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冷却率的外圆面供水砂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01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冷却率的外圆面供水砂轮,包括砂轮本体、蓄水通道、集水盘和多个叶片;砂轮本体的底端外周的环端面为磨削层,蓄水通道周向开设在砂轮本体的外圆面上将冷却水从砂轮本体顶端引流至底端,集水盘可拆卸连接在砂轮本体的底端并将流至底端的雾化状的冷却水汇聚,在离心力作用下引流至磨削层处;蓄水通道沿砂轮本体的侧壁与集水盘之间形成喇叭状的倾斜通道;多个叶片周向且间隔的设置在蓄水通道内且位于集水盘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砂轮与外接装置之间存在狭缝区无法将冷却水打入内腔来冷却磨削层的问题,实现了外冷转化为内冷模式,冷却效果相比外冷模式大大提高,有利于实施提高转速、提高工效、提高质量的磨削工艺。磨削工艺。磨削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冷却率的外圆面供水砂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砂轮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冷却率的外圆面供水砂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金刚石杯形轮、碟形轮,其工作部位为端面和外圆面,该类端面磨具,在主轴无内冷供水结构时,采用外冷方式冷却。端面磨具工作时,若内径被工件遮挡而无法将水打入内腔时,仅靠外径供水,端面磨具的端面工作面受冷却水作用极小,且越靠近内径的部分,冷却效果越差,通常采用如下方法改善:
[0003]1、在端面磨具圆周面上开贯通内外径的水槽,然后将冷却水射向水槽,经水槽进入到内腔,再经内壁受离心力作用,流经磨具端面,实现端面冷却,这种方式在低转速时,有一定效果,当高转速时,进入的水量极小,并且磨具的环宽越大,进入的水量越小。
[0004]2、在端面磨具工作端面背对的基体端面上开贯通到内腔的水槽,然后将水射向水槽,经水槽进入到内腔,再经内壁受离心力作用,流经磨具端面,实现端面冷却,效果比较好,如专利“一种用于磨削工具的外转内冷式机构(ZL201921429751.X)”,但该方法得以实施,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冷却率的外圆面供水砂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砂轮本体(1)、蓄水通道(2)、集水盘(3)和多个叶片(4);所述蓄水通道(2)环绕一周的设置在所述砂轮本体(1)内部,且沿所述砂轮本体(1)的轴向延伸,将所述砂轮本体(1)分为内环基体(102)和外环基体(103);所述内环基体(102)的顶端中心处设有用于连接主轴法兰(5)的连接通孔(501),所述内环基体(102)的底端开设敞口区域,所述外环基体(103)的底端的环端面为磨削层(101);所述外环基体(103)的顶端高度低于所述内环基体(102)的顶端,所述外环基体(103)顶端与所述内环基体(102)之间设有供冷却水进入的缝隙,所述蓄水通道(2)的顶端敞口且与所述缝隙连通,所述蓄水通道(2)的内部上下贯通形成将冷却水从顶端敞口处导流至所述砂轮本体(1)底端的通道;所述集水盘(3)为环形盘状,所述集水盘(3)与所述砂轮本体(1)共轴线并位于所述蓄水通道(2)的底端,且所述集水盘(3)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内环基体(102)的底端,所述集水盘(3)的另一端向外侧延伸并与所述外环基体(103)之间留有将流至底端处的冷却水导向所述磨削层(101)的环形间隙;所述蓄水通道(2)沿所述内环基体(102)的外侧壁和所述外环基体(103)的内侧壁形成喇叭状的倾斜通道;多个所述叶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京新梁安宁谢明星龙慧玲郭新玲王志勇王伟键宋悠鹏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