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场特种车辆靠机安全辅助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630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场特种车辆靠机安全辅助系统及方法,包括检测装置和升降防护装置;升降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第一防护机构包括升降组件、第一防护组件和充气泵,第一防护组件固定在升降组件上端,充气泵设置在升降组件内部,升降组件用于带动第一防护组件在第一升降槽口内进行升降;第一防护组件包括基板、若干对摆动杆、驱动电机、一对防护板和若干充气气囊;若干充气气囊夹设在防护板与基板之间,基板内部嵌设有若干气管;第二防护机构包括支架、弧形挡块和若干减震器,支架与升降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有联动件,联动件位于连通腔体内,若干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架和弧形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特种车辆靠机的安全性。辆靠机的安全性。辆靠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场特种车辆靠机安全辅助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场特种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机场特种车辆靠机安全辅助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民用航空技术的高速发展,民航飞机的数量与日俱增,因此在各大机场上进行地面滑行、拖动和短停的飞机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机场配套的特种车辆也随之迅速增加,如机务维修车、牵引车、除冰车、管线加油车、食品车、摆渡车、行李车等。目前,各种类型的特种车辆在对飞机进行配套服务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特种车辆上很多情况下装载有危险物资,一旦特种车辆在靠机过程中与飞机发生碰撞,轻则撞坏飞机外壳,影响飞机飞行,重则发生爆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特种车辆在靠机过程中一般依靠车辆自身的感应设备与驾驶员的操作进行安全防护,导致防护性能较低,无法有效避免特种车辆在靠机过程中与飞机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场特种车辆靠机安全辅助系统及方法,用于提升特种车辆在靠机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场特种车辆靠机安全辅助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和升降防护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升降防护装置均设置在机场停机坪的侧边;
[0005]所述升降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所述第一防护机构设置在距离所述机场停机坪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一升降槽口内部,所述第二防护机构设置在距离所述机场停机坪第三预设距离处的第二升降槽口内部,所述第一升降槽口与所述第二升降槽口之间连通有连通腔体;
[0006]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升降组件、第一防护组件和充气泵,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固定在所述升降组件上端,所述充气泵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内部,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在所述第一升降槽口内进行升降;
[0007]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基板、若干对摆动杆、驱动电机、一对防护板和若干充气气囊,所述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所述基板的两侧底端均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互相啮合传动,所述第一同步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下方;
[0008]所述基板的两侧壁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同步轮和若干第三同步轮,同一侧壁上的各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传动连接,同一侧壁上的各所述第三同步轮之间传动连接,各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或所述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第三同步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板的侧壁上,各所述摆动杆远离所述第二同步轮或所述第三同步轮的一端铰接所述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由柔性缓冲材料制成;
[0009]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有第四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传动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底端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一齿轮套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0010]若干所述充气气囊夹设在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基板内部嵌设有若干气管,若干所述气管分别连通所述充气泵和若干所述充气气囊;
[0011]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第三同步轮带动各所述摆动杆摆动,同时所述充气泵向各所述充气气囊内充入或抽取惰性气体,当各所述摆动杆摆动至与所述基板垂直时,所述充气气囊内的气体体积最大;
[0012]所述第二防护机构包括支架、弧形挡块和若干减震器,所述支架与所述升降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有联动件,所述联动件位于所述连通腔体内,若干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弧形挡块,所述弧形挡块具有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朝向所述特种车辆的车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一对液压推动件和支撑板,一对所述液压推动件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槽口的底端内壁上端,一对所述液压推动件的推动端均竖直朝上且同步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槽口的底端内壁上,所述充气泵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所述气管包括主气管和若干支气管,若干所述支气管一端连通所述充气气囊,另一端连通所述主气管,所述主气管远离若干所述支气管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并连通所述充气泵。
[0015]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杆包括套筒、弹性拉伸件和一对活塞连接杆,所述套筒的中部设有缓冲腔体,所述弹性拉伸件位于所述缓冲腔体内,所述活塞连接杆的活塞头部滑动套接所述套筒的内壁,所述活塞连接杆的杆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防护板或所述基板。
[001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腔体内预先填充有惰性气体。
[0017]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由弹性塑料材料制作而成。
[0018]进一步地,一对所述防护板的上端盖设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由柔性可拉伸材料制作而成。
[0019]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蜂窝芯材,所述蜂窝芯材由钨钢材料制作而成。
[0020]一种机场特种车辆靠机安全辅助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机场特种车辆靠机安全辅助系统,所述机场特种车辆靠机安全辅助方法包括:
[0021]步骤S1,检测装置检测距离所述机场停机坪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特种车辆的实时车速;
[0022]步骤S2,检测装置将所述实时车速和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代入预设的运算公式中,得到一危险指数,并根据所述危险指数生成一辅助防护指令;
[0023]步骤S3,升降防护装置根据所述辅助防护指令驱动升降组件,带动第一防护结构和第二防护机构升起,进而驱动所述驱动电机运行,使得各所述摆动杆摆动至与基板垂直,同时驱动充气泵向各所述充气气囊内充满惰性气体。
[0024]进一步地,所述运算公式配置为:
[0025]S=v/d;其中,S用于表示所述危险指数,v用于表示所述实时车速,d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机场停机坪的侧边的第一升降槽口内和第二升降槽内分别设置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分别通过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实现了对特种车辆的车轮和车身的有效防护与缓冲,避免特种车辆发生撞机的事故,有效提升了特种车辆在靠机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升降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同步轮至第四同步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机场特种车辆靠机安全辅助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摆动件的内部剖视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机场特种车辆靠机安全辅助方法的步骤原理图。
[0033]附图标记:1、检测装置;2、升降防护装置;21、第一防护机构;211、基板;212、摆动杆;213、驱动电机;214、防护板;215、充气气囊;216、第一齿轮;217、第二齿轮;218、第一同步轮;219、第二同步轮;201、第三同步轮;203、联动;202、第四同步轮;204、充气泵;205、液压推动件;206、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场特种车辆靠机安全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1)和升降防护装置(2),所述检测装置(1)和所述升降防护装置(2)均设置在机场停机坪的侧边;所述升降防护装置(2)包括第一防护机构(21)和第二防护机构(23),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1)设置在距离所述机场停机坪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一升降槽口(22)内部,所述第二防护机构(23)设置在距离所述机场停机坪第三预设距离处的第二升降槽口(24)内部,所述第一升降槽口(22)与所述第二升降槽口(24)之间连通有连通腔体;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1)包括升降组件、第一防护组件和充气泵(204),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固定在所述升降组件上端,所述充气泵(204)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内部,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在所述第一升降槽口(22)内进行升降;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基板(211)、若干对摆动杆(212)、驱动电机(213)、一对防护板(214)和若干充气气囊(215),所述基板(211)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所述基板(211)的两侧底端均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齿轮(216)、第二齿轮(217)和第一同步轮(218),所述第一齿轮(216)和所述第二齿轮(217)互相啮合传动,所述第一同步轮(218)位于所述第二齿轮(217)的下方;所述基板(211)的两侧壁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同步轮(219)和若干第三同步轮(201),同一侧壁上的各所述第二同步轮(219)之间传动连接,同一侧壁上的各所述第三同步轮(201)之间传动连接,各所述摆动杆(2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219)或所述第三同步轮(201),所述第二同步轮(219)和所述第三同步轮(201)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基板(211)的侧壁上,各所述摆动杆(212)远离所述第二同步轮(219)或所述第三同步轮(201)的一端铰接所述防护板(214),所述防护板(214)由柔性缓冲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齿轮(216)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219)和第四同步轮(202),所述第二齿轮(217)同轴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201),所述第一同步轮(218)传动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202),所述驱动电机(213)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211)底端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一齿轮(216)套接在所述驱动电机(213)的输出轴上;若干所述充气气囊(215)夹设在所述防护板(214)与所述基板(211)之间,所述基板(211)内部嵌设有若干气管,若干所述气管分别连通所述充气泵(204)和若干所述充气气囊(215);所述驱动电机(21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216)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二同步轮(219)和所述第三同步轮(201)带动各所述摆动杆(212)摆动,同时所述充气泵(204)向各所述充气气囊(215)内充入或抽取惰性气体,当各所述摆动杆(212)摆动至与所述基板(211)垂直时,所述充气气囊(215)内的气体体积最大;所述第二防护机构(23)包括支架(231)、弧形挡块(232)和若干减震器(233),所述支架(231)与所述升降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有联动件(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辉黄鑫谢忠黄朝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