伸至第四模仁(10)内,第一模仁(4)的底部配合有第一传力杆(5),第一传力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装在下模上的第一弹簧(6),第二模仁(9)的底部配合有第二传力杆(3),第二传力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装在下模上的第二弹簧(7);S2:将板料送入S1中所述的整平机上的上下轧辊之间,使板料向上和向下弯曲,钢板经多次的超过屈服极限的拉伸弯曲,产生了塑性变形,达到了矫正和去除应力的目的,实现初步整平材料;S3:使用去毛刺工站对冲切后的产品边缘进行消除毛刺作业,且产品的边角处倒角成V形,用以隐藏毛刺,以防毛刺高出平面影响平面度;S4:使用粗切工艺将产品的打薄区域进行初步粗切,以消除打薄应力;S5:采用外圈打薄与内侧倒角同步进行初步冲切,初步冲切时,在S4中所述的板料移动至冲床上的上模和下模之间时,板料移动至第一打薄冲头(1)的下方,上模向下移动,上模带动第一打薄冲头(1)和斜面打薄冲头(2)向下对板料进行施压,在板料挤压力下,带动第一模仁(4) 向下活动,第一模仁(4)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传力杆(5)向下移动,第一传力杆(5)向下对第一弹簧(6)进行压缩,斜面打薄冲头(2)向外挤压板料,使板料向外流动,斜面打薄冲头(2)继续向下行,压薄至所需形状时,上模向上移动,对板料的挤压力消失,进而对第一模仁(4)的挤压力消失,此时第一弹簧(6)的弹力通过第一传力杆(5)带动第一模仁(4)上行,得到排气小孔,送料机继续对板料进行传输,进行下一工站;S6:S5中所述的板料移动至第二打薄冲头(8)的下方时,上模向下移动,上模带动第二打薄冲头(8)向下移动至接触板料,板料挤压着第二模仁(9)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利骏范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裕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