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胶结构及设有该灌胶结构的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42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胶结构及电池模组,包括一体式支架,所述支架具有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间隔设置,所述侧壁设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且三者形成容纳腔;所述顶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灌胶入口,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电池插接口,所述侧壁和/或所述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灌胶出口。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灌胶结构设置为分体的上支架和下支架的情况,不需要通过其他外部连接件将上支架和下支架固定连接,从而使灌胶结构的自身强度得到了保证,从而保证了包含该灌胶结构的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组的结构强度。组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胶结构及设有该灌胶结构的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灌胶结构及设有该灌胶结构的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模组为电芯经过串并联组合,并加装单体电池监控和管理装置后形成的结构,电池模组需要能够对其所包括的电芯起到支撑、固定和防护作用。其中,电池模组中灌注的胶,能够在电池模组发生机械碰撞或晃动时起到缓冲作用,因此,其在对电芯的防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0003]但是,采用传统的灌胶结构,导致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采用传统的灌胶结构导致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的灌胶结构及设有该灌胶结构的电池模组。
[0005]一种灌胶结构,包括一体式支架,所述支架具有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间隔设置,所述侧壁设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且三者形成容纳腔;
[0006]所述顶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灌胶入口,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电池插接口,所述侧壁和/或所述底壁上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支架(11),所述支架(11)具有顶壁(111)、底壁和侧壁(112),所述顶壁(111)和所述底壁间隔设置,所述侧壁(112)设于所述顶壁(111)和所述底壁之间且三者形成容纳腔(113);所述顶壁(111)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113)连通的灌胶入口(114),所述侧壁(112)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113)连通的电池插接口(115),所述侧壁(112)和/或所述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113)连通的灌胶出口(1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及相对两侧的所述侧壁(112)上均开设有所述灌胶出口(1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插接口(115)包括插接入口(1151)及插接出口(1152),所述插接入口(1151)与所述插接出口(1152)分别设于相对两侧的所述侧壁(11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插接口(115)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插接口(115)的中轴线相互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11)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113)连通的排气口(117)。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灌胶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理许方南吴锦武钟光跃温昌金赵宾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