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赈灾专用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216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赈灾专用无人机,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壁设置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内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升降螺杆且升降螺杆的表面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升降螺杆之间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防护箱的内壁中设置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的表面设置有滑动块且滑动块的侧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承台,此种设置通过升降螺杆的转动带动滑动块上下移动,从而使滑动块带动承台进行高度调节,方便无人机的起降。方便无人机的起降。方便无人机的起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赈灾专用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更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赈灾专用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0003]现有的无人机起降需要一定的条件进行,但再去环境复杂,容易造成无人机的损坏,同时无人机缺乏不使用时缺乏外部防护结构。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驾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赈灾专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箱(1),所述防护箱(1)的内壁设置有滑动槽(2)且滑动槽(2)的内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升降螺杆(4)且升降螺杆(4)的表面设置有滑动块(5),所述滑动块(5)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20)且螺纹孔(20)与升降螺杆(4)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块(5)的侧面设置有支撑板(6)且支撑板(6)的上部设置有承台(7),所述承台(7)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架(14)且支撑架(14)的上部设置有机身(16),所述机身(16)的四周设置有悬臂(17)且悬臂(17)的上部设置有机翼(18),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设置有盖板(19)且盖板(19)与防护箱(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盖板(19)的内部设置有卡槽(27)且卡槽(27)呈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防护箱(1)的两侧设置有第二电机(31)且第二电机(31)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架(29),所述安装架(29)的内部设置有导轮(30)且导轮(30)与卡槽(27)之间相互嵌合,所述第二电机(31)的动力输出端和导轮(30)的侧面均设置有驱动轮(32)且驱动轮(32)之间设置有驱动链(33),所述机身(16)的下部设置有充电头(15)且承台(7)的中部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充电座(13),所述防护箱(1)内底部设置有蓄电池(11)且蓄电池(11)的输出端设置有充电线(12),所述充电线(12)与充电座(13)之间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的赈灾专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7)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同杨远王纪元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阿凡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