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物料带内牙产品绞牙出模结构,它包括推板,所述推板上镶嵌连接有第一射结构和第二射结构,第一射结构上安装有铜牙套Ⅰ、后模镶件、牙呵Ⅰ和后模镶件Ⅰ,铜牙套Ⅰ与推板相连,后模镶件和牙呵Ⅰ从铜牙套Ⅰ内穿出设置,后模镶件Ⅰ设置在牙呵Ⅰ内;所述第二射结构内部镶嵌连接有铜牙套Ⅱ、后模镶件Ⅱ、牙呵Ⅱ、后模镶件Ⅲ、后模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物料带内牙产品绞牙出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模具绞牙脱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物料带内牙产品绞牙出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双物料带内牙的产品,由于需要绞牙,通常会采用先注射第一啤,再用转盘把转到第二啤相对位置进行第二啤注射,需要制作转盘,成本大,且加工困难、不易组装,模具大导致成本大;因此,设计一种兼顾成本、加工难易等方面的绞牙脱模结构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物料带内牙产品绞牙出模结构,成本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需利用转盘转致相对位置后进行第二射注射,且第一射与第二射同时注射,动作灵活,周期短。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双物料带内牙产品绞牙出模结构,包括推板,所述推板上镶嵌连接有第一射结构和第二射结构,第一射结构上安装有铜牙套Ⅰ、后模镶件、牙呵Ⅰ和后模镶件Ⅰ,铜牙套Ⅰ与推板相连,后模镶件和牙呵Ⅰ从铜牙套Ⅰ内穿出设置,后模镶件Ⅰ设置在牙呵Ⅰ内;所述第二射结构内部镶嵌连接有铜牙套Ⅱ、后模镶件Ⅱ、牙呵Ⅱ、后模镶件Ⅲ、后模镶件
Ⅴ
和顶针;铜牙套Ⅱ连接推板,后模镶件Ⅱ和牙呵Ⅱ从铜牙套Ⅱ内穿出设置,所述后模镶件Ⅲ设置在牙呵Ⅱ和后模镶件
Ⅴ
内,顶针设置在后模镶件Ⅲ内。
[0005]作为优选,第一射注射完成后,所述的铜牙套Ⅰ扭紧牙呵Ⅰ,带着后模镶件和第一射产品随推板一起运动,然后旋转致第二射结构位置。
[0006]作为优选,合模注塑第二射时,第一射在另一边也同时注塑,第二射注塑完成后,先开模3MM,后模镶件Ⅲ不动,齿轮连动后模镶件
Ⅴ
带着牙呵Ⅱ转动绞牙,退出距离15MM,顶针顶出产品,后顶针回位,齿轮连动后模镶件
Ⅴ
带着牙呵Ⅱ往前进15MM,注塑机顶杆顶出连接着的后模镶件Ⅱ和牙呵Ⅱ及铜牙套Ⅱ的推板,旋转180
°
后回到第一射结构位置,往复注塑。
[000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用于双物料带内牙产品绞牙出模结构,成本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需利用转盘转致相对位置后进行第二射注射,且第一射与第二射同时注射,动作灵活,周期短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09]图1为本技术的后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后模俯视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后模侧视图;
[0012]图4为图2的A
‑
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4]参照图1
‑
4,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双物料带内牙产品绞牙出模结构,包括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上镶嵌连接有第一射结构2和第二射结构3,所述第一射结构2安装有铜牙套Ⅰ2
‑
1、后模镶件2
‑
2、牙呵Ⅰ2
‑
3和后模镶件Ⅰ2
‑
4;所述铜牙套Ⅰ2
‑
1连接着推板1,后模镶件2
‑
2和牙呵Ⅰ2
‑
3从铜牙套Ⅰ2
‑
1内穿出,所述后模镶件Ⅰ2
‑
4设置在牙呵Ⅰ2
‑
3内;第一射注射完成后,铜牙套Ⅰ2
‑
1扭紧牙呵Ⅰ2
‑
3带着后模镶件2
‑
4和第一射产品随推板1一起运动,然后旋转至第二射结构3位置,注塑第二射;所述第二射结构3的内部镶嵌连接有铜牙套Ⅱ3
‑
1、后模镶件Ⅱ3
‑
2、牙呵Ⅱ3
‑
3、后模镶件Ⅲ3
‑
4、后模镶件
Ⅴ3‑
5和顶针3
‑
6;铜牙套Ⅱ3
‑
1连接着推板1,后模镶件Ⅱ3
‑
2和牙呵Ⅱ3
‑
3从铜牙套Ⅱ3
‑
1内穿出,所述后模镶件Ⅲ3
‑
4设置在牙呵Ⅱ3
‑
3和后模镶件
Ⅴ3‑
5内,所述顶针3
‑
6设置在后模镶件Ⅲ3
‑
4内;合模注塑第二射时,第一射在另一边也同时注塑,第二射注塑完成后,先开模3MM,后模镶件Ⅲ3
‑
4不动,齿轮连动后模镶件
Ⅴ3‑
5带着牙呵Ⅱ3
‑
3运转绞牙,退出距离15MM,顶针3
‑
6顶出产品,后顶针3
‑
6回位,齿轮连动后模镶件
Ⅴ3‑
5带着牙呵Ⅱ3
‑
3往前进15MM,注塑机顶杆顶出连接着的后模镶件Ⅱ3
‑
2和牙呵Ⅱ3
‑
3及铜牙套Ⅱ的推板,旋转180
°
后回第一射结构2位置,往复注塑。
[001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推板1的上面镶嵌连接有第一射结构2和第二射结构3;第一射注射完成后,第一射结构2的铜牙套Ⅰ2
‑
1扭紧牙呵Ⅰ2
‑
3带着后模镶件2
‑
4和第一射产品随推板1一起运动,然后旋转至第二射结构3位置,注塑第二射;合模注塑第二射时,第一射在另一边也同时注塑,第二射注塑完成后,先开模3MM,后模镶件Ⅲ3
‑
4不动,齿轮连动后模镶件
Ⅴ3‑
5带着牙呵Ⅱ3
‑
3转运绞牙,退出距离15MM,顶针3
‑
6顶出产品,后顶针3
‑
6回位,齿轮连动后模镶件
Ⅴ3‑
5带着牙呵Ⅱ3
‑
3往前进15MM,注塑机顶杆顶出连接着的后模镶件Ⅱ3
‑
2和牙呵Ⅱ3
‑
3及铜牙套Ⅱ3
‑
1的推板,旋转180
°
后回第一射结构2位置,往复注塑。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不需利用转盘转致相对位置后进行第二射注射,且第一射与第二射同时注射,动作灵活,周期短等优点。
[001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物料带内牙产品绞牙出模结构,包括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上镶嵌连接有第一射结构(2)和第二射结构(3),所述第一射结构(2)的安装有铜牙套Ⅰ(2
‑
1)、后模镶件(2
‑
2)、牙呵Ⅰ(2
‑
3)和后模镶件Ⅰ(2
‑
4);铜牙套Ⅰ(2
‑
1)连接着推板(1),后模镶件(2
‑
2)和牙呵Ⅰ(2
‑
3)从铜牙套Ⅰ(2
‑
1)内穿出,后模镶件Ⅰ(2
‑
4)设置在牙呵Ⅰ(2
‑
3)内;所述第二射结构(3)的内部镶嵌连接有铜牙套Ⅱ(3
‑
1)、后模镶件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如,刘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鸿利达模具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