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二氯嘌呤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89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6

二氯嘌呤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2,6

二氯嘌呤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6

二氯嘌呤是抗病毒药,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合成2,6

二氯嘌呤核苷、氟达拉宾及2


‑6‑
氨基嘌呤等核苷类产品。其分子结构如下:
[0003][0004]2,6

二氯嘌呤的CAS号:5451

40

1。
[0005]2,6

二氯嘌呤主要有以下合成方法:

次黄嘌呤1

N

氧化物用三氯氧磷氯化直接得2,6

二氯嘌呤,但次黄嘌呤1

N

氧化物是很难获得的原料。

2,6

二氯

4,5

二氨基嘧啶与原甲酸三乙酯反应得2,6

二氯嘌呤,不足之处是氯原子在高温、酸性条件下极容易水解,而且收率不高。
③2‑
氨基
‑6‑
氯嘌呤以浓盐酸作溶剂,在氯化亚铜催化下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2,6

二氯嘌呤,该工艺收率较高,不足之处是产品中的重金属容易超标,并且难以除去。

以浓盐酸

醇作溶剂,2,6

二巯基嘌呤与氯气反应,反应完毕于极低的温度下(干冰

丙酮浴)用液氨中和得2,6

二氯嘌呤。该方法原料2,6

二巯基嘌呤的制备步骤长、污染严重,用氯气氯化较麻烦,缺乏工业化生产价值。因此,人们需要一种简单和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的制备2,6

二氯嘌呤的方法。
[0006]目前,2,6

二氯嘌呤的市场需求量正在逐渐增加,但由于工艺技术的瓶颈问题,使得2,6

二氯嘌呤的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且价格昂贵。找到一条能降低生产成本,可操作性强,且又可以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提供了2,6

二氯嘌呤的合成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6

二氯嘌呤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在反应釜中,首先投入离子液体,搅拌,接着加入浓盐酸,搅拌下继续加入2

氨基
‑6‑
氯嘌呤;
[0011]2)继续搅拌,控温在0

20℃,慢慢加入亚硝酸钠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0.5

4小时;
[0012]3)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粗品,甲醇重结晶后得到2,6

二氯嘌呤白色晶体。
[00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各原料2

氨基
‑6‑
氯嘌呤:浓盐酸:离子液体:亚硝酸钠的质量比例为100:100

200:500

1000:50

60。
[001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1)中,离子液体为1

丁基
‑3‑
甲基咪唑氯盐[BMIm]Cl或者1

乙基
‑3‑
甲基咪唑氯盐[EMIm]Cl或者1,3

二甲基咪唑氯盐[DMIm]Cl。
[00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3)中,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母液,在

10℃冷却24小时,过滤除杂后所得滤液直接套用到下一批反应。
[001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以2

氨基
‑6‑
氯嘌呤计的2,6

二氯嘌呤的收率大于98%,含量大于99%。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氯盐离子液体既作为反应溶剂也作为反应的特殊催化剂。通过优选出的氯盐离子液体可以很好的溶解各个反应原料,同时可以利用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的性质有效催化本反应。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氯盐离子液体分子结构如下:
[0019][0020]可见分子结构主体为咪唑杂环含氮结构,这与本反应中的2

氨基
‑6‑
氯嘌呤中主体的嘌呤分子结构具有类似之处。在本反应体系中,2

氨基
‑6‑
氯嘌呤与亚硝酸钠作用发生的是重氮化反应,具有选择性差,收率低的问题。专利技术人在实践中意外发现,通过优选出的氯盐离子液体对于2

氨基
‑6‑
氯嘌呤分子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能选择性催化2

氨基
‑6‑
氯嘌呤制备得到2,6

二氯嘌呤,并且会显著抑制偶氮、水解、开环等副反应,从而提高反应选择性和收率。
[0021]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合理的后处理工艺,可以实现产品的绿色合成,大幅度减少三废排放,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工艺中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母液,其中含有副反应产生的杂质,含有反应产生的盐等杂质。本专利技术发现,可以对萃取母液进行除杂处理,通过在

10℃冷却24小时,过滤除杂,杂质和过量的盐都可以除去,所得滤液可以直接套用到下一批反应,从而大幅度减少三废,降低成本。
[0022]3、本专利技术在反应中,由于上述工艺的综合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中,以2

氨基
‑6‑
氯嘌呤计的2,6

二氯嘌呤的收率大于98%,含量大于99%。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1)在1L反应釜中,首先投入离子液体1

丁基
‑3‑
甲基咪唑氯盐[BMIm]Cl500g,搅拌。接着加入浓盐酸100g。搅拌下继续加入2

氨基
‑6‑
氯嘌呤100g。
[0026]2)继续搅拌,控温在0℃,慢慢加入亚硝酸钠50g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4小时。
[0027]3)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500ml*4)萃取得到粗品,浓缩后甲醇重结晶,得到2,6

二氯嘌呤白色晶体108g。熔点:180~182℃,收率97.3%,含量99.1%。
[0028]4)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母液,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6

二氯嘌呤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首先投入离子液体,搅拌,接着加入浓盐酸,搅拌下继续加入2

氨基
‑6‑
氯嘌呤;2)继续搅拌,控温在0

20℃,慢慢加入亚硝酸钠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0.5

4小时;3)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粗品,甲醇重结晶后得到2,6

二氯嘌呤白色晶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6

二氯嘌呤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2

氨基
‑6‑
氯嘌呤:浓盐酸:离子液体:亚硝酸钠的质量比例为100:100

200:500

1000:50

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国沈博颜吉笑王佳豪赵伟炳李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瑞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