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下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32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包括冷却板和固定连接于冷却板的框体,框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两个相对的端壁、连接于两个侧壁之间的横梁和纵梁,两个端壁分别设于侧壁的两端,多个横梁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多个纵梁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横梁与纵梁垂直相交,从而将冷却板和侧壁、端壁围成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容纳腔,其中一个端壁上设有多个连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下箱体中,通过设置横梁和纵梁限定出容纳腔,省略了底板,简化了动力电池下箱体的结构,可大大减轻电芯堆的重量,提高动力电池的集成度和能量密度,还能增强冷却效果;可将各种电子器件集中安装,方便后续维修、更换电子器件,大大提高了动力电池的维护方便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下箱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家的支持和市场的利好下,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其应用已经扩展到了电动大巴、电动小汽车、微公交和储能等领域,而随着动力锂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日益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总的来说,包括了固定、散热、电连接、采样和模组的正负极输出几方面。
[0003]目前,动力电池一般采用独立的标准VDA(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尺寸模组进行组装,VDA标准模组结构复杂,动力电池集成度较低、能量密度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度较高、能量密度较高的动力电池下箱体。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包括冷却板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却板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两个相对的端壁、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横梁和纵梁,两个所述端壁分别设于所述侧壁的两端,多个所述横梁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纵梁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垂直相交,从而将所述冷却板和所述侧壁、所述端壁围成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电芯堆,其中一个所述端壁上设有多个连接位,以集中安装多个电气器件。
[0006]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朝向所述电芯堆的一侧面上设有绝缘膜;或者,所述冷却板对应所述电芯堆边缘位置设有防溢胶膜。
[0007]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设有连接位的所述端壁的顶面和侧面上分别设有所述连接位,所述顶面上的所述连接位用于安装电池保护盒、电池管理系统、电压变换器、车载充电模块、智能熔断器驱动板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面上的所述连接位用于安装从控采集单元。
[0008]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横梁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避让槽。
[0009]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的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横梁的宽度。
[0010]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部设有限位块;或者,所述第二横梁靠近所述端壁、且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导槽,以与电芯堆的端板上的导向限位结构配合。
[0011]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且所述端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设有支撑柱。
[0012]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壁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插件安装孔和插件过孔。
[0013]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还包括护板,所述护板设于所述冷却板远离所述框体的一侧。
[0014]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纵梁的顶部设有连接柱,以固定连接于动力电池总成的上
箱体。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下箱体中,通过设置横梁和纵梁可限定出容纳电芯堆的容纳腔,无需设置过多结构来固定电芯堆,同时将电芯堆直接与冷却板接触,省略了下箱体的底板,使得动力电池下箱体部件较少,简化了动力电池下箱体的结构,可大大减轻电芯堆的重量,从而提高了动力电池下箱体的集成度和能量密度,同时还能增强冷却效果;另外在一个端壁上设置多个连接位,可将各种电子器件集中安装在同一端壁上,方便后续维修、更换电子器件,大大提高了动力电池的维护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池下箱体11包括冷却板112和固定连接于冷却板112的框体113。框体113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114、两个相对的端壁115、连接于两个侧壁114之间的横梁116和纵梁117,两个端壁115分别设于侧壁114的两端。多个横梁116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多个纵梁117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横梁116与纵梁117垂直相交,从而将动力电池下箱体11的冷却板112和侧壁114、端壁115围成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容纳腔119,容纳腔119用于容纳电芯堆,电芯堆设于冷却板112的表面上。其中一个端壁115上设有多个连接位,以集中安装电池保护盒(BDU)、电池管理系统(BMS)、电压变换器(DCDC)、车载充电模块(OBC)、智能熔断器驱动板等电子器件。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容纳腔119用于容纳一个电芯堆,但也不限于此。其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横梁和纵梁可限定出容纳电芯堆的容纳腔,无需设置过多结构来固定电芯堆,同时将电芯堆直接与冷却板接触,省略了下箱体的底板,使得动力电池下箱体部件较少,简化了动力电池下箱体的结构,可大大减轻电芯堆的重量,从而提高了动力电池下箱体的集成度和能量密度,同时还能增强冷却效果;另外在一个端壁上设置多个连接位,可将各种电子器件集中安装在同一端壁上,方便后续维修、更换电子器件,大大提高了动力电池的维护方便性。
[0020]本实施例中,冷却板112朝向电芯堆15的一侧面上设有绝缘膜,以保证电芯堆15和冷却板112之间的绝缘性能。冷却板112对应电芯堆边缘位置设有防溢胶膜。
[0021]本实施例中,冷却板112可采用一体式钎焊板方式制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采用分体式钎焊板方式制成。具体地,冷却板112的厚度可为5mm~8mm,但不限于此。
[0022]本实施例中,框体113可采用铝型材拼焊方式制成。可以理解,框体113也可通过铸铝、型材等制造而成。
[0023]本实施例中,两个端壁115的其中一个的顶面和侧面上分别设有连接位,顶面上的连接位用于安装电池保护盒(BDU)、电池管理系统(BMS)、电压变换器(DCDC)、车载充电模块(OBC)、智能熔断器驱动板,侧面上的连接位用于安装从控采集单元。可以理解,顶面上的连
接位也可用于安装电池保护盒(BDU)、电池管理系统(BMS)、电压变换器(DCDC)、车载充电模块(OBC)、智能熔断器驱动板中的其中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4]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池下箱体11的横梁116包括第一横梁121和第二横梁123,第一横梁121的宽度大于第二横梁123的宽度。具体地,第一横梁121的宽度可为110mm~120mm,第二横梁123的宽度可为30mm~35mm。具体地,第一横梁121位于两个第二横梁123之间,两个第二横梁123靠近动力电池下箱体11的两端而设。通过设置横梁116,还可增大动力电池下箱体的整体强度,从而增强车辆侧面碰撞的安全性,通过将第一横梁121的宽度设置得较宽,可更好地增强车辆侧面碰撞安全性。具体地,横梁116可由型材制成。
[0025]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121的顶部设有限位块1212,以增大动力电池下箱体的整体强度,从而增强车辆侧面碰撞的安全性。具体地,第一横梁121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限位块1212。限位块1212可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横梁12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板(112)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却板(112)的框体(113),所述框体(113)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114)、两个相对的端壁(115)、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壁(114)之间的横梁(116)和纵梁(117),两个所述端壁(115)分别设于所述侧壁(114)的两端,多个所述横梁(116)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纵梁(117)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横梁(116)与所述纵梁(117)垂直相交,从而将所述冷却板(112)和所述侧壁(114)、所述端壁(115)围成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容纳腔(119),所述容纳腔(119)用于容纳电芯堆(15),其中一个所述端壁(115)上设有多个连接位,以集中安装多个电气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112)朝向所述电芯堆(15)的一侧面上设有绝缘膜;或者,所述冷却板(112)对应所述电芯堆(15)边缘位置设有防溢胶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有连接位的所述端壁(115)的顶面和侧面上分别设有所述连接位,所述顶面上的所述连接位用于安装电池保护盒(BDU)、电池管理系统(BMS)、电压变换器(DCDC)、车载充电模块(OBC)、智能熔断器驱动板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面上的所述连接位用于安装从控采集单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智宏肖聪刘安龙徐鹏韩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