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试剂分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自动化分装组件和自动化分装设备,料管包括管体和能够盖设于管体的料管盖,管体设置有突出于管体的外壁面且位于料管盖的下方的凸台;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包括:检测管体上是否盖设有料管盖;当检测到料管上盖设有料管盖后,检测盖设后的料管盖的底壁和凸台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检测距离,当检测到的第一检测距离不大于第一标定值时,料管盖盖设达标。该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可较为便利地检测出料管盖盖设是否达标。料管盖盖设是否达标。料管盖盖设是否达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自动化分装组件和自动化分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试剂分装
,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自动化分装组件和自动化分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诊断试剂是指采用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原理或方法制备的、在体外用于对人类疾病的诊断、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等的诊断试剂。分子诊断依靠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前沿学科,在遗传病,肿瘤等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诊断试剂通常进行分装在各个料管中。以分装分子诊断试剂为例,在将分子诊断试剂分装在螺纹管中后,会将盖子旋拧到螺纹管上,之后进行贴标、检测等工序。
[0004]然而,在拧盖操作步骤中,可能存在盖子未完全旋拧到螺纹管的情况,此时盖子旋拧不达标,为了诊断试剂的安全有效地输送,需要将盖子旋拧不达标的螺纹管筛选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该检测料管合格方法通过检测盖设后的料管盖的底壁和凸台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检测距离,并将该第一检测距离与第一标定值进行比较,从而获知料管盖盖设是否达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所述料管包括管体和能够盖设于所述管体的料管盖,所述管体设置有突出于所述管体的外壁面且位于所述料管盖的下方的凸台;所述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包括:
[0007]检测所述管体上是否盖设有所述料管盖;
[0008]当检测到所述料管上盖设有所述料管盖后,检测盖设后的所述料管盖的底壁和所述凸台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检测距离,其中:当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距离不大于第一标定值时,所述料管盖盖设达标。
[0009]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盖设后的料管盖的底壁和凸台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检测距离,并将该第一检测距离与第一标定值比较,当第一检测距离大于第一标定值时,表示料管盖并未完全盖设到管体上。通过上述方法,可较为便利且准确地检测出料管盖盖设是否达标,从而保证了料管能够安全稳定地分装试剂。
[0010]优选地,所述检测盖设后的所述料管盖的底壁和所述凸台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检测距离包括:
[0011]分别检测盖设后的所述料管盖的不同位置处的底壁和所述凸台的相应位置处的顶壁之间的多个距离,对所述多个距离求取平均值得到所述第一检测距离。
[0012]优选地,所述检测盖设后的所述料管盖的底壁和所述凸台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检测距离包括:
[0013]使得所述管体围绕所述管体的轴线旋转;
[0014]在所述管体旋转的过程中,分别检测所述料管盖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处的底壁和所述凸台的相应位置处的顶壁之间的多个距离。
[0015]优选地,所述在所述管体旋转的过程中,分别检测所述料管盖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处的底壁和所述凸台的相应位置处的顶壁之间的多个距离包括:
[0016]在所述管体旋转的过程中,获取所述料管在相应位置处的图片,以检测得到所述料管盖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处的底壁和所述凸台的相应位置处的顶壁之间的多个距离。
[0017]优选地,所述检测所述管体上是否盖设有所述料管盖包括:
[0018]检测所述料管盖的顶壁和所述凸台的顶壁之间的第二检测距离,并将所述管体的顶壁和所述凸台的顶壁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第二标定值,当检测到的所述第二检测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标定值时,所述料管盖存在。
[0019]优选地,所述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包括:
[0020]检测所述料管上的标签的存在状态,当标签存在时,所述料管的贴标达标。
[0021]优选地,所述检测所述料管上的标签的存在状态,包括:
[0022]获取所述料管的图片,
[0023]将获取的图片与标准图片比对,判断获取的图片上是否具有表示标签存在的标记信息。
[002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分装组件,所述自动化分装组件包括:
[0025]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有用于放置料管的工位,所述工位包括检测工位;以及
[0026]视觉检测机构,所述视觉检测机构设置为能够获取位于所述检测工位内的所述料管的图片,以检测所述料管的管体上是否盖设有料管盖以及检测该图片中的所述料管盖的底壁和凸台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检测距离。
[0027]优选地,所自动化分装组件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料管的轴线,所述驱动轮能够围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以能够带动所述料管围绕所述料管的轴线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视觉检测机构能够分别获取所述料管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处的多个图片。
[0028]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分装设备,所述自动化分装设备中设置有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自动化分装组件。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中所使用的料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并未示出料管盖;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化分装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化分装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设置有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化分装组件。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0
‑
料管;12
‑
管体;120
‑
凸台;20
‑
自动化分装组件;22
‑
输送机构;24
‑
视觉检测机构;26
‑
驱动机构;260
‑
驱动轮;40
‑
自动化分装设备;42
‑
开关盖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和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的轮廓的内外。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如图1中所示,料管10包括管体12和能够盖设于管体12的料管盖,管体12具有能够承载试剂如分子诊断试剂的容纳腔室,管体12设置有突出于管体12的外壁面且位于料管盖的下方的凸台120;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包括:检测管体12上是否盖设有料管盖,即检测料管10中的料管盖的存在状态,若检测到料管盖,则继续进行下一个检测步骤,即当检测到料管10上盖设有所述料管盖后,检测盖设后的料管盖的底壁和凸台120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检测距离,其中:当检测到的第一检测距离不大于第一标定值时,料管盖盖设达标,也就是说,当检测到的第一检测距离大于第一标定值时,料管盖盖设不达标,此时,料管盖没有完全盖设到管体12上,管体12内所承载的试剂易于渗漏。通过检测盖设后的料管盖的底壁和凸台120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检测距离,并将该第一检测距离与第一标定值比较,当第一检测距离大于第一标定值时,表示料管盖并未完全盖设到管体12上,其中,第一标定值为料管盖盖设合格即完全盖设到管体12时料管盖的底壁和凸台120的顶壁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方法,可较为便利且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管(10)包括管体(12)和能够盖设于所述管体(12)的料管盖,所述管体(12)设置有突出于所述管体(12)的外壁面且位于所述料管盖的下方的凸台(120);所述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管体(12)上是否盖设有所述料管盖;当检测到所述料管(10)上盖设有所述料管盖后,检测盖设后的所述料管盖的底壁和所述凸台(120)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检测距离,其中:当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距离不大于第一标定值时,所述料管盖盖设达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盖设后的所述料管盖的底壁和所述凸台(120)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检测距离包括:分别检测盖设后的所述料管盖的不同位置处的底壁和所述凸台(120)的相应位置处的顶壁之间的多个距离,对所述多个距离求取平均值得到所述第一检测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盖设后的所述料管盖的底壁和所述凸台(120)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检测距离包括:使得所述管体(12)围绕所述管体(12)的轴线旋转;在所述管体(12)旋转的过程中,分别检测所述料管盖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处的底壁和所述凸台(120)的相应位置处的顶壁之间的多个第一检测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管体(12)旋转的过程中,分别检测所述料管盖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处的底壁和所述凸台(120)的相应位置处的顶壁之间的多个距离包括:在所述管体(12)旋转的过程中,获取所述料管(10)在相应位置处的图片,以检测得到所述料管盖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处的底壁和所述凸台(120)的相应位置处的顶壁之间的多个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料管合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管体(12)上是否盖设有所述料管盖包括:检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炎林,王露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镁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