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42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器的散热装置,该加热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散热本体,多个散热本体依次层叠设置,相邻两个散热本体间形成有第二安装空间,每个散热本体均限定出散热流道,相邻两个散热本体的散热流道连通,其中,散热流道具有相对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第一内表面设有第一凸出结构,第二内表面设有第二凸出结构,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二凸出结构相对且止抵。由此,通过在第一内表面、第二内表面设置相对且止抵的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二凸出结构,可以降低散热装置在加热器启动时的散热能力,从而有利于加热器快速进入到稳定的工作状态,可以保证加热器的加热舒适性。可以保证加热器的加热舒适性。可以保证加热器的加热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器的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加热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加热器应用于车辆,加热器具有散热装置,加热器的温度与电阻相关,加热器启动的过程是通电后升温,加热器启动后会先进入NTC阶段,在该阶段,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加热器升温,加热器会进入PTC阶段,在该阶段,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由于整车电压在亏电和满电状态下电压会存在一定波动。当加热器进入到PTC 阶段时,电压较低的情况下,PTC表面温度会变小,电阻会降低;电压较高的情况下,PTC 表面温度会变大,电阻会升高。从而加热器的功率会相对稳定,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因此,使加热器快速进入到PTC阶段有利于保证加热器的功率稳定性。
[0003]然而,现有的加热器的散热装置内设置有散热翅片,这种形式的散热装置在加热器启动时会快速降低加热器的温度,不利于加热器快速进入到PTC阶段,从而不利于加热器快速进入到稳定的工作状态,导致加热器的加热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加热器的散热装置,该加热器的散热装置可以降低散热装置在加热器启动时的散热能力,从而有利于加热器快速进入到稳定的工作状态,可以保证加热器的使用可靠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加热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散热本体,多个所述散热本体依次层叠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散热本体间形成有第二安装空间,每个所述散热本体均限定出散热流道,相邻两个所述散热本体的所述散热流道连通,其中,所述散热流道具有相对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设有第一凸出结构,所述第二内表面设有第二凸出结构,所述第一凸出结构和所述第二凸出结构相对且止抵。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凸出结构和所述第二凸出结构均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出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凸出结构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凸出结构和所述第二凸出结构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柱型结构。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出结构间隔开,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出结构间隔开。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在多个所述散热本体依次层叠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一凸出结构朝向所述第二内表面凸出所述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二凸出结构朝向所述第一内表面凸出所述第二内表面。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间的间隔距离为D1,所述第一凸出结构凸出所述第一内表面的高度为D2,所述第二凸出结构凸出所述第二内表面的高度为D3,满足关系式:D1=D2+D3。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满足关系式:D2=D3=0.5D1。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加热器的散热装置还包括:进液管,多个所述散热本体中位于端部的所述散热本体设有所述进液管,在多个所述散热本体依次层叠方向,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伸入与其对应的所述散热本体的所述散热流道的深度为H1,所述散热流道的深度为H2,满足关系式:1/2H2≤H1≤2/3H2。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设有所述进液管的所述散热本体设有与所述散热流道连通的进液孔,所述进液管通过所述进液孔伸入所述散热流道内。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散热本体均设有与所述散热流道连通的连接孔,相邻两个所述散热本体中的一个所述散热本体的所述连接孔与另一个所述散热本体的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连接孔构造为长圆型孔。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散热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散热流道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凸出结构和多个所述第二凸出结构均形成多列,每列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出结构间的间隔距离相同;每列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出结构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加热器的散热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7]根据本技术的加热器的散热装置,通过在第一内表面、第二内表面设置相对且止抵的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二凸出结构,可以降低散热装置在加热器启动时的散热能力,从而有利于加热器快速进入到稳定的工作状态,可以保证加热器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加热器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加热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加热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加热器开关与第二壳体装配后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0025]图7是图6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6]图8是图6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7]图9是图6中C

C处的剖视图;
[0028]图10是图9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散热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散热本体的另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散热本体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加热器100;
[0034]外壳10;减震垫11;第一壳体12;第一通孔121;第二壳体13;第二通孔131;第一安
装空间132;电路板133;加热器开关134;安装结构135;减重槽1351;紧固件136;螺钉孔137;加强筋138;导热片139;
[0035]安装腔14;端盖15;
[0036]散热装置20;散热本体21;进液孔211;连接孔212;第二安装空间22;散热流道23;第一内表面231;第一凸出结构2311;第二内表面232;第二凸出结构2321;
[0037]加热芯40;进液管41;第一温度检测件42;温度检测件外壳421;温度检测件芯片422;出液管43;第二温度检测件44;密封圈45。
具体实施方式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0]如图6

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100的散热装置20包括:多个散热本体21,其中,在图7所示的前后方向,多个散热本体21依次层叠设置,相邻的两个散热本体21之间形成有第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器(100)的散热装置(20),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散热本体(21),多个所述散热本体(21)依次层叠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散热本体(21)间形成有第二安装空间(22),每个所述散热本体(21)均限定出散热流道(23),相邻两个所述散热本体(21)的所述散热流道(23)连通,其中,所述散热流道(23)具有相对的第一内表面(131)和第二内表面(232),所述第一内表面(131)设有第一凸出结构(1311),所述第二内表面(232)设有第二凸出结构(2321),所述第一凸出结构(1311)和所述第二凸出结构(2321)相对且止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100)的散热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结构(1311)和所述第二凸出结构(2321)均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出结构(1311)和多个所述第二凸出结构(232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凸出结构(1311)和所述第二凸出结构(2321)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柱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器(100)的散热装置(20),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出结构(1311)间隔开,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出结构(2321)间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100)的散热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131)和所述第二内表面(232)在多个所述散热本体(21)依次层叠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一凸出结构(1311)朝向所述第二内表面(232)凸出所述第一内表面(131),所述第二凸出结构(2321)朝向所述第一内表面(131)凸出所述第二内表面(2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器(100)的散热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131)和所述第二内表面(232)间的间隔距离为D1,所述第一凸出结构(1311)凸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绍哲宋帅龚明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