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活性炭多组份原料连续高效混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265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活性炭多组份原料连续高效混捏机,该混捏机包括:用于混合搅拌多组份粉料的混捏装置,设置于混捏装置下方的螺旋出料机,位于螺旋出料机出料端的水分连续监测装置,其中,螺旋出料机的上方设有面板,混捏装置固定安装在面板上表面,面板上设有若干下料孔;面板的中心还设有电磁悬浮下料门,用于确保混合料在混捏装置内充分混捏后再进入螺旋出料机中。螺旋出料机中。螺旋出料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活性炭多组份原料连续高效混捏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混捏机,尤其涉及一种制备活性炭多组份原料连续高效混捏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升级,特别是活性炭脱硫脱硝在工业烟气净化中的大力推广,活性炭制备产业近几年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活性炭产业发展的中心,但中国活性炭企业真正走向现代化规模化还有一定距离,其生产工艺还不完善,没有统一的工艺标准、生产设备落后、过程控制检测手段缺失,特别是制备中物料的混合匀化工序,还采用间歇式搅拌或者对辊搅拌设备,产量低、均化效果差,以致炭颗粒性能不均匀,成品率低,严重制约了活性炭产品的产量及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制备活性炭多组份原料连续高效混捏机。
[0004]混捏机包括:用于混合搅拌多组份粉料的混捏装置,设置于混捏装置下方的螺旋出料机,位于螺旋出料机出料端的水分连续监测装置,其中,螺旋出料机的上方设有面板,混捏装置固定安装在面板上表面,面板上设有若干下料孔;面板的中心还设有电磁悬浮下料门,用于确保混合料在混捏装置内充分混捏后再进入螺旋出料机中。
[0005]进一步地,所述混捏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混料仓,设置于混料仓顶部的入料口和一号电机,设置于混料仓内部的上搅刀和下搅刀;其中,上搅刀和下搅刀互相平行地固定于一号电机的从混料仓顶部向下延伸的输出轴上,上搅刀位于混料仓的上部,下搅刀位于混料仓的下部,一号电机同时带动上搅刀和下搅刀旋转时,能搅动混合料上下翻滚。/>[0006]进一步地,所述混料仓的下部设有与面板平行的密封环,密封环与面板之间设有刀盘,靠近刀盘最大外径设置着至少四根外圈搅刀,刀盘的下部设有一圈支撑刀盘围绕中心回转的若干牛眼支撑滚,密封环避免粉料从混料仓的四周泄露,牛眼支撑滚固定在面板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刀盘的中心孔套在下部设有锥齿轮副的锥齿轮轴上,锥齿轮副的主动端通过传动轴连接在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二号电机固定于面板下方;其中,锥齿轮轴的中段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面板上,锥齿轮副改变传动的方向,便于二号电机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悬浮下料门包括:滑动嵌入在锥齿轮轴外圆与刀盘中心孔之间的环形区域的悬浮门,固定于面板上方的永磁铁,悬浮门与刀盘贴合在最低点时,永磁铁距离电磁铁1mm至2mm,由于永磁铁需要随刀盘一起转动,永磁跌与电磁铁的最小距离要保证两者不能接触的情况下,互让仍然有吸引力或排斥力。
[0009]进一步地,所述悬浮门与锥齿轮轴外圈之间通过一号键连接,悬浮门与刀盘的中
心孔之间通过二号键连接,键连接保证传递扭矩,但并不限制轴向移动。
[0010]进一步地,电磁铁连接在能够改变电流方向的直流电源上,改变电流的方向就可以改变电磁铁的极性,使得永磁铁与电磁铁相吸或者相斥。
[0011]进一步地,刀盘上的中心孔与外圈搅刀之间设有若干下料通道,悬浮门上设置着与下料通道数量和位置一致的堵头,悬浮门的升降用于控制下料通道的开闭,下料通道关闭时,堵头的一部分嵌入下料通道内,下料通道打开时,悬浮门周围的堵头上升至最高点。
[0012]进一步地,面板下方安装着电缸,电缸的出杆端穿过面板,连接在电磁铁下表面,正常情况下,悬浮门在相斥的磁力作用下上升以后,随着永磁铁与电磁铁距离增大,磁场减弱,导致上升距离有限,下料通道打开程度不够,造成混合料通过缓慢的问题,因此,将电磁铁设置为可升降的形式,可以让电磁铁上升一段距离,进一步提高悬浮门上升的位移;同时,防止需要关闭下料通道时,悬浮门的滑动键配合处发生卡滞,导致悬浮门无法下落至贴合刀盘的位置,可以让电磁铁改变极性后,再继续上移一段距离,吸附在永磁铁下表面,通过磁力作用,使悬浮门下降。
[0013]进一步地,面板上的下料孔为对称设置的半圆形和矩形,下料孔围绕着电磁铁设置,下料孔与螺旋出料机之间设有出料导向板,确保混捏后的混合料沿着出料导向板落入螺旋出料机中。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中心搅拌刀有上下两层,上搅刀高速将物料打散并向下抛去,下搅刀高速将物料向上向外打散抛去,使物料再相互碰撞,强制均化融合。
[0015]外圈搅刀贴近筒壁搅刀高速反向旋转,将中心搅刀抛来的物料抛向中心,又一次使物料之间碰撞、分散、融合,大幅提高物料均化效果和效率,同时避免物料粘壁。
[0016]既可以进行连续式的给料、出料,也可以实现间隙式的装料、等待、出料的生产模式。
[0017]在混捏装置正常搅拌时,当悬浮门与刀盘贴合在最低点时,需要电磁铁上方的极性变为与永磁铁极性不同,造成两者相互吸引,确保下料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在混捏装置需要将混捏均化的粉料出至螺旋出料机时,要电磁铁上方的极性变为与永磁铁极性相同,造成两者相斥,使得悬浮门上升,打开下料通道,随着外圆搅刀、上搅刀和下搅刀不断转动,混合料不断从下料通道落下,经过下料孔,落入螺旋出料机。
[0018]与现有使用技术中卧式双轴捏合机相比,本技术方案物料均化质量稳定、可靠,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针对活性炭配料时有一定比例的水分存在,在螺旋出料机的出料端设计有水分连续监测装置,不断监测出料的水分含量,科学判断均化质量是否稳定、物料配比是否准确,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混捏机的主视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螺旋出料机的俯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混捏机的左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电磁悬浮下料门部位的轴测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电磁悬浮下料门部位在关闭时的主视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电磁悬浮下料门部位在打开时的主视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电磁悬浮下料门部位的仰视图。
[0026]图中,1.混捏装置,2.螺旋出料机,3.电磁悬浮下料门,5.水分连续监测装置,11.入料口,12.上搅刀,13.下搅刀,14.一号电机,15.混料仓,16.密封环,17.牛眼支撑滚,21.面板,22.下料孔,23.出料导向板,24.电缸,31.电磁铁,32.永磁铁,40.刀盘,41.外圈搅刀,42.二号电机,43.传动轴,44.锥齿轮副,45.锥齿轮轴,46.一号键,47.二号键,401.下料通道,402.悬浮门,403.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8]图1示意了混捏机整体结构以及混捏装置内部搅刀的安装位置,该混捏机包括:用于混合搅拌多组份粉料的混捏装置1,设置于混捏装置1下方的螺旋出料机2,位于螺旋出料机2出料端的水分连续监测装置5,其中,螺旋出料机2的上方设有面板21,混捏装置1固定安装在面板21上表面,面板21上设有若干下料孔22;面板21的中心还设有电磁悬浮下料门3,用于确保混合料在混捏装置1内充分混捏后再进入螺旋出料机2中。
[0029]混捏装置1包括:圆柱形的混料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活性炭多组份原料连续高效混捏机,其特征在于,该混捏机包括:用于混合搅拌多组份粉料的混捏装置(1),设置于混捏装置(1)下方的螺旋出料机(2),位于螺旋出料机(2)出料端的水分连续监测装置(5);其中,螺旋出料机(2)的上方设有面板(21),混捏装置(1)固定安装在面板(21)上表面,面板(21)上设有若干下料孔(22);面板(21)的中心还设有电磁悬浮下料门(3),用于确保混合料在混捏装置(1)内充分混捏后再进入螺旋出料机(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活性炭多组份原料连续高效混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捏装置(1)包括:圆柱形的混料仓(15),设置于混料仓(15)顶部的入料口(11)和一号电机(14),设置于混料仓(15)内部的上搅刀(12)和下搅刀(13);其中,上搅刀(12)和下搅刀(13)互相平行地固定于一号电机(14)的从混料仓(15)顶部向下延伸的输出轴上,上搅刀(12)位于混料仓(15)的上部,下搅刀(13)位于混料仓(15)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活性炭多组份原料连续高效混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仓(15)的下部设有与面板(21)平行的密封环(16),密封环(16)与面板(21)之间设有刀盘(40),靠近刀盘(40)最大外径设置着至少四根外圈搅刀(41),刀盘(40)的下部设有一圈支撑刀盘(40)围绕中心回转的若干牛眼支撑滚(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活性炭多组份原料连续高效混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40)的中心孔套在下部设有锥齿轮副(44)的锥齿轮轴(45)上,锥齿轮副(44)的主动端通过传动轴(43)连接在二号电机(42)的输出轴上,二号电机(42)固定于面板(21)下方;其中,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和王琳李小飞韩德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尼西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